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北四校 2020届高三学情调研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A(B.“导致当今诗坛变得边界模糊、毫无底线”以偏概全,第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对当今诗坛并非完全否定。C.颠倒主客关系,百年新诗历史足以证明诗歌创作应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D.“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是“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没有丢失民族性。) 2、D(没有使用“引证法”。) 3、D(“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不是达到更高层次的唯一条件。) 4、A(扩大范围,“人们”应为“学生”。) 5、B(“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错。) 6、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为网络购物等提供了必要条件。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方便快捷。③改变了民俗习惯,出现了线上抢红包、扫“福”字等新的习俗。最大隐患:安全问题。一是个人信息安全,二是资金安全。 (积极影响一点 1 分,答出三点给 3 分;隐患 3 分,其中只答“安全问题”而不分析给 1 分,分析时只涉及信息安全给 2 分,只涉及资金安全给 2 分) 7、D【解析】“这足见柳笛木工手艺高超,收藏价值高”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柳笛的剑法好,江湖里有点名气,即大家是冲着他的名气而来的。 8、柳笛是一个剑法好、有侠义精神、尊师好学、上进不服输的剑客型木匠。①剑法好:柳笛剑法好,击败过很多对手,人送外号“风吹杨柳”。② 有侠义精神:黑脸剑客被人们狂揍,柳笛把人们拉开;土匪闹事抢家具,柳笛砍掉土匪头子一只脚。③尊师好学:柳笛向木匠师傅学艺,木匠师傅却不敢传艺,柳笛说:“我现在是徒弟,你是师傅。”没人肯教柳笛手艺,柳笛便自学,木匠活干得不错。 ④上进不服输:柳笛第一次被黑脸剑客打败后说:“给我半年时间,我会去找你,击败你。”(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每点 2 分) 9、①人们对他的态度骤变,“打这以后,人们看见柳笛就不再佩服他了”;那些收藏过柳笛做的物件的人也不再收藏了,不是扔就是烧。(2 分)②自己努力做出来的物件被毁坏,这些物件是柳笛费尽心血,经过努力做出来的,面对自己的物件被如此践踏,心里肯定伤心,以致于把剑磕断。(2 分)③人们对柳笛的态度和举动,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世态炎凉:人们对他态度和做法的变化只是因为他 的名气。(2 分) 10、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C(漕运归户部管理。) 12、B (耿九畴和江渊弹劾的是叶盛等人。) 13、(1)耿九畴因为事情被(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强调关键词,“以”“见”“下吏”“已”“白”。) (2)耿九畴请皇上聘请(招致、邀请、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选择)将帅,皇上下达褒美嘉奖的诏书回复他。(强调关键词,“延”“简”“优诏”“报”“焉”。) 14、D(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15、①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细则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笛声那样悠扬哀婉,既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也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颔联情景交融,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6、(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其负大舟也无力 (3)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17、B 解析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把“彰显”改为“检验”。 18、A 解析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 C、D 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 B 项。 19、A 解析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 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这里从感情色彩角度考虑,用“按部就班”更合适。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这里用“众志成城”更合适。 20、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成整体认知;它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意义学习,建立对书本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线条有效地刺激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和理解。 21、(1)富在辛劳穷在惰 成由勤俭败由奢 (2)创业艰难尚勤俭守成不易莫奢华 (3)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 黄金无种偏生种田人家【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审题,题目要求根据横批,利用所给材料组成三副关 于家风的对联,题干中给出了家风的解释。考生要准确理解对联的横批,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然后仔细阅读所给的对联材料,按照横批内容进行分类,经辨析可知:独长、偏生、丹桂有根、种田人家、黄金无种、 诗书门第与横批耕读传家对应;莫奢华、尚勤俭、创业艰难、守成不易与横批勤俭持家对应;富在辛劳、穷在惰、败由奢、成由勤俭与横批勤劳致富对应。最后依据对联的对仗的修辞和尾字来排列尾字讲究仄起平收。 22、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