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21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5-24 18:45
答案以及解析
1.A
2.C
3.B
4.所谓“语言之体”,是指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文化之用”是指中国诗歌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
5.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接着从道理层面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然后举苏轼的诗作为例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突出中心论点。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引起这多种多样的情况并不是社会原因”理解错误,原文说“其间未易轻断因果”,即不能轻易判断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C.“只要……就……”绝对化。“只要写进了诗歌中”,不一定具有雅语色彩,如原文所举的“沙瓶煮豆软如酥”之例,如果不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就不免俚俗。
D.“诗歌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的动力和源泉是最丰富的”于文无据。原文表达是“诗歌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还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体现“最丰富”的意思。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一定会运用‘抗击’‘新冠肺炎’这样反映时代的词语”说法不正确,因为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紧缩句“指分句间经过语音紧凑和词语缩减,而形成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A.由“只要天一晴,就走”这个一般复句紧缩而成;
C.由“抽刀断水,但水更流”紧缩而成;
D.由“因为感时,所以花溅泪了”紧缩而成。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案区域在第一、二、三段。从第一段中筛选出有关“语言之体”的关键信息,从第二、三段中筛选出有关“文化之用”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
“语言之体”:第一段有“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由此得出答案是指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
“文化之用”:第二段有“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第三段有“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由此得出答案是指中国诗歌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
第一段为一层,关键句是“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这是中心论点;
第二段至第七段为第二层。第二层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二至四段为一层,第五至七段为一层。
第一个层面关键句是第二段开头句“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这是说明“文化之用”;第三段开头句“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这是说明诗歌和文化互相“映衬”;第四段关键句是“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这是进一步说明诗歌和文化的关系。以上是从理论层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个层面第五段关键句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这是通过苏轼的例子来具体阐明诗歌和文化的关系;第六段关键句是“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第七段关键句是“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以上是举苏轼的诗作为例论证中心论点。
第八段关键句是“”
第八段为第三层。关键句是“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最后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突出中心论点。
6.A
7.B
8.示例:①文本一语言幽默诙谐,讽刺辛辣。它主要采用反语、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当时所谓的“时代精神”(即专制暴政)的批判。②文本二语言生动形象,细腻入微。它主要借助景物描写,营造诗意隽永的意境,深入剖析“我”在秋暮森林中遭遇火光时的微妙心理。
9.①文本一借“火”发论,抨击当时的反动势力效仿历史上的暴君,只许自己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倒行逆施,祸国殃民的罪恶行径,晓谕世人看清其反动本质。②文本二借“火光”抒情,抒发处在人生中愁闷的秋季时的自己的茫然焦虑、郁闷之情,以及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信心等。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
