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一、(36 分) (一)(9分, 每小题3分) 1. (3分)B (A“造成了不同文化剧烈的冲突”有误: C. “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推动了弱势文化的发展”有误: D. “现代化、工业化必然带来物质的增长和文化的进步,缓和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有误) 2. (3分) C (“ 论证了当前背景下注重文化普遍性不利于守护文化个性”有误) 3. (3分) A (“ 弱势文化越来越处于劣势,最终被强势文化吞噬”有误) (二) (12分) 4. (3分)C (“ 中国汽车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误) 5. (3分)B(“技术优”有误) 6.(6分)提高中国品牌轿车整体技术水平,完善售后服务,突破核心技术。沿着一带一路”,努力“走出去”,形成独特优势的自主品牌。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地理环境,因 地制宜生产适销对路的汽车。 (三) (15分) 7.(3分)C 8. (6分)第一处: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结尾,引出了对北方原野景色的描写。烘托人物心理,暗示两人打开了心扉,为后文两人交流各自人生经历做了铺垫。(3分,意思对即 可) 第二处:在结构上照应前文,暗示两人尽释前嫌和时代快速发展。以景语作结,使小说意味深长。(3 分,意思对即可) 9. (6分)语言描写。作家语言多带感慨,抒情意味浓厚,如“我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科学工作者语言冷静,陈述事实较多。神态描写。作家情感丰富,如“动猜地说”:科学工作者平静理性,如“淡淡地笑笑”。携带的物件描写。作家带的是酒,科学工作者带的 是罐头和香肠,一个着眼于情绪表达,一个着眼于现实需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34 分) (一)(19分) 10. (3分) A 11. (3分) D 12.(3分)C(“秘书监姜咬说他气量不够宽大”有误) 13. (10分) (1)(5分)张循宪召见张嘉贞,拿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咨” “洗然”各1分,大意3分) (2)(5分)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待核查的文书。(“盈几”“稽牒”各1分,大意3分) (二) (9分) 14. (3分) B(“凄婉感伤”有误) 15. (6分)写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阑远眺之景,气势磅礴。 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才华横溢、气度豪迈的太守形象。抒情积极达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体现了词人豪放达观的心态。(每点2分,意想对即可) (三) (6分) 16. (6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以咨诹善道 察纳雅言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每空1分) 三(20分) 17. (3分) B 18. (3分) C 19. (3分) C 20. (6分)来识别人员身份 它可探测相对较远的距离 与面部识别技术不同的是(每句2分) 21. (5分)示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技能教育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社会 和企业需求,不断调整办学形式和教学内容。 四、写作(60 分) 22. (60 分) 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召见张嘉贞,拿事情询问,张嘉贞有条有理,分析无不透彻心。张循宪大惊,让他起草奏章,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职担任兵部员外郎。当时报告立功情况的文书放满桌案,兵部的郎官不能决断,张嘉贞帮他审阅处理,不到十天,朝廷就没有了待核查的文书。张嘉贞晋升为中书舍人。他还历任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他治政严肃,是非分明,官吏都敬畏他。情况上奏到朝廷,唐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问犒劳。突厥的多个姓氏的人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第二年,(张嘉贞)入朝,有人诬告张嘉贞谋反,审查发现没有结果,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处死。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国家的重要军队都在边境,现在告发的人一有不对的地方就将他治罪,臣下恐怕会阻塞言路,而且会成为以后的隐患。”于是(诬告者)得以免除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于是许诺(将来授任他)做宰相。等到宋璟罢相后,唐玄宗果断地(把他)任命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迁做了中书令。在中书令的官位上满三年,擅长奏对,对于裁断处理一类的事情非常机敏。但他脾气急躁,论者遗憾他气量不够宽大。秘书监姜皎获罪,张嘉贞迎合皇帝身边权幸之人的心意,请求唐玄宗施以廷杖,致使姜皎不久死掉。恰逢广州都督裴仙先也因罪下狱,皇帝询问张嘉贞依法如何处置,张嘉贞又援引姜皎的案子(请求施以廷杖),张说反对道:“不应这样,刑罚不施加在大夫身上,因为那是国君的近臣。士人可以杀死但不能侮辱。”皇帝认为张说的意见正确。张嘉贞退下朝堂,很不高兴地说:“你话说得太直切了。”不久被授予工部尚书的官职,担任定州刺史,被封为河东侯。等到(他)出发的时候,皇帝写了一首诗,下诏朝廷百官在上东门(为他送行)。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张嘉贞性格简单粗疏,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有人规劝他,他回答说:“我曾担任相国,不到死亡,哪里会有饥寒这种忧虑?如果因皇帝斥责去职,那么即使有再多的田产,也不能拥有了。近些年有些士大夫着意扩充田宅,(死后)这些东西是没有出息的子孙放纵不检的生活费用罢了,我是不会这样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