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C 3.A 4.(1)射电望远镜为何如此巨大?(2)“中国天眼”有哪些威力? 5.①材料一中提到脉冲星强调其多,是为了说明“天眼”拥有巨大威力。②材料二中提到脉冲星强调其种类齐全,是为了强调我们的研究具有“中国高度”甚至可以发出更强大的“中国声音”。③两则材料的体裁不同。材料一是科普文章,重在普及知识;材料二是日报时评,重在增强自信。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 C.“‘中国天眼’开创性地发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快速射电暴”错误,根据文中“通过盲搜发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快速射电暴新源”,“当前人们对其(快速射电暴)了解还极其有限,对于其如何产生、究竟在哪发生都知之甚少”,可知中国天眼并非“开创性”地发现了宇宙深处的快速射电暴。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观测波长越短”错误,根据文中“口径越大,极限角分辨率越高,对于相同的角分辨率要求,观测波长越长”,可知此处条件下,观测波长应该是“越长”。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根据两则材料,“天眼”的使命指“天眼”在未来国家科技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二“日前,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正式发布了利用中国天眼观测到的新发现的201颗脉冲星,为人类的脉冲星谱系织就了一张更精准的定位网”,可见“天眼”强大的定位测绘功能,故可知B项属于“天眼”的使命范畴。 根据材料一中国天眼“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申请,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姿态”,可见“天眼”将为全人类探索宇宙做出贡献,故可知C项属于“天眼”的使命范畴。 根据材料二“中国天眼不仅回答‘人类’的科学问题,还回答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比如,中国天眼、月球火星探测、太阳系其他行星及小行星探测等等‘深空’探测”,可见“天眼”对航天航空等科学领域的推动,故可知D项属于“天眼”的使命范畴。 A.“天眼”催生的学生研学旅行天眼的热潮,不属于天眼在未来国家科技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非其使命范畴。 6.D 7.B 8.①革命意识:革命便是造反,参与革命便是投降革命。②革命对象:为难和欺负过自己的人,特别是小D和王胡。③革命目的:报私仇、要东西、娶老婆。④革命行动方式:盘辫子,穿着白盔白甲,拿着板刀等武器,大声嚷“造反”。 9.(1)形象:①阿Q善于运用“精神胜利法”,表现在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硬和对敌人善于健忘几个方面;②他有革命的愿望,但对革命缺乏正确的认识。(2)目的:①反映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要画出这样国民的魂灵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②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D.“醒来后为自己的过失懊恼不已”错误,文中“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可见,他认为革命党不来招呼他也是有过失的。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大致相同”错,《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是大致、简单地记录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故事,与本文“围绕着革命展开叙述,故事情节比较完整”不相同。 10.C 11.(1)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少平面对晓霞牺牲的消息,瞬间产生的茫然、不可置信和巨大的悲痛感。(2)运用夸张的手法(感叹句式),写出孙少平在得知晓霞牺牲的消息后,痛苦不断累积,内心世界陷入崩溃、绝望的状态。 12.示例:孙少平在中学读书时,因为贫困吃着最差的饭菜,于是等到所有人都打完饭后,才会悄悄去拿最后剩给自己的两个黑色高粱馍。贫穷令孙少平和同学们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他选择最后打饭,表现出他对自尊的维护。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 C.“田福军根本不知道他和晓霞的事情”错,在晓霞死后,其父亲田福军发现了她生前留下的那几本笔记,在笔记中,晓霞详尽地记录了她与她的“掏炭的男人”之间的感情,由此田福军知道了孙少平的存在,并即刻给他发去了电报通知他这一噩耗。 13.B 14.A 15.A 16.①范增不明去留的分寸,想依靠项羽成就功名,是浅陋的;②范增让高祖畏惧,他的离去导致项羽的灭亡,堪称人杰。 17.(1)在外没有什么近亲,在内没有守候和迎接叩门的儿童,孤单无依无靠地独自生活,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大意是: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而且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非”,表示否定,“其意”是“非”的宾语,宾语后面应该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 “疑”做动词,“增”指“范增”,这里做“疑”的宾语,后面应该断开,“必”归后修饰“自此始矣”,据此排除D项。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致仕’‘下车’‘悬车’等词与之意思相近”错误,致仕:辞官退休。悬车:辞官家居。下车:官员初到任。可见只是赐骸骨、致仕、悬车这三个词的意思相近。 故选A。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全文主要在论述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选择”错误,《范增论》是一篇史论,属于翻案文章。而且根据第一段引出的观点句“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和第二段“然则当以何事去?”与“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可见下面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范增应该在何时离开项羽,作者苏轼为范增没有在正确的时机离开项羽而感到遗憾,叹息范增不懂得“去就之分”。 故选A。 1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苏轼对范增总结性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根据“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作者一方面指出范增的浅陋在于,不懂得去留的时机与分寸,想依靠项羽建立功业。 另一方面作者又看到范增的谋略,“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指出范增堪称人杰,他让高祖畏惧,他的离去导致项羽灭亡。作者苏轼并没有全盘否定范增,反而能够辩证客观地评价范增。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期功,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这里指比较亲近的亲戚;茕茕,孤单的样子;吊,安慰。 (2)题得分点有:业,以……为业,名词作意动词;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定语后置,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长安豪富人;取养,雇佣,奉养。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虑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18.B 19.①杜诗尾联写“歌吹”,以扬州的歌舞喧闹、市井繁华来反衬禅智寺的静寂落寞,突出了诗人的身世感慨和孤独失落的心境。②姜词“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两句通过写红药的繁盛反衬整个扬州城的凋残破败,表达了昔盛今衰之感慨。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更突出了与‘我’的惺惺相惜”错误,“故迟留”一句写寺内的白鸟徘徊,不愿离去,是暗示寺的空寂无人,与上一句“青苔满阶砌”呼应,写出寺中来人稀少,渲染了环境的凄清。诗人客居于寺中,青苔与白鸟仅是作者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呈现孤单冷落之感;可见小鸟与诗人“惺惺相惜”是过度解读。 20.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伏、直、固、鼓、搏、巷。 21.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飞船将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航天员将入住中国空间站。它是“921工程”中的关键任务。 22.(1) 3名航天员将进入核心舱内 (2)再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