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10-30 18:36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10-13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B.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C.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更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D.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公车”为汉代官署名,为九卿中卫尉的下属机构。公车中设公车令,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被征召者,皆由其转达。
B. “转”,意为“转任”。《后汉书.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中的“转”与此同义,一般都存在升迁之意。
C.“太仆”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太仆总管皇帝车驾,和皇帝关系密切,成为亲近之臣。
D.“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震出身功勋世家,自八世祖杨喜至父亲杨宝时,杨家世代都封官进爵,深受汉朝恩遇。
B.杨震年轻时就很好学,曾经向恒郁学习, 通晓经术,博览群书,儒生们把他比作是孔子。
C.杨震为人淡泊名利,看重个人品行,慎独守节。王密私下赠送十斤金给他,他直言拒绝。
D. 杨震重视博士选拔,为朝廷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杨伦等传授学业,受到儒生们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2)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14~15题。
                             崇义里滞雨
                                李贺
                       落漠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注】南宫:尚书省,诗中指尚书省中主管官员选投的吏部。签筹:古代报时用的竹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谁家子”引出,仿佛是自问之语,实则包含着诗人极度的忧愤。
B.诗人虽处于人生壮年,但由于长期漂泊,思乡之愁已使自己头发花白。
C.“瘦马”以下四句由直接抒情转人景物描写,笔触细致,紧扣题目“滞雨”行笔。
D.遥望南宫,旧帘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虚实结合,意境幽静冷寂。
15.该诗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为政》中说“____,_”,成为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经典语录。
(2)《劝学》中荀子指岀,螃蟹的身体虽比蚯蚓强健,但它们“__”,这是螃蟹“____”的缘故。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表达出物是人非、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___,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___,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是   过路人    安放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但是   旁观者    珍藏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C.因而   旁观者    保存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D.所以   参与者    收藏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D.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20.下面是某同学在母校举办个人画展中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两处必须删除;请找出,其中三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
六年前,我成为美术学院众多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今天,作为花坛上的后起之秀,我能再次光临母校,举行个人画展,感到非常荣幸。正是母校严谨治学的精神才有了我今天的建树,有了母校的大力支持,我对此画展成功举办充满了信心。画展结束后,所有作品将免费赠送给母校,以感谢母校给予的培养教育。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段话不超过70个字。(5 分)
已出版的作品,需在保持表达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如自16世纪末《论语》被译为拉丁文始,现已有数十种语言的译本。但有影响的很少。而林语堂的译本为何深受喜爱?一是他按照西方人容易理解的思维层次,把《论语》内容分门别类重组输出,一目了然;一是注意采纳西方汉学家观点,摆脱生硬的先入为主。更关键的是,贯穿始终的比较方法,使得西方读者容易产生共鸣。其他创下文化交流佳绩的大师,如卫礼贤、辜鸿铭等,莫不如此。如果说老子与惠特曼样怀有宽博的慈爱,庄子则像梭罗一样具有个人主义者的坚强朴质。可以说正是因为贴近才容易被接受、被扩散,据此,“走出去”图书的组稿工作需要编辑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控能力。
22、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根据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关键词有: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理想大学、做自己喜欢的事,高薪工作、健康、家庭、出国留学、美好情感、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关键词来写一篇文章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