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8-12 09:48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世襄先生说:“宋代画者,最喜谈理。”可见“理”作为万物存在的法则,在宋代山水画中得到了较大的体现,具有普遍性。山水画创作中对于理的追求不同于理学对于天理的追求,而在于体现艺术特征、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上。
  宋代山水画家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对于山水画创作理解也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是最为接近写实主义的。但这种写实主义在中庸、不偏不倚、包容并蓄的思想影响下,没有一味的单纯的再现描绘风景,也没有完全脱离真山真水的情趣,而是强调对于山水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总结。宋代理论家郭熙在其代表作《林泉高致》中就提出山水画创作将追逐自然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放在创作的第一位。他主张:“今执笔者所养之不扩充,所览之不淳熟,所经之不众多,所取之不精粹,而得纸拂壁,水墨遽下,不知何以掇景于烟霞之表,发兴于溪山之颠哉!”
  宋代山水画造型上的严谨性,其目的不仅仅是写形,在宋代山水画中实体之形是表层的,深层的是实体之形所内涵的精神原理和规律。宋代画家们表现自然山水的真实景观的同时,并不单单满足于逼真、写实,更希望发掘宇宙的生命精神,正所谓“澄怀观道”体验人与万物之理。
  宋代开始,审美趣味脱去繁丽,逐步转移为一种色调淡雅、用色单纯朴素的水墨。审美风格上倡导平淡天真,反对设色艳丽的青绿山水。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还是“水墨为上”平淡天真的水墨淡色山水。“水墨为上”的色彩观的形成,得益于宋代理学的成熟构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水墨山水淡泊朴素的画面一方面体现了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淡泊、平淡的审美境界。黑白交融所呈现出平淡幽远的水墨视觉意味,是道家审美中最为推崇的。另一方面也符合儒家思想中提倡的温文尔雅的儒生之气,也是所谓的中庸之道的“孔颜之乐”。
  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之美很大程度上是由理学熏陶下的审美取向所决定。宋代的文人和画家十分推崇情景交融,山水画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这种宁静幽远的意境不是刻意的营造,而是画家的觉悟,使其笔下的画面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状态。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首提“三远”的概念,是对意境最好的诠释。远是与近相对的概念。远是对于无限、缥缈境界的一种探求。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写生是不同的。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而中国画的写生是散点透视。
  尽管儒道两家对道有着不同理解,但本质在于表现活泼的生命形态,吻合宋人散淡悠然的意境和美学标准。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空间造型都作为一种载体,将人的心性和自然事物所蕴藏的理连接起来,能滋养人的身心,熏陶人格精神。
(摘编自潘望森《宋代山水画的理学意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作为万物存在的法则,在宋代山水画中的体现较为普遍;山水画创作中对于理的追求,体现在艺术特征、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上。
B.宋代山水画家的创作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基础上,倡导的是一种写实主义创作,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
C.《林泉高致》一文中,宋代理论家郭熙认为山水画创作要把追逐自然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放在创作的首位。
D.宋代的山水画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着力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空间造型都作为一种载体,将人的心性和自然事物所蕴藏的理连接起来,从而使儒家、道家对道的理解得以趋同。
B.宋代山水画家认为只有在长期对大自然观察体验后,才能对自然山水的规律做细致把握,以求再现自然之“理”。
C.“水墨为上”的色彩观的形成,得益于宋代理学的成熟构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倾向影响下的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
D.宋代开始,审美趣味脱去繁丽,转移为一种色调淡雅、用色单纯朴素的水墨,这与道家所追求的淡泊、平淡审美境界是一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写生,尽管两者写生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表现自然风景的真实景观。
B.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提炼是出于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和理性把握的要求,是山水画家对景物更高层次的把握与再创造。
C.“澄怀观道”体验人与万物之理,这符合宋代山水画家对理的追求、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
D.郭熙主张的“远”是对于无限、缥缈境界的一种探求,这种“远”是寻求主观情与客观景的相互统一,最终归向对理的体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东中西部的10个省份的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造成学生休息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校内外的课业负担过重。“00后”小学生超过国家规定在校时间的比例达75%,平均在校8.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6小时超出2.1小时;“00后”初中生超标比例达85.9%,平均在校1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8小时超出了3小时。
