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榆林市高新完全中学2020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4-15 16:49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小题。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少时,日记书数千言。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狷直忤物,十年不调。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缙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酒酣以往,笔墨横飞。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维桢谢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曰:“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抵家卒,年七十五。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节选自《明史•杨维桢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B.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C.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D.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11.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署”,暂代官职。文言文中表示暂代官职的词语还有:领、摄、权、行、判、假。
B.《梅花弄》,又名《梅花三弄》,相传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因为主题在琴的不同徵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故称“三弄”。
C.“洪武”,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明代开始,也会用年号称呼皇帝,如:明成祖朱棣也称“永乐皇帝”。
D.“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维桢年少时,他的父亲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然后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维桢因此养成了急躁耿直的性格,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都没有升职。
B.杨维桢朋友甚众甚杂,在松江居住时,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属文,吹弹伴奏咏唱中,宾客皆翩翩起舞,以为是神仙中人。
C.杨维桢淡泊名利,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维桢辞谢,并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以明其志。
D.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风奇谲瑰丽,独步一时,诗体被称为“铁崖体”,其古乐府诗、论文等被当时大家如宋濂等高度称赞。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2)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蜩甲:蝉蜕。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其一的颔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写出下棋之乐。
C.其二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两首诗中都写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15.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其一的尾联和其二的颔联,分别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在论述小年时,用“_________”的例子证明有的生命短暂不足月余;真正的逍遥,应在顺应天地万物本性的同时,“_________”,才能自由随心无所依。
(2)荀子在《劝学》中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得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9分)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芽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采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95%的广阔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后来居上,研发成功了大国重器“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系列产品,________,让世界艳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日新月异    汲取    风毛麟角    一步登天
B.今非昔比    汲取    风毛麟角    一鸣惊人
C.今非昔比    攫取    九牛一毛    一步登天
D.日新月异    攫取    九牛一毛    一鸣惊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B.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C.谁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
D.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获取更多的资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B.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C.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D.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20.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成长句。要求:可适当增删字词,但语意要连贯,不得改变原意。(5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定位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国际媒体排在“新世界七大奇迹”的首位。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世界最大减隔震航站楼、世界首座“双进双出”式航站楼、世界首座高铁下穿航站楼等多项“世界之最”。
21.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某同学朗诵了下面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歌颇受同学们喜爱,请从思想和艺术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6分)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98年,抗洪救险,我们众志成城,齐退浩洋;
2003年,抗击非典,我们众志成城,同抗疫潮;
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众志成城,并赴国难;
2020年,新冠肺炎,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众志成城”,简单的一个词,却包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蕴藏着多少磅礴的力量。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设想你是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广大听众朋友,宣讲对“众志成城”的思考和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立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