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21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9-06 15:49
参考答案
1.A
2.C
3.C
4.①材料一侧重阐述三星堆文明的世界性意义,指出三星堆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有独特的贡献,是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②材料二侧重阐述三星堆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动的路径,指出三星堆文明通过水陆两条途径和中原文明交流,通过丝绸之路和域外文明交流。
5.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最后总结。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以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作为论据,有力地证明观点。③论证充分。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④论证语言科学严谨。列举数字使论证语言准确;运用“大体上”“总体上”等词语使论证语言严谨。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以‘列鼎’制度为代表的中国青铜礼器制度不仅是中国文明形成的标志”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这一青铜礼器制度的形成,不仅是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标志”,“早期文明”只是“文明”的初始阶段,不能等同于“文明”。
C.“三星堆出土的尊、瓿等礼器,证明……还有另外一套象征等级与权力的体系”说法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三星堆还存在着以黄金权杖、青铜神像等来象征等级与权力的另一套体系”。可见“尊、瓿等礼器”不能证明“有另外一套象征等级与权力的体系”,能证明还有“另外一套象征等级与权力的体系”的是黄金权杖、青铜神像等物。
D.“也是三星堆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动的主要通道”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三星堆文明和域外文明如何交流互动?……这条从成都出发,经雅安、西昌、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古道,史称‘蜀身毒道’”。可见蜀身毒道是三星堆文明和“域外文明”交流互动的通道,而非“其他文明”。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说明成固曾经是商蜀贸易中心”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经由汉中之地、陇蜀之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在陕西成固出土的铜器物群中,既有属于殷商文化的器物……又有属于早期蜀文化的器物”。可见,陕西成固出土的青铜器既有殷商文化的器物,又有早期蜀文化的器物,只能说明经由汉中之地、陇蜀之间是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途径,不能推断出“成固曾经是商蜀贸易中心”。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A.突出蜀地的闭塞,不能作为三星堆文明对外交流的佐证。
B.写蜀人对望帝的思念,与对外交流无关。不能作为三星堆文明对外交流的佐证。
C.介绍了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为儿子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儿的故事,这说明三星堆文明在古蜀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够吸收到中原殷商文化因素。能作为三星堆文明对外交流的佐证。
D.介绍历代蜀王,与对外交流无关。不能作为三星堆文明对外交流的佐证。
6.D
7.C
8.①“不在地下”指诗人有乡而不能回,“在天上”指诗人将太阳当作故乡。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9.①诗人以太阳为抒情对象,不再单纯将太阳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元素;②诗人将太阳拟人化,把太阳视为使者、知己等,使太阳具有独立的个性和活泼的生命;③运用第二人称,以呼告方式与太阳平等对话,直接倾诉情感。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便觉他乡是故乡”说法错误。诗人说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的意思是,太阳已经不再是世界的旁观者,它本身也由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组成,带着东方或者西方的气质与修养,当然,也必定包含着“我家乡”的属性。因此,这是诗人将心目中的故乡凝聚成某种精神的化身投射到了太阳身上,而并不是“便觉他乡是故乡”。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实与虚的完美结合”说法错误。“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诗人把太阳引为了同病相怜的知己,开始向它倾吐自己的种种烦恼,细细地讲述着自己对美国社会的感受,都是虚写,没有实写。因此,并非“实与虚的完美结合”。
10.D
11.C
12.D
13.(1)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
(2)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
14.于谦被诬陷谋划重立太子,以及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上皇,皇帝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它,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
“帝不悦”,“帝”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BC;
“顾理当速奉迎耳”,“顾”,只要,放在句首,排除A。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C .“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错误,用来记录日序的单位有六十个。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没有接受皇帝赏赐的府第”错误,原文“帝赐第西华门,固辞,不允”,意思是“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可知接受了皇帝赏赐的府第。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中“用事”,掌权;“适”,恰巧;“忤”,忤逆。
(2)中“失律”,违犯法律;“宥”,宽恕;“得逞”,放纵。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原文“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等谋迎立襄王子”,意思是“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合谋奸邪之事,重新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等人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即于谦被诬陷谋划重立太子,以及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
