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20年北京东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26 09:38
2020北京市东城高三一模语文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   2.(3分)D   3.(3分)B   4.(3分)A
5.(6分)答案要点:
①满足了青年人丰富娱乐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增强社会归属感和凝聚力;
③丰富了网络文化市场,优化了网络文化内容;
④带来了传统行业的振兴;
⑤引发了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这一社会问题;
⑥暴露了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消费方面的立法不完善。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6.(3分)B   7.(3分)B
8.(7分)
参考答案:
①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
②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
【评分参考】①句4分,关键词为“故”“以”“将”“屯”。②句3分,关键词为:“乘”“相”“薄”。句子翻译意思对即可。
9.(6分)
参考答案:
示例1:不赞同。
①他虽然治军简易,行军没有部队编制和行阵部署,但却能服众,部队凝聚力强,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去死;
②他能够逐利乘便,把握战机;并且勇猛善战,能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以少胜多,可见足智多谋;
③李广作战指挥灵活,擅长进攻。
示例2:赞同。
①他缺乏对军队的必要约束,遇到突然袭击,无法抵御外敌;
②他作战因利乘便,缺乏大局观,难以统筹应对大敌;
③他无法统领大军,不注重防守,带兵策略有欠缺,不值得效仿。
【评分参考】分析说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看法:第一则:言语能够达意即可;
第二则:言语表达要选择恰当的对象;
第三则:不能夸夸其谈,要言行一致;
分析:略。
【评分参考】“看法”概括,3点各1分;言语生活现象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3分)C   12.(3分)A
13.(6分)
答案要点:
①“清刚”是指姜夔词清雅(清新,典雅,清空,清冷,清净)、刚健(刚劲)的特点。
②比如“梅妻鹤子”“一丘一壑”“沧海桑田”“乌鹊绕枝”等多处用典,且多选择以自然物象言志抒怀的典故,清净淡泊,典雅含蓄。再如孤山、梅根、残雪、獠女、伧儿、青门、白头等意象多用冷色调的词,营造出清冷之感,素淡,高雅。
③比如屋舍被焚毁,隐居一隅的计划落空,词人却能以世事变迁自然之理劝慰自己任情放达,表现出精神意志的刚健。再如炼字方面,“卧”之姿态尽显贫寒中的泰然处之,“痴绝”看似仙人的嘲笑,实则自我宽慰,“尽”则表现出诗人以尽情吟诵明月之诗解脱愁情的放达,由辛酸趋向超旷。
【评分参考】共3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词句在所列答案中任选,各举一例即可。
14.(8分)
①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②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或: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评分参考】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②题所填写的句子,若不在规定的默写范围内,只要符合情境要求,且无错别字,亦可。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5.(3分)B   16.(3分)B
17.(6分)
参考答案:
意蕴:①从生活中看,“堆花”是给我带来美感、乐趣的层层“酒花”和参加劳动时的吆喝声。②从诗词和黛玉葬花来看,“堆花”寄寓了希望、春愁与怜惜等情感。③就工艺或昆曲、绘画而言,“堆花”或增雅、或添俗,蕴含雅俗互为转移的辩证意味。④就人生而言,“堆花”是融入平凡的世俗生活,在品味和体悟中获得人生境界的新高度。或“堆花”是珍惜平凡生活,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境界。
【评分参考】答出4点得6分,答出3点得4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1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18.(5分)答案:略
【评分参考】有体验1分,两次及以上体验2分;有感悟1分,两次及以上感悟2分;逐步递增1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答案:略
【评分参考】对“一字”的准确解读2分,结合作品举例恰当2分(笼统1分,具体2分),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未从五人中进行选取,只要所用的“一字评”是书中回目所写,也可以给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0.(5分)
(1)(3分)C
(2)(2分)
修改:不仅胡同是城市中连接主干的小街巷,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
理由:“不仅”应放在“胡同”之后,这样“胡同”就能统摄两个分句,使句意明确、畅通。
【评分参考】修改正确,1分,理由正确,1分。意思对即可。
21.(10分)
【评分参考】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文言文参考译文
(1)汉景帝死了,武帝登基。大臣们都认为李广是名将,(武帝)就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回京城)担任未央宫卫尉,同时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等到出关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夜间)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幕府简省公文簿册的事情,但也(会)远远地(派出)哨兵(侦察敌情),(队伍)不曾遇到什么危险。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部队得不到休息,但是也(从来)不曾碰到什么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便易行,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他)就没有用来制止的办法了。然而他的士兵只是放松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我治军虽然烦琐,可是匈奴也不能侵犯我。”这一时期,汉朝边境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
(2)李广并没有大将的才能,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用这样的姿态利用便捷追逐小利(还)可以,遇到大规模敌人就(会)覆灭了。太史公叙述李广最称心得意的地方,是在(李广)做上郡太守时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射死了对方的将领,解下马鞍无拘无束地躺(在地上),然而这本来是副将的才能啊。至于庄严的军阵、整齐的军旗,进攻如怒风疾雨,后退如高山大岳,李广难道能做到吗?淮南王谋反的时候,只害怕卫青和汲黯却没听说提及李广。司马迁因为(自己内心孤愤)的缘故,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而记载卫青却像不值一钱,然而从行文中阅读,卫青和李广的优劣始终是无法掩盖的。
(3)太史公说:“匈奴人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愿意跟随从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司马光却说:“(如果)效法程不识(的做法),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如果)仿效李广(的做法),那么很少有不败亡的。”两个人的说法都是偏于一面的观点。用武力平定天下的,有人(善于)统兵,有人(善于)统将。做将军的,有(善于)进攻的有(善于)防守的,有人(善于)统率大部队,有人(善于)统率小部队。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这是善于)防守部队的大将。李广(治军)简便易行,人人能自由行动,(这是善于)进攻部队的大将。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这是统率大部队的法则。不敲刁斗不警戒,简省军中文书,这是统率小部队的方法。(如果)队伍整齐严谨地去进攻敌人,那么会因敌方察觉到他们的动静而无功返回。如果简易地防守,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用简易的办法统率大部队,就会像手指和臂膀不能相互使动那样(指挥不灵)因而容易溃败。用严谨的作风统率小部队,就会被拘泥牵制自己陷入困境因而遭受失败。所以李广和程不识各有一长处,然而(胜败的关键是)在统率大将的人。统率军队的人不止一种方法,统率大将的人兼采众长,不能一概而论。君主,当然是统率大将的人。大将,是统率军队又统率将领的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