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3-19 10:16
参考答案
1.B
2.D
3.D
4.①引用论证,例如引用了历史学家卡尔的话来证明中西方学者都认为现实对历史研究有很大影响;②举例论证,例如文中举美国史的研究为例,证明随着“当代”的演进,历史的“真”也不断被赋予新的解释;③对比论证,例如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西方学界的历史相对主义进行对比,证明克罗齐观点的合理性。(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5.①分析角度不同:材料一从现实社会对史学的“要求和影响”,从史学家的“当代”属性进行分析,材料二则从现时的“思索”、“兴趣”、“心灵生活”进行分析;②认同度不同:材料一在认同的同时,指出这一论点与克罗齐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材料二则以之为克罗齐的观点并予以完全认同。
6.B“也表现了‘我’对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思考”错误,无中生有,文章只是结尾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的疑问,并未做深入思考,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7.A文章开头回忆了一组‘坐在阳光里的父亲’的现实生活场景”错误,由文中“连我都觉得茫然,不知道是父亲那美好的形象感动了我,还是我因为感动才有了那臆想中的场景”可知,开头的场景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画面,而是作者臆想中的画面。
8.①村庄的日渐衰败与落寞,与现实中的父亲日渐衰老与孤寂相似,写村庄的荒凉就是映衬父亲沧桑的形象,描写村庄的荒凉,暗含作者对父亲的担忧与深沉的爱。②村庄的荒凉、缺少生机与父亲始终积极热情、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凸显出父亲形象的“阳光”,表达“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意思对即可)
9.①结构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我”的精神慰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形象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是父亲的典型形象:始终积极入世、对生活充满热情、给人以希望。③主题上:“坐在阳光里的父亲”包涵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对生活、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迷失在浮华人生中的人们能重新找回灵魂的美好祝愿等丰富意蕴。(意思对即可)
10.B
11.C
12.B
13.(1)(年羹尧)请求专门选拔亲信大臣会同审问,皇上命令朱轼前去核查,得到实际情况,依照法律判处。
(2)(朱轼)请求服满三年之丧(守满丧期),皇上允许(他)解除职务,仍然掌管(负责)农田水利工作,约定八月份回到京城。
14.①让政府官员出钱帮助饥民;②让有钱的富民和商人出钱购买粮食帮助百姓;③鼓励地方官安置、供养流民;④设立医疗机构,防止瘟疫发生;⑤令各县建立社仓,引泉水灌溉田地。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至于国家的经费,本来自然有节余。将来如果有谈论牟利的臣子,提出增加赋税,我伏下身子请求陛下作出决断,永远斥退这种不合实际的言论,这样做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
“本自有馀”,“本自”,词组,本来就,一向是,之前断开,排除CD;
“异日倘有言利之臣”,“臣”是“有”的宾语,之后断开,排除A。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C.“如提拔官员时,要求该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本文即如此”错误,本文不是“要求该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的意思,只是一般命令。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B.“后有官员上疏”错误,由“轼自承冒昧”可知应为“朱轼自己”。
高跟鞋B。
1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得分点:
(1)中“简”,选拔;“鞫”,审问;“勘”,核查;“论”,判处。
(2)中“终制”,守满丧期;“领”,掌管;“期”,约定。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轼往山西,疏请令被劾司道以下出资赡饥民”,即政府官员出钱帮助饥民;
“富民与商人出资于南省籴米,暂停淮安、凤阳等关米税”,意思是“富人和商人出资到南方省份购买粮食,暂停淮安、风阳等关卡征收米税”,即让有钱的富民和商人出钱购买粮食帮助百姓;
“饥民流徙,令所在地方宫安置,能出资以赡者得题荐”,意思是“遭遇饥荒的百姓流离他乡,命令他们所在之处的地方官给予安置,能够出资来供养他们的人可以得到题名举荐”,即鼓励地方官安置、供养流民;
