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A) 1.B [解析]A项,“决定企业、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说法绝对,原文是衡量的重要因素。C项,“拥有全球新增数据资源的近30%”只是发展趋势的推测。D项,“实现人人共享”理解错误,在鼓励数据信息公开、共享和交易的同时,还要注重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2.D[解析]最后一段没有指出尽快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补齐技术短板的必要性。. 3.B[解析]“广泛、深入应用数据,制定完善统--的数据价值衡量标准”不是“不断扩大数据创造和采集规模”的前提条件。 4.C[解析]C项,属于企业解决困难的方法。 5.D[解析]理解错误,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是前提基础。 6.①科学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科学原则、专业思维、正确方法,制定符合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政策和措施。②以人为本。企业要把员工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做到位,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采取应急保障措施。③管理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精准施策,不忘初心和使命,扎实工作,消除复工复产的障碍、困难。(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2.B [解析]“承认自己没有 治理国家的才能”错,原文中的“不材”只是谦虚的客套话,并不代表 他真的没有才能。 13.(1)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大难将临,政权一-定落在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 (关键词语“难”“及”“为政”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关键词语“然”“许”“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地区;其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二十五年,王寿梦死。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馀祭,三子叫馀眯,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推辞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承人,谁敢触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馀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四年,吴王派季札到鲁国聘问。季札离开鲁国,就出使到齐国。劝说晏平仲说:“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职。没有这两样东西,你才能免于祸患。齐国的政权快要易手了,易手之前,国家祸乱不会平息。”于是晏子通过陈桓子交出了封邑与官职,因此在栾高之难中得以避免灾祸。季札离开齐国,出使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大难将临,政权一定落在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从卫国到了晋国,欣赏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政权将要落到这三家吧!”临离开晋国时,对叔向说:“你要勉力而行啊!晋国国君奢纵而良臣又多,大夫很富,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14.B [解析]诗人表面上是写读书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暗示这快意的读书恰是失意的寄托,反衬出他在翰林院供职时无聊烦闷的心情。 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说,建功立业之后,就要辞别官场尘世,去水边垂钓(3分)。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并且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去隐居山林的理想(3分)。 (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每空1分,共6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7.C [解析]①人住:住进,特指房屋建筑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房屋业主住进新住宅。人驻:进去,驻留。一般指单位进驻某个地方。句中陈述对象是“文创工作室”,选用“人驻”更恰当。②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其上面。一见钟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对方。句中说的是安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感情,故选用“情有独钟”。③体会:体验领会或体验领会到的东西,多指思想感情。体验:一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句中指实地感受当地的婚俗,故选用“体验”更好。④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 势浩大。句中描述的是婚礼队伍庞大,故选用“浩浩荡荡”。 18.B [解析]原句存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不合逻辑的语病。前文先介绍民居,后介绍小吃,由宏观到微观,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与习惯。A项,“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语序不当。C项同样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此外,“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D项,“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 19.C [解析]A项,只注意上文,而没有考虑与下文的连贯。B项,只引出下文,而忽略了与上文的连贯。D项,“固然.......”错,原文没有递进关系。只有C项衔接最恰当。 20.①夏天打雷是常事②也不是没有可能 ③产生条件有两个(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1.海峡两岸学者首次联袂出版“家文化”专著《回家》,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了“家”的内涵和意义。(关键信息:“海峡两岸学者”“首次联袂出版”“‘家文化’专著”“中华传统文化视角”“家’的内涵和意义”。每点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2.[写作指导]本次作文的立意重点是介绍我们现在的生活,展现国家的发展现状。表达的内容主要是物质生活,突出的是富足美好。可以是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如基建、交通、粮食、日用……也可以以小见大,写身边的具体生活状况,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丰富舒适。在赞美如今幸福生活的同时,最好能表现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富裕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以及脱贫致富的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