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山西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3-14 09:44
2020年高三年级开学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说明
A卷选择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D (“将文化服务由静态、非社交化转变为动态、社交化”错.原文是“公共文化服务就不能全都是静态的、非社交化的",说明两者都要兼顾)
2.(3分)A (“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错,由原文“基本建立”“正在满足”等而知应该是初步成就)
3.(3分)B (A项“更重要的是要 大力宜传以提升其使用效率”错,文章谈的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建设“供需错位”的问题.而不是宜传不够的问题。C.项强加因果,"不顾城乡差别,只以城市群众需求为标准的单一化的模式”于文无据。D项文章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指立足地方特色而采取的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并不是单指人数多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
4.(3分)B ( 装过油漆的容器属于有害垃圾)
5.(3分)D (“互不关联”错,根据原文.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关键在前端分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3分)
7.(3分)B (“感到愧疚”于文无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12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10. (3分)A (原文标点应为: 朕渡江,卿首谒军门,敷陈王道。及参幕府,裨益良多。继入翰林,益闻谠论。江西上游地,抚绥莫如卿.)
11.(3分)B("也称地方军政大吏出行时的府署”错.后世称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为幕府)
12.(3分)C (“这些胁从者为此建生祠感念他"错.文中是“州民建生祠事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3分)
14.(3分)C ("下 了船再走进城镇近观”错,诗人并未下船,而是乘船顺流前行)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17.(3分)B (藩篱:一般 比喻对事物的限制,含贬义;消弭:清除(坏事);销蚀:消损腐蚀;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文化倾销:倾销指在市场上用低于平价格乃至成本价大量抛售商品以夺取市场的行为,文化倾销则是通过大量抛售文化产品,将自己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等强加于别的国家或地区;文化输出:指一个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主动而有意识地将其传统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的过程)
18.(3分)A(由上下文语句间的逻辑联系推断)
19. (3分)C(A项“现代城市文化景观在全球推行"搭配不当,“成为被观赏的“文化标本'或消失"语序不当;B项主语残缺;D项"成为被观赏的“文化标本’或消失”语序不当)
B卷选择题答案
1.C 2.A 3.B 4.A 5.B 7.B 10. B
11.C 12.C 14.C 17.D 18. D 19. C
AB卷非选择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
6. (6分)答题示例:
①北京:立足制度建设,推行分类试点社区。
②上海:建立奖励机制,回收物品可换礼品。
③杭州:落实定点监督,分类实名制促环保。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8. (6分)答题示例:
①设置悬念。新鲜空气本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何以杀人?这就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
②暗示了人们的生存状态。新鲜空气本是适合人类生存的,这里却是“可以使你致命”.说明人类生存状态堪忧。
③突出主题。小说揭示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个标题能够引起世人深度关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 (6分)答题示例:
第一问:
①嗅觉感受异常.“我”一走出机舱就“闻到- -种独特的东西”,而别人却“什么也闻不到”。
②心理感受异常。“我”对呼吸新鲜空气有所顾虑。
③生理方面异常。“我眼睛”竟然不淌水了,"“我不打喷嚏了”。
④视觉方面异常。环顾四周“各种物体一片清晰明澈”.反而让“我”“非常不舒服”。
⑤行为方面异常。”我"不惜花五美元去吸半小时汽车排气管的废气。
第二问:
①这一系列异常表现的夸张描写,将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揭示了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②突出主人公的各种病态.抨击了国家工业化给人类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警示世人要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一问4分,答出一点给1分,任意答出四点即可;第二问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3. (10分)
( 1 )他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此安居乐业。后因犯事被贬为桐城知州,后又改任饶州知州。
(5分。大意2分,“省”“坐”“移”各1分)
(2)陶安侍奉太祖十多年,与其他学士大儒相比,他和太祖的交情最深。到了担任侍从官,受到的恩宠更加优厚。
(5分。大意2分,“视”“旧H”“渥”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15. (6分)答案示例:
①结构上,尾联写作者回首望故乡,却只看见洪波浩渺,水天又连接在一起,与前面诗句互相关联,相互照应,浑然一体。
②情感上,诗人因前面所见景观而联想到故乡,然而回望却是“渺漫连云霞",乡关何处?不免生出淡淡的乡愁。
③意境上,“旧乡国"本是人的起点和归处.可是回望却被隔绝在阔大浩渺的自然景观之外,使得意境更加开阔,别有一种人生况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6分)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0. (6分)
①有些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②在中亚逐渐形成三种有影响的语言体系
③有一些小的民族
(每句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语境.亦可酌情给分)
21. (5分)关键信息:
①美国高校研究水稻基因发现:水稻种植起源于约公元前85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带;②野生稻在此被驯化为粳稻;③后传人印度与当地野生稻杂交为籼稻。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
22. (60分)参考立意:
①智能社会呼唤文明素养;②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③真正的安全保障是我们自已的安全意识。
参考译文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年时就敏悟,广泛涉猎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元至正初年,在江浙乡试中中举,被授予明道书院山长,因躲避战乱隐居家乡。明太祖占领太平时,陶安和德高的老儒李习率领父老出城迎接。太祖召他问话。陶安进言说:“国家动荡,各地英雄都在争夺天下,然而他们的用意只在于美女财物,没有拨乱反正、救民于水火、安定天下的心意。明公渡江,英明威武而不妄杀人,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来完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使命,天下何愁不平定。”太祖问:“我将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帝王都城,攻取它,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向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把他留在幕府,授予左司员外郎。陶安跟随太祖攻克集庆后,晋升为郎中。吴元年,开始设置翰林院,首先就召陶安为学士。当时征召许多文人商议礼仪,任命陶安为总裁官。不久,和李善长、刘基、周祯、滕毅、钱用壬等人删定律令。黄州刚被攻下,考虑需要任用重要的大臣去镇守,没有比陶安更合适的,就任命他为黄州知州。他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安居乐业。后因事被贬至桐城,又改配饶州。陈友定的部队攻城,陶安召集官民以顺逆之理晓谕,环城固守。援兵到来,敌人败去。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民众,陶安认为不妥,太祖赐诗褒奖赞扬他。饶州的百姓建生祠侍奉他。洪武元年,任命为知制诰兼修国史。太祖曾亲临东阁,与陶安、章溢等人讨论前代兴亡始末。陶安说丧乱的根源是由于骄侈。又讨论学术。陶安说:“道不明,是由于邪说干扰。”太祖说“:邪说干扰正道,就如美味悦口,美色眩目。邪说不排除,则正道就难以兴起,天下怎么能大治?”陶安点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探讨了事物的根本了。”陶安侍候太祖十多年,在诸儒中和太祖的感情最深。到了担任官吏侍从,越发受到恩宠。皇帝赐给他御制门帖子,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认为十分荣耀。御史中有人说陶安隐瞒了过错。太祖反问道:“陶安难道有此事,你从哪里得知的?”那人回答说:“外面都这样说。”太祖大怒,立即罢黜了他。洪武元年四月,江西行省参政空缺,太祖任命了陶安,晓喻他说:“我渡江,你首先在军门拜见,陈述王道。任幕府参议,使我受益很多。后来进入翰林院,更多地听到你正直的议论。江西.上游地,没有比你去镇抚更合适的。”陶安推辞,太祖不许。到任后,政绩卓著。当年九月死于官位上。病情加重时,还草拟了时务十二事上奏。太祖亲自写文祭奠,追封为姑孰郡公。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