A.“这样写旨在批判国人的愚昧”这一理解与文本主旨不契合。文本一开头这样写,是为下文抨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倒行逆施的黑暗政治现实张本。
故选A。
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心情”有误,从文本“是那样地出乎意料,那样地使人迷惑不解”的语境看,应是表达“我”偶遇光明的意外、迷惑之情。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先要整体感知文本,把握其情感基调,然后从文体类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其语言表达的特色。
文本一是鲁迅的杂文,讽刺幽默、辛辣,主要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思想。如“点灯太平凡了。从古至今,没有听到过点灯出名的名人……放火就不然。秦始皇放了一把火”采用对比手法,“如何能不供养起来?何况现今是进化时代,火神菩萨也代代跨灶的”,采用反语、反问等手法,讽刺那些“放火”者反而受“供养”的黑暗现实。这样的语言嬉笑怒骂,表达对当时所谓的“时代精神”,实是黑暗、专制暴政的抨击、批判;
文本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语言生动形象,主要借助景物描写,营造隽永的意境,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描写,抒写自己在秋暮森林中遭遇火光时的微妙心理。如“十月的落日暗下去了,但它熄灭得很遥远。下面,在大地的边缘,在凹地上玫瑰色的河流弯道处,森林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消失在远方的雾中。森林上空堆满了煤炭似的巨块乌云,它们满载着明天的阴雨”,这段景物描写营造出阴暗压抑的环境氛围,为“火”的出现做好了铺垫;还有“或许,这火光是我的幻觉。我焦急恐惧地等待着它蓬勃的点点火星在密林中燃起。我克制着自己的怀疑,热切地渴望,这火星如在我的青春时代一般……”,这段文字是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偶遇“火光”的欣喜、期盼、害怕等各种复杂细腻的感受。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思想感情及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须辨识文体,从文本关涉话题、写作背景、立意角度与选用素材等角度来分析归纳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文本一是杂文,针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黑暗现实,采用反语、讽刺笔法,通过叙述中外历史上的暴君等肆意“放火”茶毒人民,残害良善、正义等反面现象,以抨击时弊,警醒民众要看清反动本质,褒贬分明,发人深省。
文本二是富有诗意的散文,借景抒情,从秋暮森林中偶遇的一点火光而触动内心的体验、感悟,表达置身人生中“愁闷的秋季”时的复杂、微妙的心绪,对风雨、黑暗的焦虑、惶恐,对光明的茫然与渴望等。
10.B
11.C
12.C
13.(1)我见过的人很多了,还没有见过像这样的年轻人,他一定是国家的栋梁,只遗憾不能看到他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了。
(2)应当协助我广开耳目,寻求贤才。近来听说你每天审阅诉讼公文几百件,哪有空闲访求人才呢?
14.房玄龄害怕他的孩子们出事,用家训保全孩子;房玄龄希望他的后代效仿汉朝袁氏,忠诚守节。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房玄龄病情逐渐加重,皇帝召见时允许他乘坐肩舆进殿,皇帝看着他流泪,房玄龄也感动得哽咽不能自控。太宗派尚医亲临诊治,尚食供奉御膳,每天禀报房玄龄的起居情况。病情稍有减轻,皇上便喜形于色。
“肩舆”是“入殿”的方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起居状”是“奏”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皇后、太子亲临某处叫作‘幸’”错。只有皇帝亲临某处才能叫作“幸”。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皇帝看后才知道自己很危险”错。原文是“帝得疏,谓高阳公主曰:‘是已危慑,尚能忧吾国事乎!’”,可见应是李世民认为房玄龄已经病危,还忧心国事。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仆”意为“我”;“器”意为“栋梁”;“恨”意为“遗憾”。
(2)题得分点有:“访”意为“寻求”;“比”意为“近来”;“暇”意为“空闲”。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是:房玄龄为什么要收集古今的家训书写在屏风上,并让他的孩子们各拿一件?
原文是“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可见房玄龄收集古今的家训书写在屏风上,并让他的孩子们各拿一件,一是因为害怕孩子们骄傲奢侈,仗势欺人,用家训警醒他们;二是房玄龄很崇尚汉朝袁氏几代忠诚守节,希望子孙们当作楷模效仿。
