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中学高二级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统考 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C项,“怀古诗的作者往往借鉴中国画‘流观’的表现方法”,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信息所说,“‘流观’似乎是中国画的观照方式,其实诗中也多用之”,可见二者没有谁借鉴谁的说法。故选C。 2.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D项,“作者从现实、心理与审美三个时空的维度论述怀古诗的意象”表述错误。作者从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与审美时空三个维度论述的不是中晚唐怀古诗的意象,而是论述其古今“两重时空并置叠映”的特点;并且依据文章第二段所说,“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这三个维度并不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是前两者“绾合”成了后者。 故选D。 3.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A项,文中举例分析刘禹锡的两首诗,只是从现实的时空写到历史时空,但没有提到“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寓意”; B项,“律诗组合意象,绾合古今则显松散”判断有误,文中虽然没有举律诗的例子,且用了“联结古今”这样的表述,并不能得出“律诗在绾合古今上比较松散”的结论。作者在分析“堂前燕”这一意象时也用了“联结古今”这样的表述,可见“联结”就是“绾合”的同义语,“两相对待的双重时空”也是对原文的曲解。C项,“诗人的观照方式对民族哲学、美学思维的建立和形成有重要作用”,说法错误;根据韩林德先生说的“一个民族持何种观照世界的方式……归根结底,受该民族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思维支配”,可见,是民族哲学、美学思维影响了诗人、画家的观照方式。故选D。 4.D 5.B 6.①正视新媒体对人们的正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正面影响作用,消除负面影响。②揭示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直面真实的现实。③政府运用好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④培养媒介素养,加强批判意识,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解析】 4.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A项,“使得人们的记忆退化,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因而记忆策略也发生变化,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信息的获取路径”,可见并不是“记忆退化”,只是“记忆策略发生变化”;也不是“只记住”信息点和路径,而是“更多的选择记忆”重要的信息点和获取路径。 B项,“借助抽象符号”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仅仅是一些象征符号。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象征符号”不是“抽象符号”,选项偷换概念。 C项,“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边缘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对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将家庭的教育角色边缘化和冲击、挑战学校教育,不等于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故选D。 5.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B项,“这是‘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所导致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但在享受技术优势时,也要防止人的异化,人创造了新的传播技术,不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控制”,可见人可能被新技术控制不一定是由“人—物—人”的互动交流方式导致的,选项强加因果。故选B。 6.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抓住题干中限定角度、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明确概括角度。其次是要根据概括角度,回归文本,锁定信息区间。最后是在确定信息区间的前提下,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并根据题干及文本层次分点整合组织答案。 本题要求回答如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从材料一中论述的“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思维习惯、传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体传播方式对传统传媒形式是一种解构”“新媒体给社会交往带来了方便”和“新媒体扩展了表达渠道”四个方面各自的正反作用来看,我们应正视新媒体对人们的正负面影响,积极发挥正面影响作用,消除负面影响。从材料二中“我们借助这些符号来构建起对世界的想象,建构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拟像的世界,真与假很难区分。有时‘假‘’的拟像甚至会比‘真’的还要真”中可以看出,我们要揭示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直面真实的现实。从材料三中“用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可以直接概括出政府运用好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根据材料三中澳大利亚、美国和我国内地的媒介素养策略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即是培养公众对大众媒介动作的熟悉并保持批判意识,致力于对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进行公开揭示,以此来匡时救弊”,可以概括出我们要培养媒介素养,加强批判意识,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7.C 8.①英勇善战。不怕牺牲,追敌受伤;指挥民兵打贏伏击战。②义烈不挠。身受重伤,渴望再上战场杀敌报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③爱恨分明。枪林弹雨中救助班长,不放走一个敌人。④自立自信。受伤后和残疾战友开合作社谋生,相信自己还有能力杀敌。⑤率直急躁。对掌柜言语粗砺,不能上战场急坏了眼睛。 9.【示例】①增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更有张力。②进一步强化“战士”英勇善战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③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使主题意蕴更丰厚。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突出英雄不被理解的苦闷,从侧面表现掌柜一家生活的艰难”曲解文意,“一毛钱的搅缠”只能说明掌柜女人的泼辣和小气,与掌柜形成对比,突出掌柜的热情。这一情节并不能说明“英雄不被理解”。故选C。 8.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要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通过典型环境可以揭露人物的典型形象;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要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作者常常会刻画一些次要人物以突出人物的形象。此外,还要注意人物形象的衣着、外貌、神态等外在形象。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伙计”的性格有哪些特点。筛选有关伙计的情节梳理概括即可。