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天水高二年级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三校联考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2-13 20:25
高二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C 2.D 3.B
解析:1.C项,“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是在唐代展现出来的,陶渊明所在的晋代开启了自然之美的画卷。
2.D项,“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说法错误,应该是对比论证,不是类比论证。
3.A项,逻辑错误,由“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推导不出“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
C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不是“深远空寂”。
D项,“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
4、D原文是“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并非“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
5.B“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一句错,材料二并没有提到两者的关联。
6、①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②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专利。③加大对动力电池研究的资金投入。④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7.D
8.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从背着手、做派头等,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改变生活。
9.赞扬了劳动之美;肯定了勤劳致富的观念;赞美了农村所蕴含的勃勃生机;讴歌了正在变革中的伟大时代。
(一)文言文阅读
10.B 11.D 12.D
13.①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②“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
解析: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方圆高方”是“方圆高宽”的意思,不要断开;“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之间的结构对称。
11.“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12.做官后勤奋钻研错误,原文“从官废业”
13.(1)托,假托,假借;失道,迷路;伐,夸耀;“长者”
(2)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
14、B【解析】B项,“是诗人实写看到今日……感觉恍若梦境”说法错误,“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诗句中是诗人真的梦见了家乡的海棠,抑或诗人假托梦境表达思念之情,并非见眼前之景感觉恍若梦境,“海棠开”并非眼前所见之景。
15、①故园之思(怀乡之情)。写故园海棠花开、眼前燕回絮飞的美好春色,寓情于景,抒发思乡之情;②爱春、惜春之情。春光明媚,诗人爱之欲餐,抒写爱惜春天之意;
③年华老去,愁对春光的孤寂之情。诗人在春光中孤独地老去,抒发枉抛光阴之叹。 (每点2分,共6分)
16.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7、答 案A
①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②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只能指人,不可用来形容物;
③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的和坏的人或者事物一起出现.
①句指“各种思想和言论”同时混杂在一起,故应选“泥沙俱下”;
②句指大量人员涌入,应指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故应选“鱼龙混杂”;
③句指旅游纪念品,应是好的和坏的物品混在一起,故应选“鱼目混珠”.
18、答 案D
A项,语序不当.“不仅为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递进语意,其先后顺序不当,应改为“不仅推动了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为当地开启了”
B项,句式杂糅,“遵循以‘学生为位’为原则”将“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了,可改为“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或“以‘学生本位’为原则”.
C项,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可在“视野开阔”后加“等特点”.
19、【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用语是否得体。A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B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C项,“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堂”。D项,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20、答案:拆迁未必能解决交通拥堵的现象 拆迁未必能营造公正廉明的政治环境
21.①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②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③都需要法律提供制度保障(答对一句给2分,答对两句给4分,答对三句给5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