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揭竿为旗 只是当时已惘然 忠而被谤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千载谁堪伯仲间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竿”“惘”“谤”“载”“堪”。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论点论据之间关系的能力。 A.(在追寻真理方面)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我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只强调去探索实践,无关乎正确的思想、真知。 B.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C.学海中没有边,只有用自己辛勤劳动,用辛苦作舟才能达到彼岸。强调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于勤学苦读。强调的是“勤”和“苦”,无关乎实践。 D.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蕴含了观书和观水一样,都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源头,以水比喻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我们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强调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够有所创造,有所产出。无关乎实践。 故选B。 3.A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话题应该是一致的。 上文承接的是人类进化的目的,下文衔接的是环境,四句话中只有①谈到“生活环境”,应放在最后,而①句中的指示代词“其”,应在上句中有所对应,②④谈到的都是解决问题的错误方法,放在①句的语境中不通顺,只有③与①组成承接关系,因此排除BCD。 故选A。 4.因卷入消费浪潮而失去理性,导致过度消费、提前消费而变穷的人。 5.作者通过对一个典型的稳态图书馆的描述(藏书总量控制,藏书质量不断提高),以图书馆建设中的避免虚假繁荣之下的毫无意义的重复建设,来类比当下消费社会中个人和国家应该杜绝过度消费,应当追求高质量发展,内容上承接上文分析,回答了“怎么做”,又照应了文章第一段的内容,使论述思路和结构完整;类比说理增加了说理的形象性。 6.D 7.B“由于商品质量问题的频发,现在的消费品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久耐用了”推断无据 8.电影《天生购物狂》这句话表达的观点是,要通过消费来解决精神困境,文中认为过度消费会给我们带来种种可能的危机,比如,在物的包围之中,人们丧失了品鉴能力;借助买买买来填补内心的贫瘠,只能是黔驴技穷。作者认为消费模式的剧烈变迁也日渐催生与之关联的精神紊乱,人自身被转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它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的消费者。因此,需要追求一种适度规模,甚至减量化的生存境遇,追求一种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消解内心的贫瘠。 9.化虚为实,生动形象。鸣声是听觉,作者却用表现视觉效果的“铺”字来表现只能听见的虫鸣到处都是的特点,把无形的虫鸣化为有形,形象地突出了虫鸣繁多的特点,也衬托出草原的静寂,充满生机与活力。 10.运用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把虫鸣比喻成柔软的“小手”,写黎明在虫鸣声中到来,却说是虫鸣抹去了黑夜,赋予虫鸣独特的力量。 运用夸张手法,写虫鸣让草原“喧腾不已”,突出虫鸣声密集、响亮,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运用衬托手法,把黎明时万物复苏的景象写得朝气蓬勃,衬托出虫鸣声强大的力量。 11.采用排比句式,情感重重叠加,自然推出人的情感;写景条理分明,从上到下,由仰视到俯视再到平视,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反复使用“只管”二字,突出自然万物的自在由心,不为外界打扰的特点,从而衬托出作者自由、安宁、喜悦的心情。 12.作者写草原之游的感受,别出心裁地从虫鸣着手,抓住草虫的密切关系,以及虫鸣早、密、繁的特点,赋予虫鸣以唤醒黎明、亲昵花草的独特性灵,从而自然而然地铺展描写了草原的风光、牛羊的自在以及作者的安宁喜悦心情,独特新颖。 13.B 14.D 15.示例:“如社燕”三句,作者以社燕自比,春来秋去,从漠北漂泊来此寄居栖身,暗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且莫思”两句,劝人将身外名利放下,开怀行乐,此一转;“憔悴”两句,又一转,表达自己无法借宴乐派遣心中的悲伤和憔悴;“歌筵畔”三句再转,歌筵管弦,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暗示作者愁思无已,唯有借醉眠以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地表达出作者流宦他乡的复杂心情。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体裁、题材等文学常识的能力。 B.“本词是怀古之作”错误,根据诗歌标题“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可知,本词即事感怀,抒发流宦他乡的情感,不是怀古诗。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D.“从上文的虚写转入写实”错误,由“凭栏久”可知,上文诗作者眼前所见实景,并非虚写。 故选D。 15.