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承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 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 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 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 2 )《赤壁赋》中,苏轼将有限人生与无尽江水相比较,悲生命短暂慕江水无尽的两句是—————,————。 (3)《阿房宫赋》中,杜牧控诉秦朝统治者剥削人民之苛酷,而挥霍财富之无度的两句是——---—,—————。 (4)《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与《诗经 氓》中——,——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5)《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也说——,——。 (6) 《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 “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17. 依次填入文中機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以及 容易 尚且 然而 B. 乃至 容易 仍然 虽然 C. 以及 易于 仍然 然而 D. 乃至 易于 尚且 虽然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 B. 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 C. 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 D. 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B. 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C. 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D. 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基本都已出现,说明它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________,甚至失聪。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_______, 均会产生水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音,_______,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1: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喜欢站在田埂上唱豫剧的7岁小男孩,在白洋淀麦田旁练芭蕾的12岁姑娘,总拿着父亲的旧手机录歌的初二学生.....2019年年初,这些农村孩子因艺术而结缘,一起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 材料2: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强调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青年一代能够通过美育涵养一颗“美丽心灵”。 材料3:近年来,很多学校忽视美育的重要性,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美术课。有的老师说,高考竞争激烈,喜欢美术专业的考生可以自己去学习;有的家长说,美术是高大上的东西,孩子们最应该掌握的是生存技能;有的学生说,学美术需要很强的耐心,自己做不到。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综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同学们“涵养心灵,美育人生”,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