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苏州八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2-09 16:01
1 月份八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以偏概全,原文说通过敦煌文献,"我们知道均田制确实实行了"; B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在汉唐时期的千余年里"; 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仅就壁画的内容而言")
2.A(原文中说"敦煌学的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窟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的文献为主,而爰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辅")
3.C(C项是说明敦煌的地位)
4.敦煌学是一门以敦煌文献、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史迹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多科性或多学科交叉为本质特征的新兴交叉学科。(本题4分,敦煌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2分,研究对象1分,本质特征1分)
5.(1)首先总写,提出敦煌学为何能成为以地名学的国际显学的问题;(2)然后分写,分别从地理位置、学术价值以及石窟艺术三个方面分析原因;(3)最后指出敦煌文化的重要意义。(本题 6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8.不能。小菊是个矜持内敛的姑娘,在前文听出李连长到来,"又惊又喜",没有直接表达。(1分)战士牺牲后,作者用了精准的动作描写如"织布""用力",神态描写"发呆"和心理描写"心里一股东西流走了"含蓄传达了小菊深藏的悲愤和痛楚,符合她的形象和性格。(1分)大娘是一个热情爽利的人,在前文她听出李连长声音时"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在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大声催促老金。(1分)得知战士牺牲后,神态描写"哭得两只眼睛通红"不掩饰内心的悲情,符合她直率的性格。所以描写小菊悲情的句子不能用在大娘身上。(1分)(从文中找出分别描写大娘和小菊的语句,分析二人性格及形象的不同点,从而判断描写小菊悲情的语句能不能用在大娘身上。若作肯定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碑"指在河边固执打捞的赵老金,他是八路军战士的见证者和纪念者; "碑"喻指保家卫民的八路军英雄,昭示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碑"联结着军与民,象征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和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每点2分)("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这是小说结尾的点题句,所以题目的"碑"首先指的是在河边固执打捞的赵老金,"碑"一般指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为什么要说赵老金这个人物是碑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他的打捞就是一种无声的纪念,他之所以要在特定地点执著打捞,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人路军战士的战斗与牺牲。他是八路军战士的见证者和纪念者,起到了与"碑"相同的作用,这是"碑"的第一层含义。其次,作为纪念标志的"碑",在小说中还指以李连长为首的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保家卫民的艰苦战斗与悲壮牺牲,是八路军战斗征程和伟大功业的一个缩影、一座丰碑。
赵老金执著的打捞行为是他们被百姓深情铭记的有力证明,"碑"昭示着八路军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再次,"碑"纪念的是八路军战士,而群众赵老金是立碑者,联系思考,再着眼于全篇,不难发现文章主旨指向军民情,无形的"碑"承载的是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 10.B(原句为"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据本句关涉到的几个对象"诸王从者""民""构""学田为牧地所侵者"可排除A、C、D三项,"久之"是放句首的时间名词。)
11.C(尚书省下设六部)
12.D(据原文"会桑哥死,乃免"可知"最终因此被朝廷免职"错。)
(1)恰逢桑哥担任丞相,让(王构)同平章卜忽木检查审核燕南的钱谷财政情况,并督办那里拖欠的赋税。
【关键词 属恰好,恰逢;俾 使,让; 逋负拖欠(的赋税),各1分。句意1分】
(2)官府将粮食借贷给老百姓,碰上灾荒年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第二年交纳。
(关键词 贷 借;责 要求;输 缴纳,各 1分。句意1分)
14.示例一 民力决定国力。倘若朝廷大肆搜刮百姓,必致民生凋敝,国力不保。
示例二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存亡。搜刮百姓,虐待子民,必致民心涣散,国将不国。(扣住科赋繁重,1分;扣住民与国的关系分析后果,2 分)
15.C   C项,"也透露出诗人的清苦"错,该句主要是叙述自己晚年耽于写诗,诗作更加老成,以及常到朋友家饮酒的欢喜之情。)
