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5-12 16:33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B
2.(3分)C
3.(4分)
参考答案: 最有效的方法是为北京雨燕佩戴光敏地理定位仪。因为:光敏定位仪重量很轻,适合佩戴在体重较轻的北京雨燕身上;光敏定位仪续航时间长,适合远距离、长时间迁徙的北京雨燕;光敏定位仪需要回收同一个体的追踪器获取数据,适合多年往返同一地点、延用旧巢的北京雨燕;科学家通过光敏定位仪记录的信息,可计算出鸟迁徙的准确路线、飞行速度和确切越冬地,该方法适合飞往远方过冬的北京雨燕。
【评分标准】方法1分;理由分析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4.(2分)A
5.(6分) 参考答案:
第一问:
保护北京雨燕,有助于北京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北京雨燕,具有宣传“一带一路”的文化意义。保护北京雨燕,对于北京城市生态修复具有示范意义。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
迁徙路线研究方面  生态环境改善方面  野生动物保护方面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6.(3分)A
7.(3分)B
8.(3分)B 
9.(4分)参考译文:(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前人这样说的原因。
【评分标准】其中“率”“成说”“原”“所以”,每错一处扣1分;整句表达不通顺扣1分;4分扣完为止。
10.(6分)参考答案:
作者感叹庞安时著述完备,是因为庞安时医学著述多,且研究方向全面。其著述中:
有将扁鹊《难经》中深奥的医学理论解说给后人的《难经解》;
有研究记录药物性能与人体脏器匹配关系的《主对集》;
有对张仲景《伤寒论》遗漏药方和对伤寒症状的表现进行补充的著述;
有对古书没有记载的新出现的有效药物,进行研究记录的《本草补遗》。
【评分标准】整体解说,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条分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1.(7分)
(1)参考译文:
先生的话是出自君子之口,可惜说错了。    先生这样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
【评分标准】每句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2)参考答案:
第一问:“质”“文”同等重要。
【评分标准】1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略
【评分标准】例子具体、恰切,2分;分析“质”和“文”的关系有逻辑,认识到位,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2.(3分)A
13.(3分)C
14.(6分)答案要点:
王词托物言志,状写莲子寄托忠贞,在这一点上与《离骚》的创作手法与情感相同。
《离骚》诗中,作者写用江离、辟芷、秋兰、芰荷、芙蓉打扮自己,表现诗人的美好外形与内质,突出其高尚忠贞的爱国情怀。
王词描绘莲子质地晶莹、芬芳馥郁,赞美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的特质,并借莲子相关的典故,表现作者亡国的悲苦、不改初衷的人生追求和对故国的一腔忠贞。
【评分标准】整体解说,1分;结合《离骚》相关诗句分析,2分;结合王词内容分析,3分。言之成理即可。
15.(8分)参考答案: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示例: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评分标准】8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处,除示例外,填写符合题意的其它诗句亦可。
16.(5分)略
【评分标准】结合诗句分析制谜人性格特点,结合小说情节印证(3分);结合诗句分析制谜人命运特征(2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7.(3分)A
18.(3分)D
19. (4分)答案要点:作者回到乡村生活,通过邮递订阅报纸,关注时代变化,获取写作素材。作者通过邮政代办点,邮寄稿件、信件,与外部世界实现沟通。在邮寄的过程中,作者认识、了解了代办员,对他充满信任、感激之情。作者对自己曾经的生活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珍惜和留恋。【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答案要点:
文中“代办员”这个人物形象,平和沉稳、谦逊有礼;待人平等;认真敬业、情感真挚。他不爱说话,但办事牢靠,经他寄出的信件从未丢失过;(3分)
本文叙事近乎直叙,用语平常,没有过多雕饰,情感深厚真挚,与“代办员”的性格协调一致;(1分)
由此可见,作品风格和人物性格要和谐统一,作品风格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性格也促进文章风格的形成。(2分)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5分)参考答案:
(1)(2分)C
(2)(3分)
总是想努力把这层白霜洗掉
表皮上的这层蜡质
它不仅不会危害健康
【评分标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22.(10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
我曾经说过,世间的医生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说,他们的作用大概是和谷物布帛一样的,我私下里奇怪现在擅长医道的人怎么那么少啊。从夏商周以来,凭借医术而闻名于世的人很多,他们论说医术的著作也很完备了。我又奇怪于现在的医生都轻忽那些医书而不研习。因此,致使众多孝子慈孙在亲人遭受疾病痛苦,需要救治的时候,留下了许多遗憾,这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我小时候身体孱弱多病,因此经常与当世的一些医生交游,(当世的医生)大都沿袭前人通行的说法来治病,(他们)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更不能去推究前人成书立说的原因。况且世上的医生不拿医术作为谋生手段,来换取衣食的人已经很少了,又哪里有精力顾及到这些呢。自然擅长医道和医术的人越来越少,而古代的医学传统也荒废了。(但是)我想世间一定会有明察事理、精微深奥、才能出众的医者,悲悯医学的的凋敝,为老百姓长期遭受病痛感到极度的哀伤,独自专心研究治病的本领,钻研精进医疗技术,只是目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们罢了。
绍圣丁丑,我获罪被贬谪到齐安,后来认识了蕲水的庞安时。他在医学方面,大概就是我所说的明察事理、精微深奥的人。庞君名安时,字安常,蕲州蕲水人。庞安时小时候读书,曾向父亲求问医学,父亲将《脉诀》给他,庞安时说:“《脉诀》内容浅显,不值得学。”然后,他只选取了黄帝和扁鹊的脉书潜心研究。不久,他便能通晓书中的全部内容,并且时常有自己新的见解,(别人)与他辩驳诘难也不能使他改变。他的父亲大为惊奇,当时庞安时还未成年。不久,庞安时因患病而耳聋,他感叹道:“这是(上天)让我退隐为医(潜心研习医术)啊!”于是他更加刻苦地研究《灵枢》《太素》等珍贵的医书,经传百家之言凡是涉及医学内容的,无不融会贯通。庞安时常常为人治病,一般十有八九都能痊愈。有抱病乘车从千里之外上门来求治的人,庞安时为他们腾出房间,让他们居住,并且亲自察看患者的食物、药品,等病人痊愈后才让他们回家,这样的情况常常是数十上百人不断。那些无法救治的病人,他一定如实告诉他们病情,也不再为(他们)治疗。庞安时治好了无数的病人,一些患者拿着财物来感谢,他并不都收取。
戊寅之春,我在蕲水的深山之中见到了庞安时。我看他形貌出众,听他言谈,(其言论)既渊博丰富又切要简明,既精深微妙又通俗易懂。(庞安时)告诉我:“世上的医书,我基本上都看过,只有扁鹊的医术写的最深奥,就是那本《难经》。我想把《难经》里记载的医术解说给后人,所以著《难经解》共数万言。我仔细观察植物(药物)的性能,及其与人体脏器间的匹配关系,整编排列药物功用的次序,评定药物的寒热性气,分辨药物的阴阳属性,用它们来治疗各种疾病,并著《主对集》一卷。(对于)古今观点不同有争议的,医术有所缺漏的,(为了)使得伤寒的不同症状表现能记录得更加详细,我对张仲景的《伤寒论》进行了补充。有些药物是后世才出现,古人没有记载,现在的人又不能辨别的。我经过尝试,确认了这些药材的功效,认为医书中不应该遗漏,为此写了《本草补遗》一卷。”啊,实在是太完备了!我曾问他有关华佗的事,他说:“医术如果真的像书中所写的这样,不是人所能达到的,大概史书的记载并不真实吧!”
这年冬天,庞安时顽疾发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病情加剧。他的学生请他给自己诊脉,他笑着说:“我已仔细地研究了,我的胃气已绝,该死了。”于是他完全不再服用任何药物。有一天他忽然说了几句韵语给他的女婿,都是些超脱旷达的人常说的话。过了几天,他在与客人坐着谈话时安然辞世,时年五十八岁,时间是二月初六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