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倜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赵孝成王时,秦兵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为急围赵者,前与齐潜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今齐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复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预未有所决。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令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令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鲁仲连曰:“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鲁连见新垣衍而无言。新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曰:“世以鲍焦为无从颂而死者,皆非也。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新垣衍曰:“先生助之将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新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 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新垣衍曰:“秦称帝之害何如?”鲁连曰:“昔者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因齐后至,则断。’齐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其后二十余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 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B.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C.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行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D.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好奇伟倜傥之画策 画策:绘画的方法。 ②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 间:从隐蔽的小路。 ③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归: ...回。 ④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下席:古时孝子守丧要离开原来的宫室,寝于草席上。 ⑤于是平原君欲封鲁连 封: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名号等赐给臣子。 ⑥“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与“鲁连乃为书”中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仲连反对称帝。他本是齐国人,游赵国时,遇到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奉秦昭王称帝,在平原君的请求下,仲连见新垣衍,并说服他不再谈秦王称帝的事。 B.新垣衍认识偏颇。他认为,秦国这次围城并不是贪图邯郸,是因为以前和齐潜王争强称帝,后又取消了帝号;现在齐国力量衰弱了,秦王想要重新称帝。 C.鲁仲连善于劝谏。他举了齐威王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在周天子死后因忍受不了新天子的苛刻要求而破口大骂的历史,意在说明秦王称帝后的害处。 D.鲁仲连好持高节。他拒绝了平原君的封赏,他认为高节之人之所以被天下人尊重,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解决纠纷而不收取报酬,否则就成生意人了。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5分) (2)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魏公子列传》)(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淡、直白。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反而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承接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5. 简要分析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 三、理解性默写(6分) 16.《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要尽孝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项脊轩志》中,描写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到编纂这部史书的取材范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2018年9月2日,第18届亚运会闭幕式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闭幕式上,杭州作为2022年亚运会的主办城市,从雅加达“手中”接过了亚运旗帜,并在闭幕式最后环节献上了“杭州8分钟”文艺表演,为杭州亚运会奏响了开篇。( ),琵琶、笛子、飞檐、青瓷……无一不散发出江南风韵和中国气息;演出的后半部分则 ,一改温婉江南的特色,以酷炫为主色调,充满了运动性、活力感和生命力的现代气息。这里大量采用了电子音色、摇滚曲风和各种打击乐,在西方交响乐的衬底之下,显示了杭州多元文化和大同世界在音乐方面的一次激情迸发的融合。由易烊千玺与杭州本土优秀青年歌手组合共同演绎的《向往》,在充满现代音乐的曲调当中,又插入了《春江花月夜》的曲调,展示了杭州青年热爱运动、阳光的特质。在表演的最后阶段,马云和孙杨先后上场,向全世界的朋友发出了邀请——杭州欢迎你。 此次演出中 地运用了高科技舞台创意作品“智能舞屏”,它可以根据需求运动,给观众带来巨大的震撼,此外,人们还利用3D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荷叶、西湖之水等 ______的场景,带领观众进入虚实融合的双重空间,令人 。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体现了科技引领杭州成为一座智能城市,也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伴随着悠扬的曲调,舞者在场地上翩翩起舞,古画一般 B.舞者在悠扬曲调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场景如同古画一般 C.伴随着悠扬的曲调,舞者在古画一般的场景中翩翩起舞 D.在古画一般的场景中,舞者伴随着悠扬的曲调翩翩起舞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别有洞天 前所未有 完美无缺 拍手称快 B.别开生面 前所未有 精美绝伦 拍案叫绝 C.别有洞天 首屈一指 精美绝伦 拍手称快 D.别开生面 首屈一指 完美无缺 拍案叫绝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表明杭州是一座引领科技的智能城市,也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 B.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也体现了杭州是一座引领科技的智能城市。 C.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体现了杭州是一座引领科技的智能城市,也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 D.这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既充分发挥了舞美的作用,也表现了科技引领杭州成为一座智能城市。 五、课内文言文(12分)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公始常欲奇此女 B.梁以此奇籍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2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B.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部勒:部署,约束 C.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面:对着,向着 D.诸将效首虏 效:献出,呈献 24. 请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3分) A.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 B.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C.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始皇帝。 D.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 2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愿君留意臣之计 B.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C.乃为儿女子所诈 D.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六、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东莞打工17年的湖北农民工吴桂春,所工作的鞋厂因疫情停工。打算返乡的他,最为不舍的是那张东莞图书馆的借书证。他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道:“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不忘记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 读书让吴桂春有了不一样的表达能力,这从他写在留言薄上的话就能看得出来,不但有字面上的流畅,更有字面后的深沉情感。这名农民工与图书馆的故事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东莞人社局在知道这一消息后,决定为其推荐工作,把这位喜欢读书、热爱图书馆与东莞的读者继续留在这个城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读书改变命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