  与国家规定相比,学习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0.7个小时,超标比例达66.4%;初中生超出1小时,超标比例达78.5%.休息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1.8小时,超标比例达81.1%;初中生超出2.3个小时,超标比例达87.1%。
  过重的学业负担导致中小学生的休息权被剥夺,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新京报》2018年03月05日 朱永新:《要切实保障好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材料二:
“减负”最要紧的是做好五件事﹣﹣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重个性、讲规律。
“调结构”,就是“减负”要做好加减法。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当减少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增加德育美育体育学习的时间;适当减少书本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适当减少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时间,增加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时间,等等。
“转方式”,就是适当减少教师不适应学生学情导致的学习负担,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等等。
“提质量”,就是要减少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重个性”,就是要减少学生同质化的学习负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差别化的教育;要适当减少统一的强制性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讲科学”,就是中小学教育要尊重规律,依靠科学。以考试评价为例,日常考试的功能不是要给学生排名排队,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5日《张志勇:别带着误解看“减负”》)
 
  材料三:
“减负”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中国教育报》2018年03月07日 王凯:《扎实“减负”孩子才有全面发展空间》)
  材料四:
  减负,是肯定要减。
  但,关键是如何减、减哪些、减到什么程度。
  首先,要区分清楚哪些是“负”、哪些是“正”﹣﹣哪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成长成才规律,哪些不符合。这个是减负的基础。
  其次,孩子们各个不同(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等规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类群的孩子,做出哪些是“负”、哪些是“正”的清晰区分﹣﹣这个减负的关键,因为对有些孩子是“负”的,对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就是“正”,因此,减负应该严禁一刀切!
  再次,减负应该减到什么程度,这也很关键,因为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技能训练还是能力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强度和广度;而且对不同的孩子,“劳动”强度和广度大不相同。这个也是一刀切不得!
  最后,减负不是目的,转变学习与成长模式才是关键﹣﹣变量的积累为质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减负=减量+增质。
(《新京报》2018年03月12日 张勇:《把减负落在“减量+增质”上》)
 
(1)下列说法,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调查显示:“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时间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超出85.9%。
B.材料二认为,为了诊断和改进的考试是科学的,为了排名排队的考试是不科学的。
C.材料三认为,从教育意义上说,“减负”并不意味着在校学习量的减少。
D.材料四认为,减负=减量+增质。“减量”所涉及的方式、内容、程度不能一刀切。
(2)下列判断,不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法律和规定的角度,指出要“减负”以保障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B.材料二所说的五件事,主要是从“减负”的心理、文化含义上来说的。
C.材料三从三重含义上谈“减负”,主要谈的是教育方面的含义,针对性强。
D.材料四所说的“减负”偏离了话题,跟其他三个材料所说的“减负”意思不同。
(3)“提质量”对“减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请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
3.(15分)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在划分猪饲料地的时候,孙少安心想:队里种的庄稼地以外,还有不少荒地,干脆把这些闲地划给社员,就不要减少队里的现耕面积了。而这些闲荒地没有整块的,沟坡圪崂,零零碎碎,也没办法准确丈量,大约摸用眼睛估量一下就行了。他这意见全队没一个人反对的。因为大家知道,用眼睛“量”过的地,只能多不会少。孙少安也清楚这一点。他正是想用这种方法,给社员扩大一点自留地。这年头,个人的地多出一分,那就能给一家人解决大问题﹣﹣在这些精心耕种的土地上,往往一个小土窝就可能等于队里许多好地的收入。人们已经饿慌了,谁不想利用这机会给自己增加一点利益呢?
  但大家都知道,这事要瞒着书记田福堂和孙少安他二爸﹣﹣这两位“革命家”都在一队。
  等躲避开这两个人外出开会的时候,少安就和大家把地划分开了。田福堂和孙玉亭也沾了光,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也许以后他们在种地的时候,会感觉到地可能多划分了,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虽说整天喊叫批判资本主义,但对于实惠也从不拒绝……的确是这样。田福堂实际上早察觉了他们队的猪饲料地“有问题”,但他一直装得不知道这一点。他是个有头脑的人,知道这事众人拥护,他要是出面纠正,那肯定会惹得民情激愤,他何必做这种笨蛋事哩!再说,他自己也在其中沾了光,和众人过不去,也等于和自己过不去。退一步说,万一这事被别人告发,他田福堂划分地时又不在家,到时他手里仍然有批判权哩!
