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昌二中2020年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1-25 15:15
高三第四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A A项,“用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错。由材料一可知,在2017年“123知识狂节”中,用户“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互动交流”,可见选项曲解文意,范围不当。
故选A。
2.C C项,“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错,由材料二中的“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可知,激发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的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选项偷换信息,曲解文意,导致逻辑出错。
故选C。
3.材料一重点介绍了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付费用户的主体构成情况;材料二重点分析了知识付费火爆的原因;材料三重点介绍了和书有关的知识产品的特点和作用。
4.C C项,“这是他恢复自尊的积极办法”错。选项中提到的方法前一种“找没人在场的时候,从不同的角度照镜子,专心致志地揣摩”是消极办法,后一种“尝试各种办法把鼻子弄短”是积极办法。
5.
(1)语言描写。替内供治鼻子的那个徒弟背地里说:“内供会由于犯了暴戾罪而受惩罚的。”他是是冷漠和旁观利己主义的代表。
(2)神态描写。中童子见到鼻子缩短后的内供,“起先还低着头憋着笑,后来憋不住了,就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他们都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赏玩的对象,用别人的苦痛来点缀自己的生活。
(3)个体与群像相结合。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中童子、武士和替内供治鼻子的徒弟这些典型的看客形象。运用粗笔勾勒刻画了城中百姓、寺内弟子等具有普遍看客心理的群体。
(4)对比。寺里的杂役僧徒们当面毕恭毕敬地听着,背后“偷偷地笑”;对长鼻子的内供和短的鼻子内供,周围人呈现两种不同的笑。无论内供的鼻子是长或短,始终是他们找乐子的对象。(一点两分, 答出三点即可)
6.(1)喜剧的外衣:作者通过一系列表现手法,如夸张、滑稽、讽刺等来使主人公的行为具有荒谬可笑的特点。(1分)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内供的鼻子扎到粥里去的事情很快传开,既增加了文章的戏剧性,也增加了喜剧性。(1分)并且作者描写让内供的鼻子变短的方法,先是用热水烫,然后让徒弟在上面踩,整个画面十分生动滑稽。(1分)
(2)悲剧的内核:内供是可悲的,他的悲剧性在于无法正确地审视自我,寄希望于改变自己的外貌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对他人的行为评价极度敏感,以及对于大众心理的软弱和顺从。(1分)透过主人公可以看到,小说要表达的主题是对于人的自尊意识、自卑意识和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的揭露、批判。(2分)
7.B “幽”是动词,宾语是“其主”,“将”是副词,修饰“大举讨之”,故从“主”和“将”中间断开,排除AC两项;“得”是动词,宾语是“人”,故在“人”后断开,排除D项。
8.C C项,“释老,指释迦牟尼”错误,“释老”是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9.C C项,“阻止了战事的发生”错,无中生有。
10.(1)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谕”:告诉;“所以”,……的原因;“赖”,依赖;“以”:因为;判断句句式)
(2)司马光去世,吕公著独自当权,所任命的官吏都是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当国”:当权,“除”:任命;“一时之选”: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公著字晦叔。从小嗜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凭恩荫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即皇帝位,召吕公著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因论事被解除御史中丞的职务,回到经幄。吕公著原封不动地退回诏令说:“司马光因为履行职责而被罢免,这是让有言事职责的人不能畅所欲言。”神宗把诏书直接交给閤门使,吕公著又说:“制命不由门下省,那么封驳的职责,因我而废弃。希望治我的罪,以端正纪纲。”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不停地请求,(但)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起用他执掌河阳,又召回朝廷。神宗悠闲时同吕公著谈论为治之道,于是涉及佛教、道教,吕公著问道:“尧、舜知道这些学说吗?”神宗说:“尧、舜难道不知?”吕公著说:“尧、舜虽然知道这些学说,但仅把知人和使百姓安居作为难事,所以成为尧、舜。”神宗又说唐太宗能用权术智谋驾驭臣下。吕公著回答说:“唐太宗的德行,是能使自己放下架子听从劝谏而已。”神宗对他的话表示赞许。不久,(与人)共同执掌枢密院事。有人打算恢复肉刑,建议取死囚试验割掉鼻子、砍掉脚的酷刑,吕公著说:“如果试了不死,那么肉刑就会实行了。”于是停止。西夏囚禁了他们的国王,(宋朝趁机)将要大举征讨西夏。吕公著说:“问罪的军队,应当首先选择主帅,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不如不出兵。”等到出兵后,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们不敢说,吕公著多次陈述兴兵的害处。元丰五年,吕公著因病乞求离开职位。
哲宗即皇帝位,吕公著以侍读的身份返回朝廷。太皇太后派使臣迎接,询问他所想要说的,吕公著说:“先帝本意,把宽省民力作为第一要务。但建议的人以变法侵夺百姓为务,与自己意见不同的统统被排斥,因此日久而弊端更深,新法颁行而百姓更加困苦。果真能得到公允正直的人,谈论寻找天下的利弊,同心协力来做,应该不难。”又请求备置谏员,以广开言路。
元祐元年,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一一全部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司马光去世,吕公著独自当权,所任命的官吏都是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右司谏贾易因言事攻击别人短处直接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话,仅降为怀州知州。吕公著退朝对同事说:“谏官对问题的议论,对与不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今后有人进谀说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众人没有不叹服的。
11.D D项“对现实的思索”错误,无中生有。
12.D D项,“借古讽今”错误,应“咏史怀古”,并无“讽今”之意。
13.B B项“夜宿田家之喜”错,诗人的情感应是羁旅思乡的感伤。
14、
本诗“身在乱蛙声里睡”写诗人夜宿田家的情景,“乱蛙声”三字写出了乡村之夜所特有的音响。(1分)在“乱蛙声”中竟能慢慢入睡,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奔波一天之劳累。(1分)由于饱尝羁旅之苦,自然想家,因而下句则写梦中回乡。“蛙声”以哀景衬哀情,表现诗人羁旅之苦、思乡之愁。(1分)
辛词“听取蛙声一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1分)“蛙声”以动衬静,写出夜行乡间的乐趣,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1分)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1分)
15.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16.C
第一空,“淹没”,表示大水等漫过或浸没,也比喻声音等的“盖过”。“湮没”则主要用来表示人的名声或事迹的埋没或者事物的埋没。从常见用例看,用来指文化领域的人或事多些。根据语境“喧嚣”,这里应该用“淹没”。
第二空,煞费苦心指费尽心思、费尽心机。
苦心孤诣指苦心专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多用于学术研究、经营事业等根据语境苦心孤诣最佳。
第三空,“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前者强调颜色多,而后者指颜色鲜艳,式样繁多。联系下文“人间生活”,这里用“五光十色”来指生活的丰富多彩更好。
第四空,“勾魂摄魄”形容事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人心神摇荡,不能自制。“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此处强调戏曲的吸引力,用“勾魂摄魄”更恰当。
故选C。
17.D 根据后文“矫情镇物,装腔作势”可知,其前文应具体说明特点,而这八字对应的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从衔接的紧密度上排除ABC三项。
18.B 本句的病因有两处,一处是“之所以……的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二者只能留其一,排除AD。
第二处是语序不当,应先“勤于观察”,然后 “精于提炼”,排除CD两项。
19“说说作者对这个问题是如何深入具体地阐述的?”中的“?”应改为“。”。
20.虽然是哺乳动物 蝙蝠长寿的原因 也不会发病
21.①唐珂表示②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③市场供给有保障。④粮价稳中有涨,⑤广大农民朋友要把握好售粮时机实现丰产丰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