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题干的关键点在于“曲折回环”,需要学生结合诗歌意象、表示情感的词语等进行分析。 这首词是作者遭外放而感慨万千,欲求自我解脱的一首抒情之作。诗人夏日登山,看到山上景色想到自己,“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三句写社燕在春社时飞来,到秋社时飞去,从海上飘流至此,在人家长椽上作巢寄身。词人借海燕自喻,频年飘流宦海,暂在此溧水寄身,情感悲凉。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姑且不去考虑身外的事,包括个人的荣辱得失,还是长期亲近酒樽,借酒来浇愁吧。词人又由悲凉而自我派遣,劝人及时行乐,似乎要从苦闷中挣脱出去。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又作一转。在宦海中飘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虽想撇开身外种种烦恼事,向酒宴中暂寻欢乐,如谢安所谓中年伤于哀东,正赖丝竹陶写,但宴席上的“急管繁弦”,怕更会引起感伤。 结处“歌筵畔”,承上“急管繁弦”。“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则未听丝竹,先拟醉眠。他的醉,不是欢醉而有愁醉,丝竹不入愁之耳,唯酒可以忘忧。这几句又写诗人欲派遣而不得,只能借酒浇愁。据此可见诗人感情曲折多变,心情复杂。 16.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贬低,讲坏话; 存:思念; 舆: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运; 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 17.C 18.D 19.(1)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2)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20.“以议论行叙事体”是在叙事中间往往插入或长或短的议论。选段第一段“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是议论的写法,作者评价怀王的昏庸,选段第三段采用记叙的写法,示例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从而表明自己高洁的思想。 凝练的语言描写,以言传情,可使人物性格更鲜明。面对叛徒卫律逼降时的托词——“副有罪,当相坐。”——苏武厉声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一针见血,斩钉截铁,不留情面,使之哑口无言,恼羞成怒,由此可见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傲然风骨。作者叙述苏武面对卫、李两人劝降的措辞各有不同,卫律本为汉人而降匈奴,是国家民族之罪人,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因此苏武对他的卑鄙手段与傲慢态度是不同的,由此亦可见出文笔的“详而有体”。巧妙的对比衬托,相得益彰,可使人物性格更突出。 【分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1)句意为: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贬低,讲坏话; (2)句意为: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存:思念; (3)句意为: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舆:名词作动词,用车子抬。 (4)句意为:白白地用身体使草地肥沃。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错。没有指责屈原不懂变通,不顺应时代的意思,是发出的疑问,有这样美好的品质,为什么还会被放逐。 B.“含蓄批评屈原”错。没有批判的意思。只是借渔父之口发出疑问,有这样高洁品质的人得不到重用,是为什么呢?是不愿向世俗妥协,不同流合污。 D.“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错。原文没有表达出不同意的意思,原文“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是问屈原为什么不能小酌一杯,顺应时代? 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议论属总结性评论”错。材料一选段不是总结性的评论,而是采用在叙事中插入议论的写法,在有限的篇幅内,叙述当时楚国的现状,讲屈原是怎么被疏远和放逐的,以及他的思想是怎样的。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会,一起;降,使……投降。 (2)得分点:以,拿、让;察察,洁净的样子;汶汶,玷污;之,定语后置标志,“察察”和“汶汶”是定语,分别修饰中心语“身”和“物”,翻译的时候将定语放到中心语前面来。 20. 本题考查 学生对文章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以议论行叙事体”是在叙事中间往往插入或长或短的议论。选段第一段“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是议论的写法,作者评价怀王的昏庸;选段第三段采用记叙的写法,示例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从而表明自己高洁的思想,其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是他被流放的原因,也是他高洁品质的体现。作者在叙事时直接出面说理,这是《史记》传记文中的变例,是创新。这类似于小说戏剧中的陌生化方法,议论打断了故事的发展进程,引导读者对正在发展的故事进行理性判断,有助于对事物的理解。 凝练的语言描写,以言传情,可使人物性格更鲜明。面对叛徒卫律逼降时的托词——“副有罪,当相坐。”