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因而反对一切历史叙事”于文无据。) 2.D(“造成的恶果”不正确。根据原文,“这种差异性并不能推翻历史事实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史料收集的增加与史实考证的深入而得到修正,并渐趋统一”,“恰恰反映了历史学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认同的工具所其有的人文性”,可见并未造成“恶果”。) 3.D(A项,“对历史叙事进行批判,导致史学困境的出现”不正确,原文是“对历史叙事的过度批判”。B项,“并且需要不断地更换反思逻辑”不正确,原文是说“在史学反思中对历史叙事的批判”无果的情况下,“反思需要进一步深入,或者需要更换反思逻辑”。D项,“需要对它保持谦恭的姿态”不正确,原文是对“‘局外’世界”(即“边界”外世界)保持谦恭姿态,而不是对“它(边界)”本身保持谦恭的姿态。) 4.C(宁德时代动力锂电公司增速并非逐年增加,所谓增速乃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发展之比,如2018年就较之2017年放缓。) 5.B(“电荷储存量不大”不是“演进速度正在放缓”的原因之一,“储存的电荷最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才是。 6.①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解决整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问题。②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城的创新,争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固态电池的“技术高地”,提升竞争力。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④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避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每点2分,答满3点得6分) 7、B (B项“一钱一钱的凌迟”是说死神对老人的残酷侵害是缓慢而悄然进行的。) 8、文章开头的姥姥身体硬朗,干活儿利索(1分),对家人有威严也很“有用”(1分),引出下文关于姥姥的身体不再健康、威严不复存在、对家人不再“有用”的描写,(1分)开头写这样的姥姥与下文作对比,(1分)突出表现衰老对人一点一点的摧残,(1分)以及亲人对老人的逐渐疏远。(1分)(6分) 9、“透明”既是指老年人身体的衰老单薄,正像文中所说“阳光照着她,能透过去” (2分);也指老年人生活的平淡乏味,“筛子眼越来越细,兴致、乐趣都被筛出去了,日子唯余越来越纯粹的萧索”(2分);更是指老年人被亲人忽略、漠视而缺少关爱的生存状态。“她不能再为家人提供帮助,只能彻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渐透明下去,世界渐渐看不见她了” (2分)。(6分) 10. C 11. B (“视事,即考察政事……”错误,“视事”非考察政事,而指“官吏到职办公”。) 12. C(选项对他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他的原因概括不全面,从原文看,他含冤死去而百姓并不思念的原因除其平常刻薄强悍外,还有“在奉迎英宗及景泰帝复储等事的议论与舆论相反”。) 13. (1)王文为人深沉刻薄,心中很有城府,面貌严峻冷酷,和陈镒同在官位,见面只是作个揖,没有交谈过。(“深刻”,深沉刻薄;“严冷”,严峻冷酷;“同官”,同在官位;“揖”,作揖;“接谈”,交谈。1点1分) (2)那以后因为儿子王伦的缘故,想设计陷害考官,又因高谷进言而罢黜。从此两人终于不相合。(“倾”,使动用法,使……倾倒,此处引申为陷害;“用”,因为,“罢”,(被)罢黜,动词包含被动;“卒”,最终;“相得”,契合、投机,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1点1分) 参考译文: 14. B(“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错误,“烟霞”,泛指山水、山林;“去”,离开;该句意为诗人辞别宿处的山水胜景离去。) 15. ①写景上视听结合。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苍翠宁静、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 ③反衬(或“对比”“衬托”)。“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与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形成对比,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 ④巧妙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发”二字,用笔绵密严谨。 ⑤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⑥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谧、出尘的氛围。(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16.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17.A 第一空:“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词义的重点在“传承”;“一脉相通”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词义的重点在“互通”。语境中用来陈述“历史”,应选“一脉相承”。 第二空:“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词义的重点是“变化大”。“日新月异”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词义的重点是“变化快”。语境中形容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之大。应选“翻天覆地”。 第三空:“举手投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一颦一笑”指忧和喜的表情。与下文“文明”相对应,这里应选“举手投足”。 第四空:“唤起”号召使奋起;引起(注意、回忆等)。“唤醒”叫醒,常用作比喻,有使之觉醒意。从语境看,应选“唤起”。 18.D(A项,“不但”与“还是”搭配不当;同时“国运昌隆之基”与“立身行世之本”的递进关系位置不当。B项,“既是……又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这是表达并列关系,而“国运昌隆之基”与“立身行世之本”是递进关系。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主语“提升自我修养”后面。D项修改恰当。故选D。) 19. A(这一段主要是倡导“文明礼仪”的,因而“让文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主语能使语段的语言更连贯。BC两项,全句缺少主语。D项,主宾位置颠倒。故选A。) 20 ①可回收垃圾也一样;②改变对待垃这些垃圾的态度;③还可转化为新产品。(每句2分) 21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因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的贡献荣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5分) 22.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