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祖生于长安,性宽仁,袭封唐公。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大业中,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高祖先觉以闻。炀帝遽班师,以高祖为弘化留守,以御玄感,诏关右诸郡兵皆受高祖节度。 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突厥犯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十三年,拜大原留守,击高阳历山飞贼甄翟儿于西河,破之。是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而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救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时,刘武周起马邑,攻汾阳宫,高祖乃集将吏告曰:“今吾为留守,而贼据离宫.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将吏皆曰:“国家之利可专者,公也。”高祖曰:“善。”乃募兵,旬日间得众一万。 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视事,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君雅反,即坐上执之。丙寅,突厥犯边,高祖令军中曰:“人告威、君雅召突厥,今其果然。”遂杀之以起兵。 (节选自《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B.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C.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D. 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汉武帝首创年号。 B. 留守,官职名,最早出现在东汉,由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主要承担管理该地军民、钱粮和守卫的责任。 C. 离宫,古代在国都之外为皇帝修建的宫殿,皇帝一般在固定时间去居住;文中的晋阳宫、汾阳宫都属于离宫。 D. 甲子,干支之一,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第一年称“甲子年”。干支可用来纪年纪月,不可用于纪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高祖李渊宽厚仁慈,但不失机智。他在杨玄感造反之前事先觉察到这一消息,并把消息告诉了隋炀帝,使得隋炀帝采取了防备措施。 B. 高祖李渊箭术精良,能征善战。他在一次战斗中,向敌军连射七十支箭,箭无虚发;他在山西为官期间,多次与敌军交战,均获取胜利。 C. 高祖李渊处事严谨,不贸然行事。他的儿子李世民与他的下属裴寂一起谋划,劝他起兵反隋,高祖虽然答应,但并未马上采取行动。 D. 高祖李渊足智多谋,善于把握时机。为保卫汾阳宫,他说服众将吏,得以募兵一万;后又巧妙地除掉了对自己图谋不轨的王威和高君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 (2)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炀帝复驰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属玉:鸟名。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莫:即“暮”。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照应题目,描绘了一幅孤城风雨图,小市人们避雨在家,以菜蔬艰难度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B. 颔联远近结合,远眺山水,近观白鹭,这些景物又触动了他的情怀,于是触景生情,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 C. 颈联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D. 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在寻常事物的形象中参与名理,颇具理趣,写景淡雅有致,抒情含蓄委婉。 1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是词人辛弃疾对“莼鲈之思”的一种反用巧思。本诗中也有类似的用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仰。”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拥有坚定的信仰,宁死也不会做出丑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作者在歌中唱到划船逆流而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第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 小题。 左宗棠幼时家道贫寒,却志向远大。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中举后,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日夜苦读,遍览群书,并自题一联: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此联写得自然平实,却洋溢着儒士风度。然而事与愿违,尽管左宗棠勤奋苦读诗书,命运还是跟他开了个玩笑,也就是他中举后,连续三次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竟三次名落孙山, 。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发展的打算,而专心致志地研究地理与兵法。 自道光至同治,清廷这一所谓的“天朝大国”,已是 ,国势衰微,民生凋弊;英美诸列强又纷至沓来,内外交困,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之灾。以李鸿章、曾国藩为首的顽固派却重弹“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陈词滥调,( ),害怕由此导致以夷变夏的结果。而左宗棠力排众议,与曾国藩 ,并上奏朝廷阐明其危害。为此,曾国藩恼羞成怒,差人送来上联向左宗棠索对,而左宗棠看了即刻对出下联: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与吾意见偏相左; 藩臣多误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守,问他经济有何曾。 左宗棠的答联直刺曾国藩的要害,使他 。据传,此后,曾国藩与左宗棠每每相会,总是怒目而视,话不投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无所获 每况愈下 针锋相对 羞愧难当 B.一无所有 每况愈下 势不两立 羞辱难当 C.一无所获 江河日下 针锋相对 羞辱难当 D.一无所有 江河日下 势不两立 羞愧难当 18.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屑于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妄想以中国的仁义道德感化外夷小邦 B.妄想以中国的仁义道德感化外夷小邦,而不屑于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 C.以中国的仁义道德感化外夷小邦,而不屑于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 D.妄想以中国的仁义道德感化外夷小邦,因此不屑于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想: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了,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B.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如期而至。地点:郑州。时间:9月24日——9月26日。 C.科学家按照动物游戏的形式,把它们分成三种最基本的形式: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 D.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芯片项目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都对技术、资金、人才要求很高,尤其是芯片设计和制造,既需要密集的技术,________,而不是投入几千万、几亿资金和几个“海归”人员就能支撑的。 一旦项目铺开,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就会源源不断,_________,都有可能使项目烂尾,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如果十分简单地就能拿出芯片产品,且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芯片就不会那么重要,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不会拿芯片来要挟和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___________,才让芯片成为美国等国家和企业手中的武器。 21. 下面一则文稿在文体和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对于北京地区配送延迟的通告 尊敬的联通用户: 根据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通知,自11月20日开始至12月底,北京地区将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查、大整治。在此期间,发往北京的实物礼品发货及配送时间将受到影响。给您带来不便,我们非常不好意思。 感谢您对中国联通积分商城的支持与抬爱! ××年8月23日 中国联通积分商城 (1)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 (2)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3)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 ;(4)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_;(5)序号:____修改:_________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