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度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1-29 18:00
江苏省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度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 不能漏掉“不断适应”。B“重点”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D“根源是发展了集体经济、提升了社区凝聚力”错,由材料二可知,诸葛村的成功是因为“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价值转化”)
2.B(“更注重发展社会文化”错。材料三中认为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没有“更注重发展社会文化”之意)
3.A(与原文观点相悖。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要重视社会文化发展,挖掘利用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乡村社会进步)
4.①首先提出观点: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认知和实践,协助他们找到可持续的保护道路。②然后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增强当地居民的乡土归属感和参与感;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挖掘人与自然相处的经验;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定位乡村遗产,实现其价值的转化。(共4分。第一点1分,第二点3分)
5.①古城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体现当地居民长期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②进行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征求当地居民的建议。③古城要走出一条旅游、文化、经济和城市建设相融合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共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6.C(“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错误。两者没有形成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分析无中生有。)
7.①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敦煌之地的文化内涵;②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③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神秘性,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文章写的是敦煌,插入与敦煌有关事情的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敦煌的传奇色彩。文章写斯文赫定的事情是在第四、五两段,第四段‘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引出“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夭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可见斯文赫定尽敦煌沙漠,是被敦煌沙漠的神秘所吸引,对沙漠充满梦想,勇敢踏进荒芜人烟的沙漠进行探寻。第五段叙述了斯文赫本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经过,描述了斯文赫定对敦煌沙漠神秘之地的具体探寻,进而指出“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盖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这是通过斯文赫定的故事来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此外,斯文赫定是欧洲著名的探险家,文章写他对敦煌沙漠的探险经过,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性和传奇性,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
8.①与开头所体现的“清晨”照应,由“清晨”到傍晚,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②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微波”比喻成“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敦煌的形象;③句子优美,对夜色的描绘十分真切,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使结尾富有诗意美,含蓄隽永,令人回味。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景物描写,主要描写了鸣沙丘从傍晚到夜晚,特别是夜晚的景色,对鸣沙丘夜晚景色的描写非常真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增加了文章意蕴。文章的开头写“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尹,是从一夭之中的清晨写起,而文章的最后一段说“黄昏降……肝起,天边上星星亮超来”,文章由“清晨”写到“黄昏降临“,再到“月亮升起’,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说文章尾段的时间正好与开头在时间上相互照应。“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主要运用了通过的修辞手法,用听觉来写视觉,风吹沙丘泛起的微波属于视觉效果,而细细的音乐属于听觉,这是用听觉来描绘视觉。
9.A (“吕太后用事”语意完整,“欲王”应和“诸吕”构成一个动宾结构,意思是想封吕姓子弟为王,排除B、D两项。“有口者”应该是上文“大臣”的后置定语,排除C项。故选A项 .)
10.B (“为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所重”解说有误。儒家思想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才成为封建王朝治国的正统思想的,此前的西汉初年长期尊崇黄老学说,而秦朝是以法家学说治国的。)
11.C (“放弃以武力治天下”有误。文中陆贾反驳高帝“安事诗书”的说法,认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并没有主张“放弃以武力治天下”。)
12.(1)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评分参考:“乡使”“法”“安”各1分,句子大意1分。语意不通顺不给分。)
(2)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评分参考 :“畔”“践阼”“摄”“当国”四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不通顺不给分。)
13.说臣南越,让其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1分);向高祖谏言以仁义治天下(1分);劝说陈平结交周勃对抗吕后篡位,以保社稷(1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 D 【详解】D项,“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错,全诗只有最后一联渲染了离别的伤感,“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写行船的轻快,可见离愁与伤感并不是全诗主旨。故选D。
15 ①炼字独特。两个动词“随”和“趁”,特别传神,“随”是跟从,读者似乎感觉到水的流动;“趁”是追逐,读者似乎感觉到路上山花在风中摇曳。
②使用了拟人手法。把“江月”和“山花”拟人化,“江月”和“山花”仿佛有了人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灵动。
③前后照应。“江月随人影”照应颔联的“舟移”,“山花趁马蹄”照应“路出”,构思巧妙。
【详解】本题要求赏析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整体分析,这两句诗构思巧妙,因为这两句分别照应前面的“舟移”和“路出”,体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随”“趁”,把“江月”和“山花”拟人化,赋予了“江月”和“山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炼字的角度看,颈联中的四个意象用“随”和“趁”两个动词连缀,别具匠心,意味丰富;“随”和“趁”字有动态感,能让人感觉到江水的流动,山花的摇曳。
16. (1)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2)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3)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4)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5)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7.【答案】D项,“拟人”错,第④处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黄河入海口地势开阔,并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
18.①“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②“左边歪、右边歪”重复,强调了人们舞动鼓槌时的动态美;③“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④短句的使用,使得此处韵律感非常强,读起来有气势,朗朗上口。如果换成修改后的语段,则不能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语段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答到三点给满分)
19.A鼓声起处,如大地滚过的闷雷。B但河口人已没有什么好怕的。
20.①“至少25%以上”不合逻辑,删掉“至少”;
④“降低了沙尘对京津的侵扰”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轻”;
⑤“ ”改为《 》;
⑥在“沙尘暴为代表”的前面添加介词“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