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A.程度夸大。“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有误,根据第八段可知,尽管价值理性能引领科技理性,但二者是彼此平衡、互不可缺的,不能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B.信息错置。“二者可分别被视为‘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有误,根据第三段,应为“二者可分别视为‘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D.因果颠倒。“价值理性衰微……从而使科技理性过度膨胀”有误,应是“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 2.(3分)C(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文章引用普特南的话语,意在批判“在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科学技术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的畸形现象。) 3.(3分)D(推断不当。“就需要复兴东西方的某些源头文化”有误,根据第二段“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东方儒学,都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可知,东西方的源头文化可“借鉴”,但不必“复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A(“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表述不严谨,缺少了前文限定性的内容“我国现行标准下”。) 5.(3分)D(“取得这一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于文无据。) 6.(6分)①“一人一策”的精准关照,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有学上;②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一系列好政策,让一批批优秀教育工作者扎根乡村教育;③通过教育,在“志”上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树立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念/通过教育,在“智”上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就业能力、致富能力。(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③点答出“/”前后任意一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C(“由抽象到具体”错,“深夜车行北方”看到的北方景物是对北方的具体印象,后面提炼出的“‘北方’精神特质”才是抽象的。) 8.(6分) (1)运用了比拟修辞,表明“我”生活中的千里北方之行、儿时印象、文学记忆、节目策划等重要的人、事都与深夜有关,(1分)体现了深夜于“我”的重要意义,(1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2)“它”指北方,运用了比拟修辞,(1分)表明“我”的性格秉性、青春特质、良知血性等都深受北方的影响,与之精神内核一致,(1分)表达了“我”对北方的热爱之情。(1分) 9.(6分)①整体语言风格激越而富有诗意。本文语言奔放炽烈,激情洋溢,不少表达新颖别致,感受独特,充满诗意,韵味悠长。②句式上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本文句式上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穿插运用,既整齐和谐,富有气势,又不乏变化,舒卷自如。③修辞上大量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大量比喻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大量排比的运用使本文文采斐然、气势充沛。④用词精炼准确、新颖形象。“扎进”“飞舞”“出动”“录取”“高扬”“呼啸”“嘹亮”等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既表意精准,又新颖形象,表现力极强。(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正确标点为: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11.(3分)A(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故多以“闾左”借指平民。) 12.(3分)B(原文为“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意为朝廷大力推广这种方法,从京城开封至泗州,沿汴河两岸都建造了飞桥。) 13.(10分) (1)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 [5分;“交通”(结交,勾结)、“恃”(倚仗,依靠)、“置诸法”(依法惩治他)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 [5分;“暴苛”(暴虐严苛)、“籍”(抄没,查抄)、“抵死”(判处死罪,处死)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之情”有误。“庭树”句为乐景写哀,以庭树的生机勃发反衬诗人的衰颓之态和衰老之悲。) 15.(6分) 刘长卿诗:①对自己年老的感伤;②对故人寥落、相聚稀疏的惆怅。 刘禹锡诗:①多年被贬、人生困顿的哀伤;②不沉沦于生命困境的豁达乐观/对新事物蓬勃发展的喜悦。 (6分;两诗各3分,每首诗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关于”引进关涉的对象,“对于”引进对象。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纵然”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表转折。“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又”,表示重复或继续,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也”无此用法。) 18.(3分)D(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结构造成主语残缺,应把“广为人知的”放在“还有”之前充当主语;二是“描绘了北方江岸雪景的开阔疏朗”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描绘了开阔疏朗的北方江岸雪景”。A项、B项搭配不当;C项主语残缺。) 19.(3分)D(A项,根据“画中积雪不施白粉”的表述方式,可知后文应表述为“而……”的格式,以凸显对比性,因此排除A项。B项使用了判断句,表现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未能突出前文所说的“尤为珍贵”之意,因此排除B项。C项,结合上下语境,句子强调的是“画中积雪”而非“画家”;另外,如果主语为“画家”,后文的主语亦为“画家”,“画家”前后出现两次,有重复之嫌,因此排除C项。) 20.(6分)①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②汉字和语素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语素大多由一个汉字构成 ③这些词中的每个字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5分) 介绍:这幅漫画题为“美的价值”,/画面中心是一个年轻女孩儿上半身的背影,/她所戴的戒指、耳环、发圈和所穿的衣服上,/都挂着价格标签。(3分;由“/”所示,共四个要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3分为止;语言不连贯,有语病,扣1分。) 寓意:批评了社会上价高即为美的扭曲的审美观(价值观)/批评了社会上一味把金钱作为衡量美的价值标准的不良现象。(2分;意思对即可) (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四、写作(60分)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希亮,字公弼。陈希亮幼年丧父,爱好学习,学业有成就后,便召来哥哥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读书,于是他们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家乡人在他们家门题匾叫“三俊”。陈希亮初任大理评事、长沙知县。当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出入章献皇后家,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陈希亮两次升迁后任殿中丞,调任鄠县知县。当地巫师每年聚敛百姓财物祭鬼,称它为“春斋”,说不这样就会有火灾。陈希亮禁止这样做,百姓不敢违犯,而火灾也没有发生;又毁掉不合礼制的祠庙数百座,勒令回家做农民的巫师有七十多家。等到他离职时,父老乡亲送他出县境。母亲去世,陈希亮服丧完毕,任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失火,官府计划重建,估计费用要三万钱,陈希亮说:“陕西用兵打仗,希望把这钱送给军队。”皇上下诏不再重建。外戚沈元吉因为非作歹、劫盗财物、害人性命(而被拘捕),陈希亮一审问就得到实情,沈元吉自己受惊吓倒地而死,其妻沈氏控告陈希亮,皇上诏令御史检举揭发陈希亮和各辅助官吏的罪状。陈希亮说:“杀死这个贼人的只是我一人而已。”于是承认罪过,获罪被罢职。一年后,盗贼在京西兴起,杀害当地郡守县令,富弼推荐说陈希亮可以起用,于是陈希亮被起用为房州知州。房州素来没有军备,百姓惊恐,想要逃亡,陈希亮用狱卒并杂用山河户,共得数百人。日夜部署操练,声威振动山南,百姓依恃他们才得到安宁。陈希亮任职期满回朝,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宿州知州。当时宿州在汴水上造桥,激流冲击桥墩,船只常常因此撞毁。陈希亮开始建造飞桥,不要桥墩,以方便船只往来。皇上下诏赏赐细绢褒奖他,并且推广他的方法,从京城到泗州,都修建飞桥。这年,盗贼从宛句兴起,白天洗劫张郭镇,抓了濮州通判井渊。朝廷于是任命陈希亮为曹州知州。不出一个月,陈希亮全部擒住了盗贼。升迁为京东转运使。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陈希亮向朝廷揭发他的罪状,他最终因此被罢免。陈希亮多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调他为凤翔知府。凤翔粮仓储粮可支用十二年,主管者担心会腐败变质。这一年遭遇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粮食借贷给百姓。主管官吏害怕做擅自发放之事,陈希亮便一个人承担责任。这年秋天大丰收,百姓用新粮偿还陈谷,官府民众都有利。宋英宗即位,陈希亮升任太常少卿。不久退休,后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