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袁)表氏人也。宁少以军功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三鸦路绝,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寻除南郢州刺史,及胜为大行台,表宁为大都督。 属魏孝武帝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帝为之动容。在梁二年,胜乃与宁密图归计。宁曰:“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请往见之。”胜然其言。宁乃见异,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归之意,辞气雅至。异亦嗟挹,谓宁曰:“桑梓之思,其可忘怀?当为奏闻,必望遂所请耳。”未几,梁主果许胜等归。 大统二年,宁自梁归阙,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久之,迁车骑将军、行泾州事。时贼帅莫折后炽寇掠居民,宁率州兵与行原州事李贤讨破之。转通直散骑常侍、东义州刺史。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凉西凉二州诸军事、散骑常侍、凉州刺史。十五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 孝闵帝践阼,拜小司徒,出为荆襄淅郢等五十二州及江陵镇防诸军事、荆州刺史。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节选自《周书·史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B、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C、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D、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B、“桑梓”,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往往用“桑梓”代指故乡。 C、“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归阙”意为返回京师。 D、“践阼”,原指古代踏上阼阶主位,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宁成就始于少年。史宁少年时立下战功,授别将。升任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皇 宫。随即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衔。 B、史宁既感恩又重情。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述说不忘昔日魏恩,感激梁武帝 收留之情,也委婉表达了效忠于梁之心。 C、史宁作战善用谋略。宇文仲和叛乱时,史宁先到凉州,说服凉州城中官民,使之归 附,削弱宇文仲和力量。不久就攻克凉州城。 D、史宁晚年名声不好。史宁晚年在荆州,奢侈放纵,不整治法令制度。有人控诉州佐枉法, 史宁就把此人交给那个州佐治罪。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寻除南郢州刺史,及胜为大行台,表宁为大都督。(5分) ⑵、宁曰:“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请往见之。”胜然其言。(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韦应物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 偶随香署①客,来访竹林欢②。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 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注】①香署:指京畿省台之类的官署。②竹林欢;典出“竹林七贤”,喻指文人放荡不羁,或指独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的首句,以“俗吏”是指诗人自己,“闲居少”说明诗人自己工作事务繁忙。 B.颔联两句写了诗人陪着王郎中前去拜访孔征君,“来访”一词突出王郎中寻才、爱才心切。 C.颈联“花微落”“雨暂寒”表现了春天寒暖交替之际的时令特点,充满着早春气息。 D. 尾联写诗人、王郎中和孔征君三人在“瓮间”且聊且酌,把盏言欢,极具生活感。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6.所有学生必做题(每空1分,共6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 (2) ,不思其反。 ,亦已焉哉。(《氓》) (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 (《谏太宗十思疏》) (4)朝搴陛之木兰兮, 。(《离骚》) 17.东台一中学生必做题(每空1分,5分)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静女》) (2)重湖叠巘清嘉。有 , 。(《望海潮》) (3)六朝旧事随流水, 。《桂枝香 金陵怀古》 17.新丰中学学生必做题(5分,每空1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 (2)夜深忽梦少年事, 。(《琵琶行》) (3)念去去, , (《雨霖铃》) (4)欲寄彩笺兼尺素。 。(《蝶恋花》)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9分) 高考,是社会的共同话语。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每逢高考都有许多人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情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前辈”们的回忆文章,几乎 地对当年的学习考试经历不以为苦,或者是苦而不自知。比如,“因为没有太强的目标感,备考时倒不太焦灼,本来是多顾多虑的人,考前却有着少见的轻松,安安稳稳睡, 考”,“踏进考场的那一刻内心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我们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天,可这一天就跟平常的模拟考试没什么区别”。 ( ),但细细回顾那些所谓 或者痛苦煎熬的回忆,却大多源自与高考和学习无甚必然关联的其他事情。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淡定回忆,证明实行了四十一年的高考制度,甚至与之配套的高中学习制度,并未对学生和考生造成想象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巨压。高考仍然是人们可以自我把握的梦想,即使梦想破碎也被认可的社会流动方式。更关键的是高考改革的稳健性和高考传统的连续性,这种稳健和连续,足以让我们断定,若干年后,当千禧宝宝考生回忆起2018年的高考,也依然 。 这并不是说高考不需要改革,高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效率与公平。但无论高考考试和招生如何改革,高考长期以来带给国人、带给考生的那种令人稳定、从容、自信的优点,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在审慎、稳健的改革精神指引之下,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平静的心灵,因之高考改革才能行稳致远、扬长补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无一例外 循规蹈矩 刻骨铭心 如出一辙 B.众口一词 循规蹈矩 肝肠寸断 大同小异 C.无一例外 按部就班 刻骨铭心 大同小异 D.众口一词 按部就班 肝肠寸断 如出一辙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并非每个人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都值得回忆 B.并非每个人的高中和高考时刻,都那么丰富多彩,令人难忘 C.当然,也并非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时刻 D.当然,也并非每个人回忆起高中和高考时刻,都能如此淡定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平静的心灵,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B.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C.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应考,共同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行稳致远、扬长补短。 D.相对封闭环境的考生才能佛系迎考,相对开放环境的考生才能苦不自知,共同保持心灵的平静,因之高考改革才能扬长补短、行稳致远。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春秋末年,当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虽然也遇到过不同的观点,但却很少与别人公开进行争辩。 。 。 。 。 。即使对“乱臣贼子”,也不是公然进行锋芒毕露的批判,而是将自己的是非善恶标准,隐寓于对历史事实的正面论述中。 ①反对“巧言”、“利口” ②教导弟子,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讷于言而敏于行” ③甚至当着弟子的面提出“余欲无言” ④编写《春秋》,臧否人物,也是采用隐晦的笔法,“寓褒贬,别善恶” ⑤对待不同观点的人,只是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 A.②⑤①④③ B.①②④⑤③ C.⑤②①③④ D.④⑤①③② 22.某中学将于 2019年 5月 4号举行 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 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语义重复,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 2019年 5月 4日早 8 时在学校操场举行 2019 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X班班委会 2019 年5月 1日 (1)语义重复的两处是: ① 改为 ② 改为 (2)不得体的三处是: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的百态千姿,人生的喜乐顺逆,让我们爱恨歌哭,让我们体味面对。请以“总有一个理由让我微笑”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主旨明确,感情真挚,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