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控考试语文答案 1. (5分) (1)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 (2)阴晴众壑殊 (3)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2. (5分) (1)(2分)B (2)(3分)C 3. (2分)游戏紧密地介入人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或游戏与娱乐、生存、生活乃至劳动的场景彼此融合。 4.(3分)B 5. (3分)多元力量共塑游戏化社会(意思对即可) 6. (3分)B 7.(5分)在第⑨段中,作者说“游戏化社会”正在来临、广大民众形成的社会能量在日益壮大的观点在文章中有依据。而“围绕利益、信任和权力等机制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常规组织”“仍然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相关行为主体特别是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和关联方式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利益、信任和权力格局的改变”等观点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这些在文章中能找到依据的观点,是对上文阐述内容的总结,往往比较令人信服。那些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的观点是作者对未来的预测和推断,它能帮助读者看到未来,但不足之处是缺少依据,需要时间的验证,说服力不强。 8.(4分)示例一:我认为第④段不能删去。文章第③段主要写白鹭飞翔的情形,表达内心的“安顿与愉悦”,第⑤段主要写白鹭停歇的情形,表现“另一种自在”,第④段从纬度上写边城的“温和”,而“白鹭喜欢这里”,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其“温和”的品行和气质,这是对白鹭描写的一部分,其内在的意脉和全文是想贯通的。 示例二:我认为第④段可以删去。文章第③段主要写白鹭飞翔的情形,第⑤段主要写白鹭停歇的情形,都是对白鹭进行描写,但第④段介绍了普洱的地理位置,使得描写中断,若删去第④段,行文连接更加紧凑。 9.(3分)“飞翔”一词,由对白鹭在现实情境中的描写,巧妙地转入中国古典诗歌中对白鹭的描写,由实入虚,虚实结合,激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沉浸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意境之中。作者这样诗意地描写,使得白鹭的形象更有诗意,更加美好,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10.(4分)第⑦段引用了1867年的《加内报告》及1895年的《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文字,外国侵略者都忙于对这片大地及其物产的觊觎,没有看到白鹭;上世纪40年代左翼作家马子华先生著有《滇南散记》,但忙于禁烟、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先生则急着为人写墓志铭,体悯的都是人间甘苦,无暇顾及几只白鹭。作者通过这些材料与自己的所见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见到白鹭的幸运,以及对生命自在的深切体味,这样写,为突出文章的主旨做铺垫,也为文章的结尾蓄势。 11.(5分)本文用大量的笔墨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如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湿地景象比作油画,并使用翠绿、苍黄、色彩、碧绿幽蓝等词语,描绘了湿地美丽的景色,用金色描绘阳光下的色彩,将冬樱花比作云霞,湿地中的花枝颤动与碧蓝如水的天空,动静结合等多种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描写。然后把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背景,把白鹭置于其中,以此来衬托白鹭娴雅、从容、自在的美丽姿态,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同时,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和文章所表达的自在、从容的主旨相吻合,对作者所表达思想、情感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 12.(1分)高唱子自轻或继音予可惮 13.(2分)D 14.(5分)诗歌的第二联进一步写初夏的美丽风光。“风光蕊上轻”写风中的草木之色从花蕊上轻快闪过的情状,其中的“轻”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既写出了光色闪过之快,又写出了光色的灵动(轻灵);“日色花中乱”一句写出了初夏繁花盛开的情形,其中的“乱”字,视觉转化为主观印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之多,又写出了阳光照射下花色的艳丽缤纷。作者通过高妙的艺术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风拂蕊,日照花艳的美丽景象。 15.(2分)(1)因为 (2)安定 16.(2分)(1)B (2)C 17.(5分)皇帝说:“如果真的像这样,那他是好官吏。”过了些日子,提升杨公为威宁知府。皇帝召见他,温和地与他问话并称赞奖励他。(其中:“上曰”和“数日”两句不计分,其它一句一分。) 18.(3分)不善/其为政严/有犯必惩/人皆自危 19.(2分)鄂公之所以听从他,是因为杨公事先在行动上明中抚慰,暗中侦查地形画好地图(1分)。在策略上提出以上司质审为名,急兵压阵,敲山震虎,各个收服(1分)。杨公准备充分,策略得当,因而得到了鄂公的认同。(行为和策略) 20.(2分)第③段写杨公受皇帝信任奖赏,以及其孙子、后裔居官要职、家世昌盛的情况,是对传主信息的重要补充,也以后世昌盛的情况,衬托杨公的形象,还交代了本文写作的缘由。(答对2点给2分) 21. (1分)D 22.(2分)第一段先写遥望洞庭美景却不得游的失落、郁塞之情,引出游玩的对象,为后文的登洞庭山游玩制造缘由,引起读者兴趣。 23.(3分)第二段中,作者用“遂浮轻舟”的“遂”就表达自己夙愿得尝的满足心情,用“轻”字表达了心情的轻松愉快。又通过“洪”“万”“极”等范围广程度深的词语表达自己对所见景象惊奇与赞美。用“不类他水”,表达内心对眼前美景的独特喜爱之情。 24.(3分)B 25.(4分)作者“快哉”的原因可以概述为一下几点:想要游览洞庭山的夙愿得以实现;为洞庭山上优美的风景所陶醉;为当地百姓民俗真朴、物产丰饶而欣慰;与僧人宴坐,得以超脱旷远,远离俗世,获得精神自由而喜悦(为自己抑郁的心情在此终于得到解脱而舒畅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