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西运城市2020年高三调研测试9月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10-10 20:54
运城市2020年高三调研测试9月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责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保护后代利益。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未必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就可以完全满足后代的需求。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才有可能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据国外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DP)超过1万美元时,便利店进入爆发增长期。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276美元。由此推之,中国使利业正在步入黄金发展期。
疫情的发生倒逼便利店行业加速洗牌:一方面,北京全时便利店全线关闭;另一方面,7-11、罗森、便利蜂等迅速扩张。
对此,专家分析,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大体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以7-11、全家等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其特点是有经验、有口碑,但包括餐食在内的很多商品未必完全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二是以全时和石油系为代表的国产老牌便利店,其特点是有固定渠道,商品适合中国市场,但在供应链和运营上缺乏经验。三是以苏宁小店、便利蜂、京东便利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其特点是口碑好、服务好,且具备一定供应链基础和运管能力,但店面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靠融资和公司补贴经营。
王鹏认为,“目前消费者更多是把便利店看作品尝自营自制食品的小吃店。因此,该行业须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把握政策窗口,形成特色竞争力,从而形成便利店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
(摘编自2020年8月19日人民网)
材料二:前瞻产业研究院对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四个国家便利店数量及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发现,2019年,美国平均2149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平均2268人拥有一家便利店,韩国(2018年)平均1429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2018年)平均11438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在国内,东莞成为人均便利店最多的城市,每1242个东莞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一数字分别是8889人、3769人、2803人和1731人。相比之下,东莞人均便利店数量几乎是北京的7倍。
为何便利店发展“南热北冷”?一些行业人士观点是“三个半生意”理论,即生意只能做半年”(冬天太冷),马路只能做“半边”(马路宽阔且中间有隔离带),一天只能做“半天”(夜间消费习惯缺乏)。这种说法虽有些绝对,但也戳中了北京等北方城市便利店发展的痛点。
为提高服务水平,商务部的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明确提出,鼓励便利店内设置就餐、休闲区域,丰富购物体验、场景体验。鼓励有条件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提高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摘编自2020年8月21日央视网)
材料三: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2019年,厦门、太原、东莞、长沙、北京综合指标位列前五,其中,太原、东莞和长沙均是连续三年跻身“五虎将”之列;此外,西安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长,此番以24.6%的成绩领跑36城。
(摘编自2020年8月14日澎湃号)
材料四:事实上,疫情对于便利店的影响,可能不只是一个季度,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闭门在家期间,通过各大配送平台,消费者足不出户可以买到大型商超的各类商品,这样的消费习惯,恐怕在疫情好转之后依然会延续。与此同时,原本占据街巷、社区黄金位置的便利店,也面临着租金、人力等综合成本上涨压力。
有很多人需要便利店,对于上班族来说,便利店始终有可加热的方便食品供应;对于旅行者来说,便利店24小时开门迎客,全年无休,这是其它商超甚至电商平台都难以做到的;甚至对于便利店店员来说,这是难得的“风吹不着雨晒不着”、应聘门槛不高、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
但是,这些都不是一家便利店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理由。不同城市之间,乃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社情民意不同,消费者口味爱好不同,外部经营环境和商品需求迥异,这就要求便利店在经营模式上要有“求同存异”之策,既保持自有品牌的特色商品,也要有针对当地消费者的特色内容。
(《便利店还是一门“好生意”吗?》2020年5月19日《工人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根据国外经验可以推断,中国便利业发展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
B.便利蜂作为一家口碑好、服务好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扩张迅速,但店面经营长期不盈利,需要补贴。
C.中国的连锁便利店相较于美日韩等国饱和度还是偏低,2018年韩国人均便利店数量几乎是中国的8倍。
D.虽然有很多人需要便利店,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租金、人力等综合成本的上涨等因素都制约着便利店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中国的便利店大致分为三块,各自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也都存在短板,要发展就必须扬长补短。
B.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存在着南北差异,季节原因、城市规划、消费习惯决定了便利店发展必然南强北弱。
C.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并不均衡,太原、东莞和长沙连续三年排名前五,说明一线城市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D.便利店是服务民生、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人均GDP的增长,为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6.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便利店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阔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宇。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口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卜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家底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
连老板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挂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
乡下的熟主顾来了,连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热荼递了过来。他家柜台上随时点了一架盘香,供人就火吸烟。乡下人寄存一点东西,雨伞、扁担、箩筐、犁铧、坛坛罐罐,连老板必亲自看着小徒弟放好。
他是东家,但是不当“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过过目,有时还动动手。切萝卜干、盖酱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时候,酱园上上下下一齐动手,连老大也算一个。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的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突出酱园实力雄厚,侧面烘托了连老大的形象,为后面介绍其茶干作了铺垫。
B.小说写连万顺的优质茶干工序考究,用药料多,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因为他既不会这门手艺,也急功近利。
C.小说结尾意蕴丰富,既有作者对连老大以及连万顺特制茶干的赞许,又包含着对茶干这类传统事物消失的惋惜之情。
D.小说叙事不急不缓,自然而然地交待着,展现给读者一幅鲜活的画卷,读来亲切自然,耐人深思回味。
8.作为一个生意人,连老大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汪曾琪在谈《桥边小说三篇》创作时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本小说正是其中一篇,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分析。(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