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遵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表述欠妥,原文第2段为“需要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缺省了条件。) 2.B(对文章论证思路的分析错误。通观原文,它主要是按照“基层—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这一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来论说的,而非“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3.D(A.因果关系倒置。依据原文第3段,是“城镇化和市场化深入推进”,才导致“城乡人员流动、职住分离、各种利益关联交汇、多种服务需求旺盛”等局面的出现。B.“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是当前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这一表述存在夸大其词的问题,原文第3段相关表述为“城乡基层……成为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预防化解的最源头防线”。C.“所以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的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得彻底废除”无中生有。) 4.D【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选项分析】“因为从这个全新的采样区域获得的样品更有利于研究月球”错,由材料三第三段中李春来的话可知,“全新的采样区域,全新的样品研究”只是“应该能做出很多科研贡献”,并没有明确说“更有利于研究月球”。 5.D【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选项分析】“其中最大的突破是月面采样与封装、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错,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嫦娥五号任务承续探月梦想,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人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并没有说“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6.【参考答案】有完备的战略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实行“绕、落、回”三步走规划。有稳扎稳打的行动:从2007年到2020年,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潜心研究,完成我国探月工程的一个个突破。有伟大的探月精神: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决心和勇于探索、协同攻坚的探月精神激励着航天人。(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我国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然后从材料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即可。材料一主要以时间为序,回顾了中国探月工程的历史,材料二介绍了伟大的探月精神,材料三介绍了嫦娥五号选择月球采样地的依据。信息区间主要在材料一、二中,综合材料可知,我国探月工程实行三步走规划,我国一直在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由此可以概括出答案第点。由材料二可知,探月精神为航天人提供了动力和支撑,由此可概括出答案第点。 7. A 解析:A项,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8.【参考答案】(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 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当同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解析:本题要求理解“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可结合文中的描写回答,也可结合生活常识来回答。如原文中写到“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结合句子可知(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9.【参考答案】(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 (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3)感悟:当遇到种种困难时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身处绝境时,有希望才有可能生存。该满怀希望,坚定不移地向前进。 解析:文章的第二段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这是一句总领句,下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对“人生之旅”内涵的理解应该在下文找,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理解。作者第一次出远门赶考时,由于自身十分贫穷而遇到种种困难想放弃时,他听见了汽笛声,也看见了有些人由于自身条件不努力,却依然能坐上火车,过上舒适的生活,比他生活的好。而自己却在穿着破旧的布鞋在脚跟磨破的情况下赶考,让他觉得不公平,这是让他既气愤又无可奈何的一段生命体验。它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10.A(“召”与“戒”是皇上的两个连续行为,不宜断开;断开后,“既受命召”语意不通,可排除B、D两项。“太速则误”与“太缓则滞”句式对称,语意清楚,且“惟”是句首发语词;断为“凡事太速则误太”与“缓则滞惟”则语意不通。可排除C。故选A。原文加上标点为: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11.D (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 12.C (在卢氏诉侄一案中,慎从吉的儿子大理寺丞慎锐并没有接受贿赂。) 13.(1)张姓向来是豪强大族,张质本来是养子,而且证据确凿,张质向官吏行贿。(“素”“左”“贿于吏”各1分,句意2分。) (2)高清历任官职以受贿闻名,常常依仗姻亲援助而骄横放纵,穿戴衣服如同公侯之家,以此欺骗损害百姓。(“闻”“恃”“被服”各1分,句意2分。) 14.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题思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中的“华发”,表达的是感慨年华流逝后的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而此诗中的“华发”表达的是感慨年华流逝后要趁暮年施展才华大干一场的奋发精神。 15.【参考答案】借景抒情,诗歌前六句写岭南的独特风物,描绘了当地荒凉的自然环境,流露出作者对前途的担忧;借象征抒情,前六句所写之景象如瘴江、蛟涎、射工、飓母等象征自己被贬后政治环境的险恶,进而表达自己的担忧;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趁着暮年在柳州有所奋发的愿望。(每点2分) 16.(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7.【答案】C 【解析】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反相成:指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成。即相反的东西也相互依赖,具有同一性。此处是说“改革开放”与“铁路建设”“共同成长”,应选“相辅相成”。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此处是指“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应选“波澜壮阔”。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是说改革的开创性和艰难性,应选“筚路蓝缕”。独当一面:单独担当一个方面的重要任务。独立自主: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此处是说我国铁路逐渐成长,能够自己承担重要项目了,应选“独当一面”。故选C。 18.【答案】A 【解析】B项和D项“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快、速度最高”语序不当、搭配不当。C项,主语残缺,且“高铁运营网……成为……国家”主、宾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故选A。 19.【答案】C (A.是引用B.是特殊含义C.是特定称谓D.是反语) 20.【答案】急需研制出有效的新冠疫苗 分离出多个新冠病毒毒株 研发了一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 【解析】第一空,依据前文“尚无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可知,此空应以“有效抗病毒药物”为关键词,并且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可知此空应填:急需研制出(研发)有效的新冠疫苗。第二空,依据后文“这些被分离出的新冠病毒毒株”,“这些”是近指代词,前边应该做交代,可知此空应填:分离出多个新冠病毒毒株。第三空,依据后文“这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这种”是近指代词,前边应该做交代,可知此空应填:研发了一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 21.【答案】(1)中国当代父母对于子女前途的期望值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2)盲目性。子女小,家长用个人主观意愿强加其身。 (3)尊重现实。子女长大,家长客观上能够面对实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表是中国当代父母对于孩子的前途预估变化,横轴是子女的年龄,纵轴是前途预估,由表格可以看到,中国当代父母对子女前途的期望值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加而减小。子女小的时候,父母认为子女有天才般的智商,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主要原因是家长的盲目性,家长用个人主观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的心态严重。等到子女长大,家长的期望变成能顺利就业,结婚生娃就可以了。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们也接受或者尊重自己子女就是普通人的现实,家长客观上能够面对实际,因而对子女的期望值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