参考译文: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父亲房彦谦,在隋朝做官。房玄龄年幼时聪明机敏,博览群书,善于写文章,书法兼通草书隶书。隋朝开皇年间,天下统一,人们都说隋朝的国运会长久,房玄龄私下里告诉父亲说:“看今日虽然太平,但其灭亡,就在眼前。”房玄龄被举荐为进士。授任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以知人著称,对裴矩说:“我见过的人很多了,还没有见过像这样的年轻人,他一定是国家的栋梁,只遗憾不能看到他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了。”看到中原正乱,心中有忧虑天下的大志。太宗以炖煌公的身份攻取渭北,房玄龄策马而行到军门拜见,太宗和他一见如故,任用房玄龄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太宗为秦王,就授他秦王府记室。凡有征伐,房玄龄没有不跟从的,众人争相寻取奇珍异宝,唯独房玄龄收拢人才招到幕府,和诸将亲密团结,人人愿意尽死力效劳。秦王曾经说:“汉光武得到邓禹,门人更加亲近。如今我有房玄龄,就像拥有邓禹啊。”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皇帝说:“您担任仆射,应当协助我广开耳目,寻求贤才。近来听说你每天审阅诉讼公文几百件,哪有空闲访求人才呢?”于是将琐细事务交由左右丞处理,大事托付给仆射。房玄龄晚年多病,当时皇帝临玉华宫,下诏让房玄龄留守京城,听凭他卧床办理国事。房玄龄病情逐渐加重,皇帝召见时允许他乘坐肩舆进殿,皇帝看着他流泪,房玄龄也感动得哽咽不能自控。太宗派尚医亲临诊治,尚食供奉御膳,每天禀报房玄龄的起居情况。病情稍有减轻,皇上便喜形于色。房玄龄对诸子说:“如今天下事没有不得当的,只有讨伐高丽没有停止,皇上含怒决断,群臣不敢诤谏,我如果不说,就会带着遗憾入土了!”于是上疏。皇帝看到奏疏,对高阳公主说:“这个人已经病危了,还能为我的国事担忧!”房玄龄病重,皇帝亲自握手和他诀别。去世,享年七十一岁,陪葬在昭陵。房玄龄掌管国事时,日夜勤恳操劳,尽心竭力为公,不想让一件事情有失误。没有妒忌之心,听到别人的优点,好像自己也有这优点一样。明晰通达政务,整治狱讼文书,审议法令,务求宽平。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衡量别人,选取人才不求全责备,即使卑贱之人也能够尽其所能。房玄龄治家有法度,时常害怕孩子们骄傲奢侈,仗势欺人,于是收集古今的家训,书写在屏风上,让他们各拿一件,说:“对这些多多留意用心,就完全能够保全自身了!汉朝袁氏几代忠诚守节,我很崇尚,你们也应该当作楷模效法。”
15.B
16.表现手法:都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言有尽意无穷。情感内涵:吕诗尾联写身倚征鞍追思往事,表达对结束割据战乱、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愿望。王诗尾联写作者半天垂鞭追思往事,抒发对楚王项羽未曾把握战机而致深陷垓下之围,最终全军覆没,一世基业灰飞烟灭的历史往事的感伤。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B.“含蓄表达了诗人想要把握良机,像刘邦一样建功立业的意旨”错,这两联是从项羽的角度写的,是表达对项羽妇人之仁、错失良机的遗憾。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古诗的写作手法、思想内容的能力。
两诗尾联都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但具体的写法和表达的情感又不尽相同。
吕诗尾联是“方凭征鞍思往事,数声风笛马前闻”,意思是“正在身倚着征鞍追思往事,马前忽然响起了几声风笛”。过鸿沟,作者自然想起当年项羽和刘邦的那场征战,因此生发出“关河须一统”的感慨,渴望宋朝能够给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而尾联中的几声风笛,则恰好体现了诗人对生平统一生活的美好期待。因此尾联表达对结束割据战乱、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愿望。
而王诗尾联“半日垂鞭念前事,露莎霜树映斜晖”,意思是“坐在马鞍之上陷入沉思,半天也没有挥动马鞭,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而此刻,一抹斜晖笼罩着眼前的衰草霜树”。王诗前两句对项羽错失大好机会最终导致垓下之围表达了遗憾之情,而尾联中的写景,萧瑟惨淡,抒发对楚王项羽未曾把握战机而致深陷垓下之围,最终全军覆没,一世基业灰飞烟灭的历史往事的感伤。
1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蚕丛及鱼凫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字:辩、丛、凫、戈。
18.B
19.D
20.示例: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选取的文段以简练的短句为主,B、D两项均为短句,与整体语言风格和谐,故答案在此二选项中选;括号中的句子要强调的意思是日子停滞了,B项与D项相比,“更像是一口井”放在“不像是一条河”后,突出强调了日子停滞的意思,B项最恰当。按照表达习惯看,也符合认知逻辑,一般是先否定再肯定。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把“时代变化后人们的日子”比喻为“解冻的江河”。
A.夸张修辞,“去天不盈尺”夸大了山峰的高度;
B.借代修辞,以“帆”代船;
C.拟人修辞,“护”绕”“排闼”送”赋予水和山以人的感情和行为;
D.比喻修辞,将人世情味比作薄纱。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①“曾经”一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过去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做句子的状语,画横线句子错放在了定语的位置上,所以,“曾经”应调到句首“有”前;
②“我们对广大的世界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主客颠倒且不合逻辑,应为“广大的世界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
21.①被重新打成纸浆后;②再生纸的生产;③适用范围有局限性。
22.①再生纸的定义;②再生纸的环保意义;③再生纸的缺点。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横线前的语句交代的是再生纸制作的前两个步骤“分类拣选”和“温水浸涨”,横线后是“再次制作而成”,据此可推知横线上空出的是再生纸生产的第三个步骤,从而得出答案。
第②处横线空出的是句子的主语,据横线前一句“因为和木材纸浆、草类纤维纸浆造纸不同”,可以推知横线上应填“再生纸的生产”。
第③处横线处在段尾,前面内容交代的是再生纸满足不了高质量的书写要求,横线上填写的句子是这一意思的引申概括,即再生纸“适用范围有局限性”。最后要根据字数要求修订答案。
