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录二叟语 宋·何耕 立春日,通天下郡邑,设土牛而磔之,谓之班春,所从来旧矣。其说大抵先王谨农事之遗意也。黎明,尹率掾属相与祠句芒(传说中掌管草木的神),环牛而鞭之三匝,退而纵民磔牛。民欢哗攫攘,尽土乃已。俗谓其土归置之耕蚕之器上,则茧孳而稼美,故争得之,虽一丸不忍弃。岁率以为常。 绍兴丙子余往观焉,见二叟立牛侧。一叟抚牛而叹曰“是孰象似汝?孰丹垩汝?孰引群俎豆而罗拜汝?方旗旄、金鼓、俳优、侏儒、百伎之戏,杂然而前陈,以导汝至此,而空一府之人以观汝也,不亦荣而甚可乐欤!俄而挺者竞进,击者交下,而汝始碎首折骨矣!譟者、夺者、负者、趋者,而汝始荡为游尘,散为飘风矣!呜呼,悲哉!今夫富贵之家,倚势而怙宠,役物以自奉,嘘吸生风云,叱咤为雷霆,偃然自以为莫已若也,有不似兹牛之始至者乎?及其权移而运去,大者殒身赤族,小者触刑抵罪,虽三尺孺子莫不闻而哀之,有不似兹牛之既磔者乎?吾悲夫庆吊之相蹑于俯仰之间也。吾又悲夫造物者之戏人,胡为而至斯极也?吾是以叹。” 一叟局局然笑曰:“子何言之陋邪是安从生自土而为泥自泥而为牛土不知其为牛也自牛而遭磔磔而复为土土不知其非牛也。彼既不知其为牛矣,则虽象似之,丹垩之,俎豆而罗拜之,与夫旗旄、金鼓、俳优、休儒、百伎之戏,迎而致之,空一府而观之,彼且何荣而何喜乎哉?彼既不知其非牛矣,则虽击之,碎之,败之,负之,彼且何惧而何戚乎哉?牛固无所喜愠,而世之人方且认外物以为己有。其未得也,挟术用数,以致其必来;而其既去则犹殚智竭力,以幸其少留也,可不为之大哀乎?其有愧于兹牛多矣,而造物者初何与焉?庄子曰:‘适来,时也;适去,顺也安时而处顺,忧乐不能入也。’子何庸叹?尝试以是观之。” 余竦然异其言,迫而问之:“若何为者也?”二叟皆不告而去。余归而录之。蜀固多隐君子哉!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说大抵先王谨农事之遗意也 谨:认真从事 B.孰丹垩汝? 丹垩:涂抹装扮 C.偃然自以为莫已若也 偃然:骄傲自得 D.挟术用数,以致其必来 术:技术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一丸不忍弃是 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杂然而前陈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则虽象似之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若何为者也?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班春”活动时,民众争相夺取碎牛的土片,人们认为将这些土片拿回去放在耕地养蚕器具上,可以使蚕茧繁生,庄稼茂盛。 B.土牛始而光荣,继而被击毁成游尘,第一位老头以此来比喻那些仗势役人的富贵之家由盛到衰的下场,表达了对人生祸福无常的感叹。 C.第二位老头否定了第一个老头的感叹,认为世人对外物或快乐或忧愁的行为是可悲的,要像庄子说的那样安时处顺,忧乐就不会在心。 D.文章写两位老头的语言,句式灵活多变,行文生动,很具感染力。在正反对比中,作者批驳了第一位老头的意见,张扬了庄子式的超脱。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子何言之陋邪是安从生自土而为泥自泥而为牛土不知其为牛也自牛而遭磔磔而复为土土不知其非牛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又悲夫造物者之戏人,胡为而至斯极也?吾是以叹。 (2)而其既去则犹殚智竭力,以幸其少留也,可不为之大哀乎?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时世行》两首 唐·杜荀鹤 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乱后逢村叟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19.两诗都反映百姓穷苦境况,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两诗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子曰:“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孔子家语》) 陈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后汉书》) 21.“道之以政”的“政”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有耻且格”的“格”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2.孔子与陈宠对“刑”“礼”关系的主张有何不同?试作简析。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弃脂水也;_______,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5)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楚王打猎时丢了一张弓,手下请求去寻找,楚王说:“不用找了,楚人遗弓,楚人得之’,何必寻找呢?” 孔子听了此事,说:“楚王心胸不大,‘人失弓,人得之’,何必非要楚人捡到不可呢?” 老子听了此事,说:“连人也应该去掉,失弓,得之,对天地而言,弓不失也不得。”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