伙计“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并且说“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可见他虽然身受重伤,却渴望再上战场杀敌报国,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一个铮铮铁汉;从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可以看出,他爱憎分明,对同志无比的爱和对敌人无比得很统一在一起;从他受伤后还追击敌人和指挥民兵伏击敌人,可以看出他英勇善战;从他负伤后和战友一起开合作社谋生和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可以看出,他自立自信;从他对待掌柜言语“,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和因为不能上战场急坏了眼睛,可以看出他脾气急躁,性格直率。 9.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白各种叙事角度的基本作用,然后围绕小说的几个主要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给读者的感受等等角度深入思考,接下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作用,最后按照题干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战士”故事的讲述者最后变为“村干部”,这样处理的作用。首先从叙述角度上,由“我”变为“村干部”,变化了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的空间,叙述视角的增加使叙述更加富有变化,更加富有艺术张力;从人物形象方面说,借“村干部”的叙述,描述那个伙计,进一步表现了“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形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真实可信;从主题方面讲,这样描述增加了小说的传奇色彩,丰富了小说的主题意蕴。 10、C 11、B 12、A 13、(1)(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补出“山上”1分,“数”、“偃仰”、“施设”各1分,句意1分) (2)、如果你天性不是超尘拔俗的话,我怎么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邀请你呢?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清妙”、“相”、 “因”、“不一”各1分,句意1分) 14、D; 解析:D 尾联中的“君”指秋风。 15、①欣喜之情。首联诗人把秋风拟人化,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与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营造了一个奇妙又情韵浓郁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 ②衰老之叹。颔联中诗人听闻秋风又来,醒来之后,却在镜中看到自己容颜衰老,有秋风依旧人已老的惆怅。 ③对秋的喜爱与自强不息的豪情。后两联诗人“扶病”迎着秋风上高台,这就表现出他对秋的爱与自强不息。 1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参考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7.A 18.B 19.A 【解析】 17.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主要病因是: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成分残缺,要删除“对于”;同时,语序不当,应将“在于”放在“不是”的后面;同时,原文句子内部结构是并列关系,所以要把“而且是”改为“而是”。 B项,缺少主语,应删除“对于”。 C项,缺少主语,删除“对于”;且语序不当,“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通过嘉宾探讨的方式”要互换位置。D项,关联词运用错误,前后句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要把“而且是”改为“而是”。故选A。 18.本题考查衔接能力。根据括号前面“这种让个体在保持个性的同时”的信息可知,后面紧接着要表达的内容与前面是并列关系,即:保持个性的同时,也要“对他人拥有更多的宽容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使节目更富建设性”应是前面的“让个体在保持个性”和“对他人拥有更多宽容”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效果,即要放在“对他人拥有更多宽容的做法”的后面。而D项,先谈效果,后说条件,不合行文逻辑,故排除。故选B。 19.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 “视野”,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或比喻思想或知识的领域。“视线”,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或比喻注意力。根据语境“当下的观察类真人秀大多把创作的‘新领域’”锁定普通家庭”,故第一空应填“视野”,从而排除CD。“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格式”,一定的规格样子。第二空,根据语境“包容的社会观念和逐渐完善的保障体系,为年青一代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生活……”,显然是可以照着做的样式,故应填“模式”,从而排除B。“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多指受到好的影响。根据语境类真人秀节目显然不知不觉地为消解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摩擦起了作用,所以第三空应填“潜移默化”。“从而”,连词,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连词,重在表递进关系。“构建新的文化思维”是结果,是目的,所以第四空应填“从而”。故选A。 20、①可燃冰也不是冰 ②是一种绿色新型能源; ③产生温室效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把握话题中心;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再次,结合语段的表达方式,看到底是议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本题是介绍可燃冰的一段说明性文字。①中所填内容,可根据“而是一种……物质”等关键词以及前面的句式:就如干冰不是“冰”一样,进行推导;②中所填内容,可根据后文“环保价值”“新型能源”等关键词推导得出;③中所填内容,可依据“开采不当”“地表温度上升”“全球气候安全”等关键词推导得出。总之,瞻前顾后,仔细斟酌即可。 21、武汉发现的病毒(1分)是人类历史上确定的第7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1分)。此前的6种冠状病毒的传染(1分)均和野生动物有关(1分),所以,不要再吃野味了(1分)。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语段的重心是结尾句“不要再吃野味”,由此倒推,不吃野生动物的原因是以前发现的6种冠状病毒均和野生动物有关;语段的前半部分介绍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情况,以及治疗上的现状。考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22、作文(60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千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人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考生要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 【审题】 材料一中“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钱理群教授的观点告诉我们应该要有担当精神;材料二则主要讲华中师大一附中官网公布的一份教师招录名单引发人们热议。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可以认为不是“大材小用”,可以从职业取向、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重视基础教育等方面分析立意;也可以认为是“大材小用”,这些顶尖名校硕士或博士学历毕业生应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实现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更多的承担。此外,行文要求请根据以上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故考生的写作必须关联两则材料。 参考立意: 1、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 2、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没有大材小用。 3、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