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9-23 20:47
江油中学2018级答案
1. A (B项“旨在达到每个家庭利益最大化”有误,由原文“‘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可知,此处的“家庭”指“天下”;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有误,由原文“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可知;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误,从原文“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可知,是有利于“解决”,而不是“消除”。)
2. C (“证明‘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核心”有误,梁漱溟的言论是为了表明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并不直接证明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自信。)
3. C (“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有误,原文只是说“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不意味着西方世界观不开放和包容。)
4.A(“看出他具有成为好焊工的潜质”分析错误,由原文可知老张当初对常小俊能否成为焊工很怀疑。)
5.(1)以老张和其它老师傅的嘲笑、轻视,衬托了常小俊的好学坚韧。(2)以间大院雪花飘落的环境描写,衬托常小俊不怕困难,坚定执着。(3)以十八个学徒焊接失败、老张和其它老师傅的劝阻,衬托常小俊勇于挑战、充满自信和焊接技术高超。 (1点2分,3点6分)
6.(1)学习本领不怕严格要求。他自己选择并坚持做焊接技术最好的老张的徒弟,接收师傅严格要求。(2)遇到困难要敢于挑战。他克服身材瘦小、别人嘲笑等困难,苦练焊接本领,面对高难度的焊接考核,谢绝了师傅的好意。(3)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充满热爱。他把焊枪看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工作专注,有激情。(1点2分, 3点6分,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7.D(划线句的大意是: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始建通济堰,灌溉水田二十多万亩,但是,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多有破败,范成大亲自踏勘堰址,通过叠石筑防,设置四十九道闸,在堰的上中下游设立用水法则,灌溉有序,百姓获得很大利益。句中,“迭石”“筑防”结构相同,意义连贯,中间不做停顿,故排除 A、C。如将“所”与“立水则”断为一处,需考虑“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事物。如此,则此四字为单独的名词短语,既不能独立成句,又不能充当上下文成分。分析可知:“所”当为“四十九”的量词,而“立水则”的主语承前省略,当为“成大”,句意通顺,故排除 B、C。)
8.D(“都由自己取定,与名字相关”错。)
9.C(相关文段为:“知静江府。……奏疏谓:‘能裁抑漕司强取之数,以宽郡县,则科抑可禁。’上从之”,可知,认可范成大建议者为皇帝。用“宰相认可和鼓励”做关键词,比对可知,相关文段为:“数年,广州盐商上书,乞复令客贩,宰相可其说,大出银钱助之。”宰相认可资助的是盐商。)
10.(1)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国书中,(皇帝)不采纳。 (5 分。“面”,“谕”“乞”“载”各 1 分,大意 1 分)
(2)人们多认为不好,(朝廷)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 (5 分。“以为”,“下”“有司”“易”各 1 分,大意 1 分)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此题需注意“上面”之间需断句,不能连读,“上”为主语。面,当面;谕,告诉,晓谕;“不从”主语承前省略,为“上”。(2)以为,认为; 下,下发;有司,官吏;易,改变。
