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这是“赋能”的方法,不是“盘活”的方法。) 2.B(“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的关系”错,应是“论述了智慧社会的形成”。) 3.B(A项“已经进人”原文是“我们正在进人”“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拉动”原文是“信息技术开始……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 C项原文只是说“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并没有说“严重不足”,属于无中生有。 D项,原文说的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需要“万物数字化”,而不是说“万物数字化”需要“基础建设”。) 4.A(“为专门研究蛋白质提供高通量分析等一站式综合技术体系”错,原文是“为深度解析蛋白 质组及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全景式揭示人类、重要动植物与微生物等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等相关分子机制,提供髙通量分析、高时空分辨、高复杂度覆盖、大数据解析、智能化知识发现等一站式综合技术体系”,不只是为专门研究蛋白质提供,也为其他方面提供。) 5.D(A项“经过了十年的建设”错,到2018年北京设施已运行3年多了,2018年是验收。B项“明显落后于北京设施”错。C项“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合力没有形成”错,原文说“提升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合力”,有一定的合力了,只是需要提升。) 6.材料一侧重报道北京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材料二侧重报道上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及特点。 材料三侧重介绍我国蛋白质科学研究的现状及需求。 (每点2分,共6分) 7.C(“毫无留恋”错,这两个动作,有不舍之意,但又无可奈何。) 8.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増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②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老师和蔼可亲的特点。 ③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増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每点2分,共6分) 9.①情节上,三十年后相逢,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小说情节更完整。 ②人物塑造上,表现了在蒋老师的巨大影响下,我也回到母校当上了老师,证明蒋老师是位优秀老师。 ③主题上,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主题。 (每点2分,共6分) 10.C(“问”不以“骏”作宾语,句意通顺,句子简练,以“骏”作宾语,就与前句“帝以骏管朝政”的 “骏”重复,句子反而啰嗦了,如果用宾语,也应改用“之”,即“有诏下问之”;“骏”作后句主语正合适,故排除A和D。“不宜斥出正人”意思是说“不应该贬斥正直的人出任外官”,“不宜”随前句意不通了。) 11.B(应是同辈人中岁数比自己大的男性。) 12.C(“派人去拜见皇上,并归还印绶”错,这是因对“敕使者就拜,咸复送还印绶”理解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朝廷让使者到家中授职,傅咸又送还印绶”。) 13.(1)傅咸由于没有兄弟,丧祭无人主持,又再次请求(不去就职),于是让(他)在官舍设灵位。(“无主”“陈乞”“使(之)”各1分,句意2分) (2)御史中丞解结认为傅咸弹劾王戎是违背典制,越位侵权,干涉了非他职权之内的事,于是上奏罢免傅咸的官职。(“越局”“干”“奏免”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傅咸字长虞,刚正简直有大节。咸宁初年,傅咸继承其父傅玄的爵位,拜为太子洗马,累迁为尚书右丞,出朝任冀州刺史,继母杜氏不肯随傅咸前往,于是傅咸上表请求免职。三旬之后,改任为司徒左长史。太熙元年,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杨骏辅佐朝政。当时司隶荀恺的堂兄死了,自己上表请求赴丧,诏书同意但还没下达,荀恺便拜访杨 骏。傅咸因此上奏说:“死丧是令人哀戚的,兄弟之丧更令人伤怀,荀恺同堂去世,也才几天,天子怜悯,同意他临丧。诏书还没下就去辞行,拜访要人,急于表现谄媚的恭敬,并无友爱兄弟的真情。应当从重贬黜,以崇尚风俗教化。”司马衷以为杨骏管理朝政,有诏下问,杨骏很害怕。傅咸又给杨骏写信,讽诛切直,杨骏稍稍收敛,逐渐产生不满,便想让傅咸出任京兆、弘农太守,杨骏的外甥李斌劝说杨骏,不应该贬斥正直的人出任外官,才得以中止。过了不久,杨骏被诛,傅咸转任太子中庶子,升为御史中丞。傅咸再次任本郡中正,时值继母去世离职。不久起用为议郎,并兼任司隶校尉。傅咸前后推辞多次,都未获准。朝廷让使者到家中授职,傅咸又送还印绶。公车不为他通报,催促他就职理事。傅咸由于没有兄弟,丧祭无人主持,又再次请求,于是让他在官舍设灵位。傅咸又上表说:“我既驽钝懦弱,不能担当重任。又加上哀丧,请假休息时日,陛下过分厚意,授予我难以胜任之职。我表白赤诚之心,冒死上报,既已违诏,最终不会改变。”当时朝廷政治宽松,豪强大族放纵恣事,交私友托人情,朝野混乱。傅咸上奏罢免河南尹澹、左将军倩、廷尉高光、兼河南尹何攀等,京都肃敬,贵戚慑威伏服。当时的仆射王戎兼管吏部,傅咸上奏说:“王戎位在台辅,兼管选举,却没有使风俗淳朴,聚集功绩,致使人心倾侧不安,大开浮竞之风。中郎李重、李义也不加以匡正。我请求免除王戎等人的职务。”司马衷下诏说:“王戎的职责在于评议事理,是我所推崇委任的,禁止免职。”御史中丞解结认为傅咸弹劾王戎是违背典制,越位侵权,干涉了非他职权之内的事,于是上奏罢免傅咸的官职,司马衷也不同意。元康四年,傅咸死在任上,享年五十六岁。 14.B(“心情舒畅”错,“云阴萧瑟和露气峭深”的感受已表明诗人的情感已由喜悦变为悲愁。) 15.“不得中原信”表达了国土沦丧的痛苦;“抚剑”表达了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何人识壮心”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慨叹。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6.(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每空1分,共6分) 17.B(屈指可数,意思是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首屈一指,意思是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根据句意,AIP系统构造复杂,全世界能设计建造的国家还不多,故应用“屈指可数”。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句意是说战士们对肖海生的做法感到吃惊,故用“目瞪口呆”。寒来暑往,意思是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日月如梭,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句意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肖海生取得了成绩。故用 “寒来暑往”。一应俱全,意为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横线前有“各种关键装备”,其中“各种”与“一应”语义重复,故用“应有尽有”。) 18.A(整句话的主语是“衣服”,所以后半句应为被动句,保持整句话陈述对象一致,故排除B和C;根据事理,应是先变湿,由湿而干,干了再湿,故排除D。) 19.B(不孚众望,用词不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与句意矛盾,故排除C和D。“保持……安全”搭配不当,应该为“保障……安全”。整句话的主语是“肖海生”,故最后分句应用被动句式。故排除A。) 20.这幅漫画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1分)只画了祖孙二人向前奔走,小孙子迫不及待地跑在前边,一手牵着奶奶,一手指着远方,(2分)让人联想到画中没有出现的敲锣打鼓热闹场面。(2分)(共5分) 21.赴汤蹈火、舍己救人、舍小家顾大家,消防官兵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苦练本领、攻坚克难、体能优技术强,消防官兵的刻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听指挥打胜仗,消防官兵的忠诚品格值得我们敬佩。 (每句2分,共6分) 22.主要立意:可以综合三个材料,写追求与奋斗;也可以侧重其中一个材料,写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写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写追梦;也可以结合两个材料,如①和②,辩证谈“保持艰苦奋斗”与“追求共同富裕”的关系。立意只要不脱离三个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