“饥民群聚,易生疠疫。设厂医治”,意思是“遭遇饥荒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发生瘟疫,要设立场馆进行医治”,即设立医疗机构,防止瘟疫发生;
“疏请令山西各县建社仓,引泉溉田”,意思是“上奏章请求山西各县建立义仓,引来泉水灌溉农田”,即令各县建立社仓,引泉水灌溉田地。
【点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朱轼,字若瞻,是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二年,参加乡试考取第一。三十三年,考中进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任期结束后被授予湖北潜江知县。潜江风俗破陋。赋税繁重,朱轼命令免除官员以损耗为借口加征的钱税,使用法律一定秉持公平。四十八年,出京督查陕西学政。五十二年,被提拔为光禄寺少卿。
皇帝因为山西、陕西发生旱灾,拨出钱物五十万,命令朱轼和光禄寺卿卢询分头前往鼓励卖粮,教治赈济。朱轼前往山西,上奏章请求命令被弹劾的司道以下的官员出资供养遭遇饥荒的百姓,富人和商人出资到南方省份购买粮食,暂停淮安、风阳等关卡征收米税;遭遇饥荒的百姓流离他乡,命令他们所在之处的地方官给予安置,能够出资来供养他们的人可以得到题名举荐;遭遇饥荒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发生瘟疫,要设立场馆进行医治。还上奏章请求山西各县建立义仓,引来泉水灌溉农田。皇帝说:“社仓是从朱子开始建立的,只可以在小县的乡村推行。如果上奏作为固定的制度,官吏奉行,时间长了,对百姓没有益处。山西、陕西山多水少,偶尔有泉水,也不能顺利地接引过来灌溉衣田。朱轼既然拿这个作为请求,就命令他长期驻守山西,鼓励地方试行。”朱轼自己承认冒昧,请求搁置这个提议,皇帝没有答应。不久,年囊尧弹劾凤翔知府甘文煊亏欠朝廷钱物,请求专门选拔亲信大臣会同审问。皇上命令朱轼前去核查,得到实际情况,依照法律判处。六十一年,朱轼向朝廷请求假期安葬父亲,回到了家乡。
清世宗即位,把朱轼召到京城,担任圣祖实录总裁,赐给他宅第。雍正元年,命令他在南书房值守。二年,让他兼任吏部尚书。二月,朱轼遭遇母亲去世,皇帝赏赐内库的钱物给他处理丧事,命令江西巡抚等朱轼到家再赐以祭莫。朱轼上奏章谢恩,请求守满丧期,皇上允许他解除职务,仍然负责农田水利工作,约定八月份回到京城。十三年,朝廷商议修筑浙江海塘,朱轼请求前往监督这项工程,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令总督、巡抚以及管理海塘工程的大臣们都听他的指挥管辖。
乾隆元年,朱轼担任世宗实录总裁。九月,朱轼病情严重,皇帝亲自到他家中探望。朱轼勉力带病穿上朝服,命今自己的儿子搀扶起身,到门外迎接跪拜。第二天,朱轼去世。他的遗疏大致说:“天下万事的根本在于君主的思想,任用官员,处理财务,特别应该慎重。君子和小人,前者公正正直,后者偏私邪恶,区别只在细小的地方,应当清楚地省察他们的思想行为来提拔或者贬斥他们。至于国家的经费,本来自然有节余。将来如果有谈论牟利的臣子,提出增加赋税,我伏下身子请求陛下作出决断,永远斥退这种不合实际的言论,这样做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皇帝非常悲伤,停止了朝会,亲自登门进行祭奠。追赠朱轼太傅的官职,赏赐祭祀、安葬的礼仪,谥号文端。
15.C“任职地方的百姓对其讴歌惋惜,正面展现了严武的光彩形象”错误,“列郡讴歌惜”是侧面表现。
16.①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感伤);②对世事无常的感慨;③对友人政绩的赞扬;④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答对任意3点)
17.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题中需注意“绛皓”“驳”“偻”“校尉”“瀚”的书写。
18.A
19.D
20.“不仅”放到“双马”之前。在“合力断金”后添加“的意蕴”。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上文句子结构为“士,……”,所以此句在结构上应该与上文一致,应该为“帅,……”,排除选项BD;下文“它好大喜功,不惜穷兵黩武”的原因是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后文关系密切,应该放在最后,排除选项C。
故选A。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句子“忠诚蒙蔽了你的双眼,勇敢拐走了你的思想,笑看刀光剑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互文、借代;
C.对偶;
D.拟人。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个句子“双马不仅近乎完美地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而且马后炮更是包涵了兄弟齐心合力断金”共有两处错误,第一,句子主语不同,关联词要放在主语前面,“不仅”放到“双马”之前;第二,“包涵”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合力断金”后添加“的意蕴”。
21.①却反应了你的平衡能力 ②人的平衡力会下降 ③要循序渐进
22.人体在没有任何可视参照物的情况下,仅依靠大脑前庭器官的平衡感受器和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来维持身体重心处在单脚支撑面上的动作,叫做闭眼单腿站立。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