  可是那天他从县城回来,在石圪节碰上田福高,听了福高姨夫的事后,田福堂突然心一动,觉得他给孙少安找下一个让后生下不了台的好茬口。于是他调转自行车去了一趟公社,给徐治功露了话,让他去查一下他们村的猪饲料地。他并且提醒徐主任说,不要光查他们队的,其它村子也查一查,以免让人怀疑是他田福堂反映的。
  田福堂走了这一步“妙棋”以后,内心也倒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对少安有气,觉得让小伙子受点整,灰上一段时间,就顾不上骚情他的润叶了。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这种做法有些不太美气。这无论如何是一件亏心事,等于给自己心里放了一条虫子,骚扰得灵魂不能安宁。
  但他又想:好汉做事不后悔!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没必要想得太多!也好,让孙少安乱上几天吧!最好是二队长金俊武也把猪饲料地扩大了,让公社查出来,把这两个蚂蚱拴在一根绳子上整治一通,叫他们再和我田福堂过不去!
  公社普查的结果明朗了,全社一共有五个生产队扩大了猪饲料地。让田福堂遗憾的是,二队没有扩大﹣﹣金俊武这小子终究年纪大一点,比少安的城府深,没有让抓住尾巴。
  这一天遇集,全公社的脱产干部和各大队、各生产队的主要负责人,都被调到公社院子里,批判五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生产队长。尽管不是群众大会,但阵势也不小,公社院子里黑鸦鸦坐了一大片人。批判会由徐治功主持,孙少安和另外四个人站在台子前。批判发言的人通过那个包一块红绸子的话筒,轮流上台照稿子念一遍﹣﹣话筒因为经常使用,红绸子已经被人试音时用手指头弹得稀巴烂了。此时,在石圪节的街上和全公社每家每户的喇叭匣上,都转播着这个批判会的实况。孙少安和另外这四个人顷刻间就成了全公社家喻户晓的人物。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他们﹣﹣从本人议论到家里的其他人直至祖宗三代。
  在批判会场里,田福堂找了个很不起眼的角落坐着,一直低头闻手中的烟卷。往常如果开这样的会,他总是坐在最显眼的地方。但今天他似乎生怕别人看见他。他更不愿意自己的目光碰见少安的目光。
  少安站在台子前,尽管头低着,但他还是用眼睛的余光在一片人群中搜寻到了田福堂。
  少安看他坐在那么一个角落里,心里就更明白了。是的,他心亏,不敢正视他。他得到了一些安慰:从某种意义说,他和田福堂都在接受批判;他接受思想的批判,田福堂接受良心的批判。
  在确认了“犹大”以后,孙少安索性再不想这件事了。不管怎样,田福堂就是田福堂。
  他不这样就不是田福堂了。谁也不能改变田福堂,连他自己也改变不了自己。
  话说回来,少安知道田福堂对他和润叶那次的会面心中有气。平心静气地想,这种“报复”也情有可原。是呀,他那样体面的人家,自己如花似玉的工作女儿,怎么能让一个泥腿把子去沾染呢?
  少安现在感到欣慰的是,他对润叶的求爱采取了完全正确的态度。田福堂现在又用铁的逻辑进一步给他论证了这件事的不可能性……他现在感到难受和丧气的是,这个批判将会把他在全公社扬臭了。他别再指望在这个天地里给自己寻找一个媳妇。哪怕加倍地掏财礼钱,也不会有人把女儿嫁给一个丧失了名誉的人!
  使他更为难受的是,他担心由于他的这件事会影响少平和兰香将来的前途。他终归已经是农民,他不怕什么,难道连老镢把也握不成了吗?但少平和兰香与他不一样,以后要是有个出门的机会,会不会受这件事的“政治影响”呢?如果影响到他两个人,他就会痛苦一辈子的……少安难受地前前后后思量着这件事,在一片闹哄声中总算熬完了批判会。
(1)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公社”“自留地”“生产队长”等词语都指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孙少安为社员着想,不惜违规给社员扩大自留地,而田福堂自始至终只考虑自身利益,两者形象对比鲜明,深入读者内心。
C.对于孙少安多划分猪饲料地一事,田福堂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改变主意选择告发的原因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工作女儿与农民孙少安谈恋爱。
D.对于孙少安及其他四个生产队扩大猪饲料地一事,此举虽符合广大百姓的利益但违反当时规定,最终以遭批判作为结果,说明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田福堂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
(3)请简要分析本文叙事上的特点与作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