2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使用压缩语段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
第一段,“再生纸,即……”交代的是什么是再生纸,即再生纸的定义。
第二段,开头是关键句,“利用废纸制作再生纸,其环保意义不言而喻”,交代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废纸制作再生纸,具有很大的环保意义。
第三段,“但是生产再生纸也存在一些缺点,其一……其二……”,说明了生产再生纸存在的两条缺点。
23.例文:
思通万里汉墨香,意接千载文明邦
——中国,我永远的故乡!
“当你的女友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余光中先生的这一问,问出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炎黄子孙对汉字的世代相传;得益于志士仁人对文化的丰富、完善。华夏文明的基因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里。为了让华夏文明走得更远,每位中国人都肩负着“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复兴华夏文明之邦”的使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字意接千载诉情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字让我懂得爱情的纯真;“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字让我懂得爱情的忠贞;“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汉字让我懂得爱情的平等。汉字不仅让国人拥有纯正的爱情观,也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人的文明,认识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思通万里汉墨香,意接千载文明邦。”学好中文,用好汉字,让中华文明走得更远。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汉字意接千载传友谊。
高山流水觅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汉字让我读懂了友谊的可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汉学让我读懂了友谊的情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汉字让我读懂了友谊的力量。汉字让我们懂得友谊的珍贵、温暖与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诗与远方;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盈。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让它载着华夏文明走得更远。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汉字意接千载道忠情。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汉字教我对国家忠心耿耿;“捐取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汉字教我对国家勇于献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汉字教我对国家要有使命感。汉字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与祖国母亲相联的纽带。作为中国人,要让自己有能力说出“我爱你,中国!”那就努力学好汉字,把中华文化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思通万里汉墨香,意接千载文明邦。”“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复兴华夏文明之邦。”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自豪地说:“中国,永远是我的故乡!”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任务作文。先审材料。材料引述余光中、余秋雨两位文坛大家的名言,阐述中文、汉字对于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其中关键句有“中国文化是一个大圆,而中文是其半径,半径愈大则圆周愈大,我们要努力把中文学好,让这半径变得更长,使中国文化走得更远”“中国文化流传千年,汉字功不可没”。二人都强调了“中文”“汉字”与“中国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深入思考,为何会强调“中文”“汉字”的重要性?一是中文、汉字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还有一个原因,无外乎是由于当前时代信息多元,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电脑等普及,汉字书写受到冷遇,提笔忘字的情况发生更加频繁。考生要写出二者之间的关联,写出中文、汉字与中华文化传承的关系。
然后审任务。题干设置的主题笔会的写作交际情境,规定了“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复兴华夏文明之邦”这一笔会主题,对立意范畴做了限定。中文、中国文化、汉字等是材料的关键词,是审题立意的重要抓手。考生可以基于笔会主题,结合上述材料的思想意蕴,提炼、确立自己文章的主旨。
【立意】
1.悠悠华夏文载以华夏魂;
2.悠悠汉字情,复兴文明邦;
3.固本·传承·发展;
4.品汉字之美,扬华夏文明。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