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11-26 15:04
参考答案
1.B(3分) B 项,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
2.D (3分)D 项,“层层递进”不正确,文章是并列式结构。
3.C(3分) A 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B项,“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D 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4、A:“研学旅行是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错,原文是“研学之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
5、C:  学生是主角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研学旅行设计,根据材料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
6、(1)现有的学校教育抑制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2)学校和教师受既有课程观念的影响太深难以驾驭复杂的研学旅行;(3)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学校的“研学旅行”难以落实;(4)学校和家长相关意识淡薄,研学旅行渗透率偏低。(每点一分,三点即可满分)
7.B  解析:结合上一段内容,可以看出小冯是对“我”另眼相看,对“我”表现出特别的热情,而不是表现其“技术娴熟,是一名称职的店员”。
8.是时代的见证者,见证了小冯的成长和时代的发展变化。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祖国的飞速发展。饱含着作者对小冯的进取精神和祖国发展的热情赞颂。(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钻天杨”是散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文章首尾都提到了钻天杨,它由“瘦弱的树”变成“长得有两三层楼高”,象征着国家的变化和人物的变化,页渗透了作者对国家变化的赞美之情,而钻天杨也是时代和人物变化的见证者。
9.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小冯的经历代表着千万中国人的经历,陶然亭一带的变化是中国巨变的缩影。剪裁精当。选取作者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凸显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变化。构思巧妙。将小冯成长历程和陶然亭一带前后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侧面展现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内容和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解析:题目“选用本文的理由”实际上是赏析文章的精妙之处,结合散文的特点,可以从散文的结构安排,选材特点和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故事”栏目能够选择这篇文章,说明其能体现中国的特征。从散文的内容选择来说,这篇散文中人物的成长变化过程就是国家的发展变化过程,极具典型意义。从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来看,文中的人物不甘平庸的家庭生活,追求自己的价值,也体现了中国的时代精神。
10.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由前文可知,“执中”即陈执中,“溱”为吕溱,根据语境可以推测,“执中去”即陈执中被罢免,而“以侍读学士知徐州”的应是“溱”,故排除A、C两项。“赐宴资善堂”即在资善堂赐宴,语意完整,其与“遣使谕曰”是皇帝的两个行为,二者中间应断开,故排除D项。综上确定答案为B。答案:B
11.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中指显贵子弟”错。文中的“舍人”应为古代官名。答案:D
12.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文中“溱乃未尝受”可知,吕溱未受贿,而其他罪名并非诬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3.答案:(1)(若)用言语议论他人,这是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考查点:“中”“示”“辨”)
(2)吕溱在朝为官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考查点:“事”“绝迹”“废”)
回归教材:“示”可借鉴《鸿门宴》中的“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意思是“给……看”。
【参考译文】
吕溱字济叔,是扬州人。考中进士第一名。任亳州通判、直集贤院,同时任修起居注。因为参与进奏院宴饮一事获罪,出京外任蕲、楚、舒三州知州。后又任他为修起居注。侬智高侵犯岭南,皇帝下诏令发往各地的邸报不得擅自通报这一消息。吕溱进言:“一个地方有了紧急情况,应该使各地都知道,得以共同戒备。现在却想让人们不知道(有关情况),这是什么意思呢?”晋升为知制诰,又出京外任杭州知州,后入朝任翰林学士。吕溱上书弹劾宰相陈执中行为奸诈邪恶,仁宗退还了他的奏疏。吕溱说:“(若)用言语议论他人,这是暗地里中伤大臣。希望把奏疏拿出来给陈执中看,使他能够为自己辩白。”不久,陈执中被罢免,吕溱也以侍读学士的职位任徐州知州,(仁宗)在资善堂赐宴(饯别),派遣使臣转告他说:“这顿宴席是特地为你设的,你可以尽情大醉。”下诏自此以后以经筵讲官身份出京外任的人(都)依照此例。调任成德军知军,当时正开凿六塔河,由宰相掌管决策。恰逢地震,吕溱请求罢停此事来应答上天的警戒。吕溱豪放奢侈自我放纵,处事怠慢疏忽,和都转运使李参(相处)不和睦,回到朝廷,在流内铨兼职。李参弹劾吕溱借用官府的酒曲酿酒,(派人)挟带私货到河东做买卖,以及违反规定收受(别人)赠送的财物,(朝廷)将此事交付大理寺审议。吕溱不曾接受贿赂,然而朝臣议论纷纷,认为吕溱犯下了死罪。