——苏武厉声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一针见血,斩钉截铁,不留情面,使之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而苏武岿然不动。面对李陵婉言劝降,苏武坦然而言,“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由此可见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傲然风骨。作者叙述苏武面对卫、李两人劝降的措辞各有不同,卫律本为汉人而降匈奴,是国家民族之罪人,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因此苏武对他的卑鄙手段与傲慢态度先是“不应”,而后是声色俱厉地“骂”;而李陵原与自己“俱为郎中”,且“陵与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因此苏武对他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降,则以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拒绝:由此亦可见出文笔的“详而有体”。巧妙的对比衬托,相得益彰,可使人物性格更突出。文中着重写了张胜、卫律、李陵这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这三人都在匈奴威逼利诱下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忠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而宁死不屈。又如,写张胜与苏武同样面对卫律举剑欲击的淫威,“举剑欲击之,胜请降”与“复举剑拟之,武不动”,这一处对比,突出了苏武威武不屈的刚烈之气。 参考译文: (一)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二)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使草地肥沃,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唯独匈奴未受惩罚。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 21.C 22.答案示例:第②段画线句承上启下。由第①段养鱼的经历推想到古人的仁政,他们要求细密的渔网不得放入池塘,鱼长不足一尺不能捕杀,市场上不得出售,人也不准食用,从而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这一句使文章衔接自然,由事及理地展开论述。 23.答案示例:作者第一次发出感慨,是因为自己不能禁止细密的鱼网,但以自己绵薄之力使它们的生命暂时得以延续;第二次是感叹让自己内心忧伤的不只是鱼,由鱼推及到天下万物,表现了作者仁怀天下,护惜之情溢于言表。两次感慨前后呼应,同时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情感、思想更推进了一层。 24.答案示例:第①段的“不忍”,指将用鱼儿作为猫食,内心的恻隐和悲悯;第④段的“不忍”,指三十年后发现此文,愧对起初心志,丢弃少年时立下的志愿。第一个“不忍”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表明养物而不伤物,推而广之,人类也要“乐其生,遂其性”的思想,这一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警示人们要尊重生命的本性。第二个“不忍”表明即便历经沧桑也要坚守初心的情感,这一情感对于为世俗之事忙碌而变得麻木、忘记最初梦想的现代人具有警醒的意义,无疑为当下的人们开出了一剂回归初心的药方。 【解析】 21.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先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意,把握语气,然后根据虚词的用法以及句中的位置进行选择。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句句意是:看昔日所知,依着今日所到的地步,愧对起初的志愿,不接近于自弃吗? A项,“欤”作为语气助词,可以用在疑问句、感叹句和反问句中,在疑问句中,它与“乎”的区别在于:“乎”一般纯属有疑而问,语气直率而有力;“欤”重在征询,态度和婉。此句是作者有所感而发出的自我疑问,没有征询的意味,故不妥。 B项,“矣”一般用在肯定句中。 D项,“焉”放在句尾表语气时,一般作为纯粹的语气词,无意义。 参考译文: 书房的前面有个石盆式的水池。家里的人买小鱼喂猫,见到鱼儿用唾沫互相湿润,心中不忍,于是选择其中能够活的,有百余尾,养于池中,大的如指粗,小的像筷子。我用手托着下颔观赏了整整一天。刚开始把鱼放到水中,内心高兴自得,因为鱼找到了它们的处所;后来再看它们,内心戚戚,有所感触。 阅读古代圣人的书籍,看到他们为政,规定细密的鱼网不得撒向大池,鱼尾不足一尺长不得捕杀,集市上不得售卖,人们不准食用。圣人宽厚仁爱,他们养物却不伤害它们就像这样。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捕获生物,那么我们人类乐其生,顺其性,应当怎么办呢?推想生活在那个时候的鱼群,难道有这样的困境吗?推及这条鱼到其它情况,又有什么不能知道呢?感慨我内心的悲戚,难道只是对鱼这样吗? 鱼儿呀!鱼儿呀!那些用细钩密网捕杀你的人,我无权禁止他们;但是烧烤咀嚼鱼肉,我今天没有这样做。我知道江湖的广大,足够使你随心所欲,很想把你们投放江湖之中,却没有找到办法,只能用斗斛的水,使你们生存。而这实在是出于我的衷心。你们生存下来的已经很多,对于天地间的万物,我的心里又该怎么办?鱼儿呀!鱼儿呀!使我内心受到感动的,又岂只是鱼而已呢?于是作了这篇《养鱼记》。至和元年六月记。 我之前作《养鱼记》,到现在几近三十年,在以前的旧稿中偶然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叹息,年少有志,不忍毁去。看昔日所知,依着今日所到的地步,愧对起初的志愿,不接近于自弃吗?给众小儿看,应当以我为戒。元丰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