【点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考中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他跟随皇帝征伐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皇帝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词正气刚强,声色威严激烈。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说罪该万死。皇帝十分高兴。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的囚犯数百人。上疏奏报陕西诸处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皇帝下诏派御史逮捕他们。于谦越级升迁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达官所,轻装骑马全面视察所管辖的地方,邀请访问父老乡亲,审察当时情况,了解所应当创建和革除的,马上写好奏疏言明其事。起初,太监王振刚刚掌权,恰巧有一个姓名像于谦的御史,曾经忤逆王振。于谦进入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意图,弹劾于谦因为长期不升迁而怨恼忿恨,擅自举荐他人代替自己。案件交给法司,被判处死罪,于谦被关在监狱里三个月。不久,王振知道自己的失误,于谦得到释放,贬官为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天,也先大举入侵,皇帝亲自征讨。等到皇帝陷落在土木堡,京城大为震惊,大家不知道怎么办。郕王代理国政,命令群臣讨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势就去了,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郕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议于是确定。这年八月,离上皇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也先看见中原无隙可乘,更加想求和,请求让上皇回去。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上皇,皇帝不高兴。于谦不慌不忙地说:“天位已经确定,难道还会有其它,只是按照道理应当快速迎回罢了!”皇帝看着他改变脸色说:“听你的。”终于迎接上皇返回,这都是于谦的功劳。于谦自己奉行俭朴节约,所居住的房子只能遮蔽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住宅,他坚决推辞,皇帝不允许。皇帝很了解于谦,他所建议上奏的没有不听从的。任用一个人,必定要悄悄地询问于谦。对于那些怯懦的大臣、有功勋的旧臣和皇亲贵戚,于谦内心很轻视他们,于是怨恨他的人更多。徐珵因为建议南迁,被于谦斥责。从此改名为有贞,渐渐升官任用,曾切齿痛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法律被削职,于谦请求宽恕并且任用他,他畏惧于谦不敢放纵,也不喜欢于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徐有贞等人已经迎接上皇再次登上皇位,宣告训谕大臣完毕,马上捉拿于谦关进监狱。诬陷于谦等人和黄竑合谋奸邪之事,重新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等人谋划迎立襄王的儿子。都御史萧惟祯判决案件,判处死刑。丙戌年改元天顺,丁亥年于谦被杀害。到登记没收他的所有财产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正室的锁很坚固,打开一看,是皇上赐给他的蟒衣、剑器。
15.B
16.①表达了作者渴望受到重用,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②用典,用谢艾自比,表示如果朝廷委以重任,自己定能发挥才能、为国效力。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两个镜头侧面写出了狩猎场面的紧张”错误,正面描写。颔联转入猎射场面的描绘。此时广袤的围场内,呼鹰策马,箭镞纷飞,场景定然十分紧张热烈。诗人从全景之中,剪取出最英武的两个场面,加以精细描写。两个场面的主角分别为一马一鹰。
17.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骐骥”“驰骋”“致”“销”的书写。
18.B
19.A
20.(1)吃苦如耕自奋蹄,稳健似牛行致远。 (2)任劳任怨勤耕耘,无悔无憾笃前行。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1)处,茹毛饮血:指人类在学会用火以前,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刀耕火种: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把地上生长的草木砍倒烧成灰作肥料,就在烧后的地面上挖坑下种。这里的语境是告别了过去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故应选用“刀耕火种”。
第(2)处,斤斤计较: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适用范围较广。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多用于钱财。这里是形容牛存活容易,不挑剔环境和食物,不带有在钱财方面计较的意思,故应选用“斤斤计较”。
第(3)处,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满足:感到已经足够了。这里形容主人的心情安稳,感到足够。故应选用“满足”。
第(4)处,妥帖:恰当;十分合适。贴切:(措辞)恰当;确切。这里是形容大自然安排合理恰当,符合客观规律,故应选用“妥帖”。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后句“可以供牛过冬”的主语应该是“干草”,所以这里只能补写以“干草”为主语的句子,由此排除B、D项。后句以“在没有青草的日子”作句首,根据逻辑关系,这里也应该将表示时间状态的分句“经过几场秋雨冬雪浸润”放在句末,形成语意的连贯,由此排除C项。
故选A。
20.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要点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文段说牛“习惯了贱养苦用,干的活多活苦、活脏活累,从不斤斤计较;住得简陋、吃得简单,养育成本低,从无半句怨言”“一捆捆干稻草……在没有青草的日子可以供牛过冬”,可见,牛的精神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努力耕耘、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等。可以写:吃苦如耕自奋蹄,稳健似牛行致远。 也可以写:任劳任怨勤耕耘,无悔无憾笃前行。
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提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因此,座右铭要包含一定道理、具备指导意义。题目要求“写一组对偶句”,可以采用上下句结构的形式,上下句的结构、词性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抓住牛“吃苦耐劳”“努力耕耘”“不求回报”这几个特点,还可以写“吃苦耐劳只问耕耘”;再根据这个句子,写出相应的对偶句“呕心沥血不求回报”。
21.①营养又健康 ②容易造成感染(容易致病或容易危害健康)
22.①轻食不一定健康。 ②轻食营养不均衡 ③轻食生吃不安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