16."遣闷戏呈"这个标题正是全诗的点旨之笔。(2分)诗人年华老去,生活潦倒,知音鲜少,苦闷难言,"遣闷"说明诗人写诗是为了排遣憋闷;(2分)"戏呈"则表明老杜见到故人时的喜悦之情于戏谑欢欣之中体现了二人志趣相投,友谊之深。(2分)
17、(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6分,每句1分)
18、B【解析】文中的和B项的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A项的冒号,用在采访、辩论、座淡、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C 项的冒号,用于称呼语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D 项的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19、把冬天当作孤独的狼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慢慢离开而后突然不见的特点;"夹着枯槁的尾巴"写出作者对冬天的嫌恶,说它"退缩""弃阵而逃"又表达了对它突然离开的高兴情绪。(每条 2分,意思对即可)
20、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强调春风吹来、果树瓜果的变化;原句侧重表现我们对希望的一无所知。感情的强弱程度不同 改句用一般句式,情感弱化了;原句以充分条件复句、感叹句、转折句突出了内心情感。文句的意蕴不同 改句偏重客观介绍;原句借春风吹来、果树瓜果的想象表达了对希望的期待和 确信、对我们看不到希望的遗憾。(任选两条作答,答对一条给2分,意思对即可)
21、"截止"改为"截至"; "最高"放在"民宿预订热度"之后;"周末"后加"价格"删去"十分"。(每处1分)
22.参考答案 12月6日,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具备重大的国防和战略价值。(每句1分,共5分)
23.作文
解析;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主题为"2020年的挑战与总结"。2020年可渭坎坷多多,上半年全球疫情、沿海台风和南方水灾,种种闹心事儿让我们的安逸生活受到各种挑战。可是我们却看到许多温暖人心的画面年轻的第一书记耗尽心血摘掉丫贫成千上万的护士医生主动请缨冲上前线,亲爱的解放军战士靠肉体筑起防洪圩堤……历经种种坎坷, 2020 年即将过去,而对不平凡的202O年,可做多方面的总结,如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等等。四则留言告诉我们实现目标,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需要积极乐观,把握今天; 需要团结奋战,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向晚报投稿,要综合以上几则材料而谈,不能只结合一则或部分材料而谈,内容不要假、大、空,要充实而接地气,结构要清晰,语言要通俗生动。
立意2020 年的幸福等待我们去努力创造;哪有岁月静好,唯有负重前行;
守初心,学榜样,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赢得胜利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面对挑战,充满期待,赢得胜利。

译文
王构字肯堂,是东平人。年少时就聪明有悟性,气度深沉庄重。学问渊博,行文有典据且雅正,刚成年就因词赋写得好而中选,任东平行台掌书记。参政贾居贞一同他见面就很器重他,并让自己的儿子跟从他学习。(王构后来)被授予翰林国史院编修的职位。当时(朝廷)派遣丞相伯颜攻打宋朝,(皇帝想)先下诏谴责宋朝,命令王构草拟诏书进奏,世祖(读后)特别高兴。
宋朝灭亡后,王构同李槃一起接受了皇帝的旨意,到杭州收取宋三馆的藏书图册、太常及天章阁所藏的礼器和仪仗,将这些物品带回京师。凡是他所推荐和选拔的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十三年秋天,(王构)回到京师,入朝觐见皇帝,调任应奉翰林文字,升任修撰。当时丞相阿合马被强盗杀死,世祖也已觉察到阿合马的奸恶,于是再度以和礼霍孙为丞相,革新政务,王构参与谋划了诸多的事情。他历任吏部、礼部郎中,到黄河以南核查被押在狱的罪犯,其中很多人被平反昭雪。改任太常少卿,制定了亲享太庙的礼节。恰逢桑哥担任丞相,让(王构)同平章卜忽木检查审核燕南的钱│谷财政情况,并督办那里拖欠的赋税。他们在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出发,限期在年底回朝复命。第二年春季他们返回,住宿在卢沟的驿站中,估量此行已超过了期限,将会有不可预测的祸事发生,(王构)对卜忽木说"假如要被治罪的话,我将自担其罚,不连累您。"恰逢桑哥死去,他们才免于被治罪。朝廷有旨命他出京到江西选拔人才。(王构回京)进入翰林院,任侍讲学士。世祖去世,王构负责撰写谥册。
成宗登上帝位,(王构)由侍讲担任学士,编纂实录,书编完后,他参议中书省事务。当时南方有士人上书陈述各种好处并请求朝廷不择手段(向老百姓)收取田赋,执政的官员想接受这一建议。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同进言认为此事不能做,他们的辩解十分有力,此事才没有被施行。(王构)因患病回到东平家乡。很久之后,被起任为济南路总管。不少王侯的侍从下属依仗主子的势力在州县│横行,百姓没有人敢跟他们对视,王构将此事上报了朝廷,(朝廷)把这些侍从下属放逐到了北方边境地区。被牧地所侵占的学田,王构都予以处理并归还。官府将粮食借贷给老百姓,碰上灾荒年官府却不断地要求百姓偿还借贷,王构为百姓请求在第二年交纳。
武宗登帝位后,因要编写国史,紧急征召王构入朝,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王构曾先后在三朝做官,熟悉台阁的典制,凡是有关皇帝的谥册册文都是由他撰写定稿的,朝廷中每当有重大事情商议时,必定要向他咨询。他喜欢推荐贫寒出身的读书人,省台、翰林先后征召(他所举荐的),不下几十人,(他们)后来都身居要职,闻名于当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