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一模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7-24 21:09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乐派要成为一派,首先就需要      ,明确自身特点。儒家音乐美学与道家音乐美学两大传统恰恰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儒道互补”的基本架构,(     ),便形成了儒、道、释的三维架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还形成了另一种三维架构,即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的三维架构,它们分别对应着以“乐通伦理”范导的官方音乐传统、倡导“声无哀乐”的士人音乐传统和走“俗声俗韵”路线的民间音乐传统。而这三维也不是      的,很多时候民间音乐也可以上升到士人音乐层面,文人也可以参与到民间音乐创作当中,这种例证在传统的戏曲音乐里面      。
而今,在百年中西融合的基础上,中国乐派的出场获得了历史契机。这种历史机遇有两个:一个是全球化的语境,另一个是生活的根基。在全球化的挑战中,留存与强化中国音乐的“文化身份”      。同时,要让音乐向大众生活回归,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实现。这就需要人们把音乐当着一种审美生活方式。这才是中国“音乐生活美术”的真谛所在:音乐与生活不即不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 追本溯源      泾渭分明      比比皆是      势在必行
B. 寻根究底      黑白分明      俯拾即是      志在必得
C. 寻根究底      泾渭分明      比比皆是      志在必得
D. 追本溯源      黑白分明      俯拾即是      势在必行
18. 在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也会被中国化
B. 被中国化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也会被整合
C. 由此再来整合被中国化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
D. 由此再来中国化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被确立。
B. 要通过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明确。
C. 要在大众中通过教育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被建立。
D. 要通过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中国音乐传统,使中国乐派的“民族身份”得以实现。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语境是“明确自身特点,找到源头”。故选“追本溯源”。排除BC项。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黑白分明,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是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语境是“这三维也不是界限分明的”。排除D项。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这种例证在传统的戏曲音乐里面到处都是极其常见。”势在必行,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志在必得,立志要得到或完成某种愿望。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该选项中的“由此再来”与上文衔接,后半部分“佛家音乐美学传统”与下文连贯。排除AB项。D项“由此再来中国化被整合了的佛家音乐美学传统”,语序不当。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在大众中通过教育”语序不当,排除AC项,“‘民族身份’得以实现”不搭配,排除D。故选B。
20.下面是某自来水公司一则广告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方便群众,我公司想在最近这段时间对小区自来水管子进行改造,施工时间为上午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半,到时候可能会对用户用水造成不便,特此告诉大家,敬请谅解。
【答案】“想在”改为“将于”;“最近这段时间”改为“近期”;“管子”改为“管道”;“到时候”改为“届时”;“告诉大家”改为“告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出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本题题干指出语段为“下面是某自来水公司一则广告初稿的片段”,且指出“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要求“找出并作修改”,所以做本题是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通读语段,语段中“想在”“最近这段时间” “管子”“到时候”“告诉大家”为口语,不符合启事的语言要求,改成规范雅正的书面语即可。

2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对全国两会上的这个表态做点评。要求:有明确的观点,阐释理由,语言表达准确、连贯、90个字左右。
2019年3月11日,在全国两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茅表示,对于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在处罚方面,要依法加大、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包括实施巨额惩罚制度、巨额补偿制度、重奖举报人制度。
【答案】严格监管、严惩违法行为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只有监督严格了,才能让不安全远离人民。“巨额”二字具有极强震慑力,只有让违法者知道,违法的代价要远远高于获利,才能减少违法行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论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读懂新闻事件,读懂新闻反映出的信息和要点针对新闻事件,然后论述自己的观点,阐释理由。本题中,要有针对性。这是一则关于保护食品安全的新闻。点评时,要围绕市场监管部门和处罚方面的规定进行分析点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老爷爷在某学校门口卖小吃维持生计。5块钱一份的小吃,却有人转账时只付1块钱,甚至还有1分钱的。一位老师得知此事后,给老爷爷道歉送去100元,称自己没有教育好学生。那一刻,老爷爷感动得落泪了。
一位老人在路边卖菜,收了一张百元假钞。有好心人看到后,用100元“买”下了那张假钞,当场撕掉。被撕掉的是假钞,弥补的是受伤的人心。
善良的人占多数,也要承认,人心是复杂的。如何让善行占据主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

(1)物以恶小而不为

(2)对待善恶要有明确的态度

(3)惩恶扬善,树立行者的榜样

(4)在全社会推行“善”的教育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