【参考译文】范成大字至能,吴郡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范成大登进士第。隆兴元年,成大连续升迁至著作佐郎,被授予吏部郎官,谏官指责他越级升职,随即被罢免。任处州知州。处州百姓常常因为抗争劳役而吵闹。范成大为处州道创义役法。(规定)各家按贫富输钱买田,(用所收田谷)来资助服役的人家,民户按次序轮流支付,甲乙轮流可以排序到二十年,百姓都称赞这种役法。他后来上报朝廷,说到了这种义役法,皇帝下令在各省颁布这种役法。处州大多是山田,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始建通济堰,灌溉水田二十多万亩,但是,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多有破败。范成大亲自勘察堰址,通过叠石筑防,设置四十九道闸,在堰的上中下游设立用水法则,灌溉有序,百姓获得很大利益。宋金隆兴再次和议时,朝廷忘了议定受书的礼仪,皇上曾为此感到后悔。(朝廷)任命范成大为起居郎、代理资政殿大学士,充任祈请国信使,向金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皇上当面对范成大讲了接受国书的仪式的事情,范成大请求一并写入国书中,皇帝不许。到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拟奏章,具体论述接受国书的仪式,把它放入怀中。范成大首次呈进国书,言词慷慨,金朝君臣正认真倾听时,范成大忽然上奏道:“两朝已经结为叔侄关系,而受书礼仪不符合,我这里有奏章。”于是把插在腰上的手板拿出。金世宗完颜雍大吃一惊,说:“这难道是献国书的地方?”金朝群臣用手板击他要他起来,范成大一直屹立不动,一定要把国书送上。不久,回到住所,完颜雍派伴使宣旨取得国书。范成大一直跪立着要献上国书的时候,金朝廷上议论纷纷,太子想杀死范成大,越王阻止才作罢,范成大终得保全气节而归。范成大出任静江府知府。当时,广西贫乏,专靠盐利,漕臣又把盐利全部取走,于是所属县邑有增加盐价强行征派卖给百姓的弊病,朝廷下诏恢复钞盐,漕司拘留钞钱平均分给所属各部,但钱没按时到。范成大到广西后,说:“有比这更重要的危害吗?”他上疏说: “可以强制减去漕司强取的数目,来让各郡县财政宽裕,那么强卖或许可以被禁止。”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几年后,广州盐商上书,乞求恢复客商贩盐,宰相同意他们的意见,拿出大量的银钱帮助他们。人们多认为不好,(皇帝)下发(这个意见)给官吏们讨论,最终没能改变范成大的方法。范成大担任四川制置使。凡是可用的人才,范成大全部招到幕下,用其所长,不拘于小节,对于那些优秀的英才,范成大就上书推荐,被推荐的人往往扬名于朝廷,(甚至能够)官至二府。后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不久到金陵主政。正赶上天大旱,范成大奏请朝廷移用军用储备二十万石大米赈济饥民,减租米五万石。绍熙三年,加大学士。绍熙四年去世。范成大平素有文名,尤其擅长诗歌。自号石湖,有《石湖集》流传于世。
11.D (并非想象,而是现实。)
12.(6分)(1)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逃难,尽尝漂泊之苦。(2)客子思归之忧。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3)忧国伤时之情。 诗人自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政局未稳,令诗人十分担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注意要有情感的概括和结合诗句的分析。)
13、(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14、A(“即使……也”表示假设让步,表示这种情况也不例外,全文的意思是把整个社会恶势力,包括高管政客都看成是无赖,其余选项表示转折关系。)
15、C(针锋相对与敌视更能搭配,剑拔弩张形容气势逼人或者形势紧张;揭露:使显露明白,揭示:指示使事物被告知;陈陈相因:沿袭老套,丝丝入扣:喻有条不紊一一合拍;无所不至:什么事情都干,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
16、B(AD中途易辙,语序上先是看不懂,再是不在乎。)
17、答案:结论一:相互依赖就会相互责备。 结论二:成全对方就是成全自己。
评分标准:
题干里没有出现“各”“分别”等词,本应考虑两段材料相结合得出结论,但参考答案考虑的是一段得出一个结论,所以评分时对分开结论或整体结论两种情况均算正确。一个结论3分。结论可以如下:
成全对方就是成全自己;人与人的相处是相互的;人际关系情况往往和利益相关;人们相处在乎付出和回报是否符合自己期望;人际关系的亲疏,最终与利益的关系更大;各取所需,即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答案(一个结论)含有类似“利益、相互、付出和回报”等关键词的,就得2分,其他情况根据语言表述酌情给分,以鼓励为主。
18、【思路点拨】
本题是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围绕着评委与歌手的观点即可发表评论,可从以下角度展开——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传承、守住我们的根;从歌手的角度:文化的世界性、莫要“讨好”国外观众;从歌手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兼容性与纯正性。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