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 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有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 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B. 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C. 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D. 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B.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C.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D.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第一组: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的想象。应选“联想”。第二组:限制: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这里应选“制约”。第三组:亢奋不已:极度兴奋,不能自控。兴奋不已:非常高兴,兴奋得不能自控。语境中,中国航天取得进展,公众与网友感到兴奋。此处应选“兴奋不已”。第四组: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指月球探测数据不断传来。应选“源源不断”。分析可知,D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动态。AB两项省略了主语,而采用了被动态表达,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排除AB两项。D项 “观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目前地球之外还没有发现有人类。排除D项。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划线句子有两处有语病,其一是:“藏在”应搭配“深坑中”,排除CD两项。其二是:“研究”与“清楚”之间不需要加“得”。排除B项。分析可知A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究竟传华为乙醛;①________,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②________,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________,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答案】 (1). 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 (2). 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 (3). 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本题属于语句补写题,答题思路如下。阅读:拿到题目后,首先要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连贯、贴切、严密。本题①处根据前文的“有两种……一种叫乙醇脱氧酶……”以及后文的“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和“决定人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氧酶”,可知①处应该填写: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处,根据语境,需要概括如果一个人乙醛脱氧酶活性较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根据后文“酒量大的人……能迅速将乙醛代谢”可知此处可填写: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处前面“而那些酒量大的人”表示转折,说明相反的情况,对应上文“如果一个人乙醛脱氧酶活性较低”,可填写: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答案】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本则新闻共4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年4月21-28日(时间),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信息: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故答案为: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老蔡 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议论老师,特别是对有点“特色”的老师。议论最多的便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蔡小江老师了。 我们相处整整三年了。当他第一次站在班级的讲台时,全班就一片哗然,怎么这么年轻哦,年轻的让人怀疑他的能力;还这么的时髦,时髦的让人怀疑他的深度。 他整日穿着一套黑西服,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对剑眉下,戴着一副变色眼镜;那隐藏在镜片下的眼睛像两道“激光”一样随时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每当他面带微笑的经过时,我就不由的联想到蜡笔小新这个搞笑的家伙。真是越看越像,越像越想看。最有特色的是他那响跟皮鞋,走起路来咔、咔作响。简直成了我们的忠实的“哨兵”,只要走廊上传来那有节奏的不急不缓的咔咔声,同学们立刻正襟危坐,窸窸窣窣的声音戛然而止,教室里呈现出一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祥和情景。这戏剧般的场景和那“咔”式的悦耳的脚步声,此刻成了一种温馨的记忆,将永远地留在我青春的记忆中。 开学不久,老蔡就搞“公投”;后来又别出心裁,竟选班长,民主定班规......再后来,又实行“学分制”,搞的我们是人心惶惶。嘿!他的用意是不言而喻。我班的纪律也好得整个年级都出名了。 老蔡很闲。学校举行各种活动,他基本都是不闻不问,直接交给班干部。以致于某人曰:什么鸡毛蒜皮都推给班委。但说他脱离群众吧,也不妥当。他有时也很忙,经常在教室里转悠来转悠去的。他还不好好的当好他的数学教员,时不时检查一下我们的英语什么的,哪个单词错了,哪个句型错了,搞得比我们英语老师还严格。 跟他一起闲聊,可谓如沐三月之风。他简直是个天才的演说家。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涉及到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无论是事实直通车之“神舟五号”,或是军事情报站之“中台局势”,还是娱乐乐翻天之梅艳芳之死他都侃侃而谈。办公室除了他激情的演讲外,还有他优美动听的歌声,唱出了伤感男人绝世界版本的“单身情歌”。 三年来,我们一起踏青采风,一起玩过电脑,一起听过音乐。在他的举手投足潜移默化下,我们学会了自立,我们学会了处世,我们学会了交往。 毕业前最后一节数学课,老蔡手持一张数学试卷进来了我们赶紧也拿出试卷等他讲解。谁知,他深情地望着我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低下头,我泪如雨下...... 例文: 学生虐我千百遍, 我待学生如初恋 “啪”我把黑板擦和笔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嘴里说道:“破黑板……” 小黑板擦被我抛出去以后轱辘轱辘翻几个圈撞到办公桌腿上停住了,白板笔被我摔到地上又被迅速弹起来,飞到我看不见的角落。 发完脾气可真解气,这几天所有的愤怒和郁闷都仿佛随着右臂的用力一甩,甩了出去。这几秒的心情就是抛物线,由低飙升,又极速下降。马上我意识到,在学生面前不该有如此举动,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还会对他们造成心理阴影,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教室特别安静,正在听课的学生面对我这异常的举动,很震惊,眼里流露出无辜和诧异…… 我马上整理情绪,360度大转弯,用纸和笔耐心地画图,用亲切的话语详细地讲解,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我注意到学生们比以往更聚精会神了,是听得更走心了,还是还没有从刚才暴力的画面中没有转化过来? 这是我上次和初中生发完脾气之后,第二次发脾气。我一向轻声细语,微笑、耐心、好脾气一直都是我的标签。我觉得我对发脾气要上瘾了,发了一次还想第二次,发了第二次还想第三次……因为发脾气真是太过瘾了,大快人心。 想起那个小故事,爸爸让脾气不好的小男孩每发一次火就在栅栏上钉一个钉子,很快一袋子钉子被他钉的差不多了,后来他发现不发脾气比钉钉子容易得多。爸爸又让他能控制自己不发脾气时,就拔出一个钉子,过了一段时间,栅栏上留下了许多小小的钉孔。 在栅栏上钉钉子就好比我们对别人发脾气,即便你道歉,即便别人原谅了我们,可你发脾气时对他们说出的话,甚至某个动作或某种行为,都对他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无法挽回的损失,就是那些小小的孔,钉子拔了孔的存在让他们自己也觉得别扭、碍眼。 你的美好形象在他们心目中全毁、全无,下一次你再出现在他们面前,你可能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们也会装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可他们心里的芥蒂却留下了痕迹、扎扎了根。恶语伤人六月寒,身为成年人的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身为教师的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进一步冷静地深层地思考,发脾气只是呈一时之快,一时之快之后,不仅伤了别人更伤了自己。 下了晚自习,回到家里。打开朋友圈,我发表了一条这样一句话: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材料作文中的漫画作文。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批评性或表扬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由于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因此漫画类材料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作文题型。 写作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所有的人、物都不要放过,要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 第二步:理清人物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的标题把握漫画寓意。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第四步:多角度思考,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立意的前提,要注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探究,寻找漫画寓意与社会人生的对接点。漫画的本质就是想歌颂或讽刺揭露社会人生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因此留心生活,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积累,观察完漫画后想着与社会人生相对接,揭示社会现实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