皇帝知道他罪过较轻,只是将他降职,出任和州知州。御史认为降职不足以抵偿他的罪责,(朝廷)又让他到南京任职。后来起用为池州知州、江宁府知府,又任集贤院学士,加衔龙图阁直学士,担任开封府知府。当时任京兆尹的官员连续几任都不称职,而吕溱见识精准超群,诉讼之事能立刻决断,豪强奸恶之人收敛劣迹。曾经入朝奏对职事,神宗察觉他有病容,劝他就医服药,不久果然生病。神宗改任他为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不久)吕溱就病逝了,享年五十五岁。追赠他为礼部侍郎。皇帝深表哀悼怀念,命中书省下诏说:“吕溱在朝为官最孤高,深知侍奉君主的操守,不趋附权贵,因此中途被废黜十多年,没有人替他说好话。刚刚晋升要职,却猝然离世,家境贫寒子女幼弱,遭逢如此大祸,一定很艰难窘迫。应当赐予优厚的财物,官府办理他的丧葬,来勉励人臣的节操。”并敕令他妻子的兄长护送灵柩归葬家乡。吕溱为人通达明敏,擅长品评议论,当时名流都推重赞许他。然而他能自我持重,在杭州接待宾客时,只说寥寥数语,世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14.C(“太阳已经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赏析不正确。颈联意为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
15.几案橱架上堆满了书籍,诗人常来坐在北窗边翻看。(2分)诗人通过描写闲居的日常生活,并化用陶潜的典故,(2分)表达了虽罢官闲居而读书自娱、恬然自适的旷达乐观之情。(2分)
16.(1)携来百侣曾游,记往昔峥嵘岁月稠(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7.D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非常多。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根据语境,应选“比比皆是”。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互利共赢:指双方通过互惠合作,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共同谋划利益和福祉,进而实现互惠互利的共赢发展。根据语境,应选“互利共赢”。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独善其身: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根据语境,应选“独善其身”。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根据语境,应选“刻不容缓”。]
18.C [A项,成分赘余,“潜规则”与“不公开的”语意重复,删去“不公开的”。B项,语序不当,前两个分句应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消费形成”不搭配,应是“消费习惯形成”。]
19.B [括号前后文“将会影响……”“最终影响……”的主语都是“大数据‘杀熟’丑闻”,而A、C、D三项偷换主语,据此得出B项最恰当。
20.对人体的功效自然也不相同少量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则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 徽标由汉字“乡”(数字“3”)、数字“0”和燃烧的蜡烛组成。“乡”又像数字
“3”,它与“0”组成数字“30”,整体图形构成汉字“师”,代表乡村教师从教30年。弯曲的
“乡”和燃烧的蜡烛,寓意乡村教师对乡村教育的无私奉献。(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
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
2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材料先列出现象,即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通过电子媒介争分夺秒地刷存在感,材料在列出热点事件的种种现象后,给出肯定、否定、不屑三种态度,然后要求学生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因为是自媒体时代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学生不仅熟悉,而且周围的同学、朋友或亲人当中就有鲜活的例子,所以写起来有话可说,立意不难。但同时因过于熟悉,所以有可能出现用形象的语言、大量的篇幅记叙人们疯狂“刷存在感”的现象,而造成对此现象的思考过于简单,甚至造成详不当或文体不明的问题。本题所给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如“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存在感”是材料的关键词,立意行文应围绕“存在感”展开;如引导语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考生若离开材料只谈“存在感”则视为偏跑;如“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表明写作内容必须是你针对“刷存在感”现象的独立思考,考生要展示思维的深度,表达自己的认识;材料中已经列举了三种观点,但考生要谈谈自己的观点,文体偏向议论文。同时这一材料又具有开放性,“有人说……”的三种说法可概括为:本能需求无可非议;抛弃是非,没有智商;充实自信,何惧存在?这三种说法引导中心论点的三个方向。材料虽列举了三种代表性的看法,但文题“你有什么思考”暗示考生不必拘泥于上述三种观点,写作间较大。“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更有开放性,不需受过多束缚。材料对“刷存在感”现象并未给出单一认识,考生可以赞同三种观点中的任意一种,也可有自己独特的其他看法。
参考立意:
内心丰盈,自带光环。存在感刷不出来,它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
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自信丰盈,不刷也“存在”。
莫再狂刷存在感。莫为“存在”丢智商。
“虚拟”的存在感不要也罢。心中有生活,不刷也存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