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D】原文并非条件关系 2.【B】“走向衰落不可避免”太绝对,与原文有出入 3.【D】A “说明海外动漫的制作水平更高。”说法错,原因很多。B“必然会导致文化认同的缺失。”太绝对。C强加因果 4.【B】(廉洁奉公不是父亲的品格。) 5.第一处:交代"我"出生的时间(季节)及名字的由来(母亲寄寓的美好期盼); 第二处:表达出父亲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我的提醒(不要忘记父母与家乡); 第三处;表达了父亲病中见到我后的欣慰和对我的殷切嘱托。 6.示例一:本文主人公是"我",理由: ①"我"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本文通过"我"的成长经历及为百姓修路的故事,体现对正直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传承的赞美。 ②"我"是情节发展的主导者。作为叙述者和亲历者,贯穿起整个故事。 ③"我"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着墨更多,形象更为丰满立体。 示例二:本文主人公是"父亲",理由: ①"父亲"是主题的集中体现者。本文通过"父亲"对女儿的教育引导,突显了对正直无私、奉献社会的高尚精神传承的赞美。 ②"父亲"是情节发展的推动者。从"父亲"抚养女儿到对女儿工作的支持,再到对女儿的思念和告诫、期许,推动着故事向纵深发展。 ③"父亲"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人物。"父亲"尽管对着墨相对较少,但女儿的作为都是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7.【B】【分析】例句“退”是使动。ACD都是使动。B是意动,认为.......少。 8.【B】 例句“惟奕秋之为听”是宾语前置,属“之”字提宾,译为“只听弈秋的话”,和C为同一类型,故选C。A项是定语后置,B项是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 9.【C】 A项,缪:通“缭”,;B项,暴:通“曝”;D项,不:通“否”。 10.【B】①顾:不过,只是,副词;⑤奉:通:“捧”,两手捧着,通假字;⑥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义,多义词。 11.【D】 12.【C】(东都指洛阳) 13.【D】(错在“因炀帝犹豫不决,两人忿然而出”。炀帝默然不语,不表明他犹豫不决。另外,原文的“相忿而出”,指两人互相忌恨,而非怨恨炀帝。) 14.(1)当时炀帝每次出巡,赵才总是负责侦察,严厉禁止违法乱纪之事,没有什么回避的。(“巡幸”、“肃遏”、“无所”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宇文化及派遣席德方假传诏书追回他,赵才听说有诏书就出来接旨,席德方命令他的手下捉住了他,把他带到宇文化及处。(“矫诏”、“执”、“诣”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15. 【A】由题目“有怀”和上片“仿佛”可知,上片是虚写,并非故地重游。 16.(1)严寒会退去,温暖会来临;阴云会散天会晴;久旱之后必有雨。(3分) (2)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困难坎坷终成过去,光明必会到来。(3分) 17.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又闻子规啼夜月 18. 【C】 19. 【A】 20. 【C】 21. (1)既促进发展,又转移污染。 (2)严格准入,加强监管,升级本地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提炼与概括能力。首先通过阅读寻找出该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再列出要点,然后通过一个最简洁的句子将要点和主要意思表达出来即可。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特点,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另外注意字数的限制。(1)抓住关键词语“双刃剑”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产业转移的具体含义:既促进发展,又转移污染。(2)在阅读理解段落主要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对策”从西部产业健康发展过程来归纳即可。 22.(1)一个戴着金丝眼镜人坐在草地上,(1分)双手捧着一本百科全书在看(1分),他怀里有一根钓鱼竿,钓线已经放入井中(1分)。他身体左侧放着一个小桶。画的下面写着:“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1分)。(要素齐全,事实清楚即可。) (2)讽刺了机械照搬书本,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1分,意思对即可) 23.作文:略 【补充】:文言文译文 赵才,字孝才,是张掖酒泉人。赵才年青时骁勇英武,擅长骑马射箭,性情粗悍,但没有庄重的仪容举止。北周时担任舆正上士。高祖受禅即位后,赵才因多次建立军功升迁为上仪同三司。被分派去事奉晋王,等到晋王立为太子后,被授予朝廷右虞候率。隋炀帝即位后,转任左备身骠骑,后提升为右骁卫将军。炀帝因为赵才是自己的府邸旧臣,逐渐亲近器重他。赵才也勤于政事,毫不懈怠,所任职之地都留下好名声。一年多后,转任右候卫将军。等到辽东之战,赵才率兵两次出击碣石道,回来后被授为左候卫将军。当时炀帝每次出巡,赵才总是负责侦察,严厉禁止违法乱纪之事,没有什么回避的。在途中遇到公卿的妻子儿女有违犯禁令的,他总是恶语斥骂,牵扯到很多人。当时的人虽然都憎恶赵才出言不逊,但因赵才公正廉洁,也无可奈何。大业十年,炀帝驾临汾阳宫,让赵才留守东都洛阳。大业十二年炀帝在洛阳,打算出巡江都。赵才看到天下四分五裂,担心成为国家的灾难。自认为蒙受皇恩深重,不允许自己坐视隋朝灭亡,因此进谏说:“现在,百姓疲惫劳苦,府库空虚,盗贼蜂起,禁令得不到施行,希望陛下回京都安抚百姓,我虽然愚笨无知,冒死相请。”炀帝勃然大怒,把赵才交给执法官吏处置。十天后,炀帝怒气稍稍缓解,于是下令放他出来,炀帝于是就到江都,待赵才更加亲昵。当时江都粮尽,隋朝将士离心。内史侍郎虞世基多次鼓动炀帝前往丹阳,炀帝在朝堂上商议此事,赵才极力陈述回京的计策,虞世基极力陈说渡江的好处,炀帝沉默不语。赵才、虞世基互相忌恨,忿忿退出朝廷。反贼宇文化及弑君叛乱之际,赵才当时正在苑北,宇文化及派遣席德方假传诏书追回他,赵才听说有诏书就出来接旨,席德方命令他的手下捉住了他,把他带到宇文化及处。宇文化及对赵才说:“今天的事只能这样了,希望你别放在心里。”赵才默然不语。宇文化及恨他不说话,想要杀他,三天之后,才放他出来。赵才任原来的官职,但一直郁郁寡欢。赵才曾经陪同宇文化及宴饮,请求向跟宇文化及一同谋反的杨士览等十八人劝酒,宇文化及答应了他。赵才拿起酒杯说:“你们十八人只能做一次这样的事,不要再在别处做什么了”。诸人默然。赵才坐车行到聊城,染上疾病。不久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打败,赵才再次被俘,心中更加忿闷不平,几天后便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三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