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一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13 16:43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一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解答】(1)D.“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原文第二段“新子学……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三段“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故选D。
(2)A.“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故选A。
(3)A.“互相隔膜”说法错误,根据最后段“‘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两者之间前者是后者基础。C.“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的生成”说法错误,原文最后段是“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逐渐过渡”说法错误,是“互相渗入”。原文第三段信息是“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2.【解答】(1)A.“同时也对科幻资源桸缺等现实问题表示担忧”中的“表示担忧”属无中生有。
(2)C.“是科幻教育为当前科幻产业发展提供的有力的增长点”变未然为已然,文中说的是“科幻教育有望成为科幻行业的增长点”。故选C。
(3)①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发展科幻教育,培育科幻文学后备力量。②创作环境方面:应给科幻作家营造更好的创作环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③科幻作家方面:出版界和网络阅读平台应当在挖掘有潜力的科幻作家上给予支持。④科幻作品方面:增强科幻作品的文学性,关注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
3.【解答】(1)C.“都暗示了他此时和多数人一样,对可能发生的鼠疫感到惊异”错误。结合“‘绝迹,绝迹意味着什么?’里厄回答时耸耸肩”“好吧,但愿这次不比当年严重。不过这真难以置信”等分析,“耸耸肩”表现的是里厄医生的不以为然,他并不认同“鼠疫已经绝迹”这个观点。
(2)A.“为单一线索来展开叙事的”错误。并非单一线索,小说中明显还有一条线索,即窗外的景色。景色的变化与里厄医生的心绪变化相协,与小说的叙事节奏一致。如:“天空虽然还呈蔚蓝色,但亮丽的色彩已经随着午后的逐渐消逝而暗淡下来”;“里厄大夫在凭窗眺望这座尚未起变化的城市”;“窗玻璃那面,天高云淡,春意盎然”;“在窗玻璃那边突然传来一阵电车铃声,刹那间赶走了那些痛苦的景象”;“大夫打开窗户,街市的喧闹声骤然增大了”。
(3)①在后文说明叙事者就是里厄医生,可以给选文这样的大段心理描写提供合理性,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②避免直接使用第一人称,使叙事口吻冷静客观,形成一种史诗的气魄。③丰富小说的主题,使选文变成了带有反思人性意味的心灵独白。正是通过真诚地反省,里厄医生找到了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实现自我救赎。正如选文中所言“笔者对大丈夫心里的犹豫和惊异做些解释”。
二、古代诗文阅读
4.【解答】(1)D.句意: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郁林令”固有名词,不可断,排除AC.“迁贵乡长”指“升任贵乡县令”,动宾短语,不可断,故选D。
(2)C.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未必是“出使外国”。
(3)B.“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错,原文“自德深至县……逃窜之徒,归来如市”,“逃窜之徒”指的是逃犯,“归来如市”是指这些潜逃在外的犯人因受到魏德深的影响,纷纷前来自首。
(4)①你如果想归附他,谁能制止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②张良忍不住对秦王愤怒的情感,凭借他个人的力量,发泄在一次狙击之间。
③虽然如此,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那就是懒惰和嫉妒。懒惰的人不能修养品行,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
 
参考译文:
       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郡守不能决断。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何必这样痛苦。”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魏德深就象这样深得民心。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
5.【解答】(1)C.“透过小窗远距离观察”错误;此处的“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并非指从窗中观察,而是形容画家把万里江山图景都浓缩在如一扇窗般的画幅中;
(2)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6.【解答】故答案为:
(1)别时茫茫江浸月(重点字:浸)
(2)唯见江心秋月白(重点字:唯)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重点字:朝)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重点字:微)
(5)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解答】A.代词,他/兼词,于之,于此,在这里。
B.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C.都是连词,表并列。
D.代词,那/语气助词,表期望、期许,可以翻译成“一定”。
故选:C。
8.【解答】A.正确。
B.正确。
C.行:推行。译文:希望名誉昭著,道德畅行。
D.正确。
故选:C。
9.【解答】A.正确。
B.正确。
C.油然:坦然。译文: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
D.正确。
故选:C。
10.【解答】A.正确。
B.正确。
C.致仕:辞去官职。译文:由大学士加升太子少保,因病辞官回家。
D.正确。
故选:C。
11.【解答】A.“下”,名词作动词,谦虚对待。“臣妾”,名词作动词,带着臣妾。
B.“善”,形容词作名词,优点。“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C.“幽暗错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D.“疾疠”,名词作动词,染上疾疫。“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故选:A。
12.【解答】A.状语后置句,“于草野之间”作状语放在动词后。译为: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状语后置句,标志词是“于”。译为:张良从桥上老人那儿得到兵书。
B.状语后置句,“于色”作状语放在谓语后。译为:性格软弱的也必定在脸色上显露出喜悦。判断句,没有标志词。译为: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
C.状语后置句,“于此”作状语放在谓语后。译为:没有比这更大的灾难了。判断句,标志词是“此……也”。译为:这是张良教他的。
D.被动句,标志词是“为……所”。译为:自身死了国家也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宾语前置句,“何”作宾语放在动词前。译为:为什么在这里长时间读书?
故选:A。
13.【解答】A.“委曲”的古义是曲折周到,今义是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事情的经过,底细。“信用”的古义是取得信任,今义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B.“艺人”的古义是多技能的人,今义是文化艺术工作者。
C.“明年”的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
D.“便利”的古义对救灾有利,今义是方便合适。
故选:A。
14.【解答】A.搭配不当,“挑战”和“信用”述宾搭配不当,可删除“信用和”。
B.结构混乱,“一般要求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才能成功融资”将“一般要求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和“企业规模大、盈利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才能成功融资”两种句式杂糅,为和前句衔接,应选前者。
C.语序不当,“指挥、发动和策划”先后顺序颠倒,应改为“策划、发动和指挥”。
D.正确。
故选:D。
15.【解答】根据句子语意远近关系,可把句子分为两个小句群;
第一个句群是强调“缺乏宗教化制度”的2和5;
第二个句群则是以“信仰中心”为核心的1346;
因为5句开头是“所以”,1句开头是“但是”,3、4句开头代词“这”,6句开头“也就是说”,都表明它们前面还有内容,所以2句排在第一位;紧挨着2的便是5;由此排除AD两项;
接着是第二个句群关系的排列;从“缺乏宗教化制度”到“信仰中心”之间存在转折关系,因此1排在第一位;4、6都论述“帝国隐喻”,必须紧密相连,即46必须排在一起,排除C项;
最后排序②⑤①④⑥③
故选:B。
16.【解答】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惨绝人寰的侧重点在于凄惨,且主要用于形容个人主观感受;惨无人道的侧重点在于残暴,主要用于形容某事或某人的凶残。根据“令无数人心痛”可知,该句话侧重于人的主观感受。故选“惨绝人寰”。排除BD两项。
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南京大屠杀应该是“灾祸”,故选“满目疮痍”。排除A选项。
痛彻心扉:指的是痛这种伤害,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
肝肠寸断: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
第三个空强调“痛”,而不是“伤心”,故选“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
第四个空,强调“牢记教训”,并无“失败”之意,故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故选:C。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