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李存勖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国号唐,拜崇韬兵部尚书。唐自失德胜,梁兵日掠澶、相,又闻梁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将,崇韬曰:“陛下兴兵十余年矣。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愿陛下长驱捣梁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即日下令军中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今籓镇诸侯,多梁旧将。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同光四年征蜀,以魏王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唐军入蜀,所过迎降。崇韬素嫉宦官,尝谓继岌当尽去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闻此言,遂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其破蜀所得,皆籍没。明宗即位,诏许归葬,以其太原故宅赐其二孙。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遗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B.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C.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D.其伐蜀也/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B.南郊,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也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C.藩,“保卫”之意;藩镇,亦称方镇,朝廷设置的专管边境军事的军镇。 D.郊迎,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崇韬才能突出,受到庄宗赏识。郭崇韬颇有军事谋略,庄宗在破契丹、灭梁等关键性战役中都采纳了郭崇韬的建议,获得了胜利。 B.郭崇韬处世明达,善于交际应对。郭崇韬素来廉洁,但进入洛阳后,为安抚后粱旧臣,才开始收受他人馈赠的财物,后将这些财物悉数上交。 C.郭崇韬厌恶宦官,在言行上都表现出了对宦官的不满和蔑视,李从袭和向延嗣等人怀恨在心,共同编造罪名诬陷他。 D.郭崇韬起初并不知道自己是郭子仪后人,经过他人考证点拨,他才相信,并在伐蜀路过时到郭子仪墓前哀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 (2)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其破蜀所得,皆籍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正宫】塞鸿秋·凌歊台怀古 薛昂夫 凌歊台①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②太白坟③如故。 【注】凌歊台:遗址在今安徽当涂小黄山,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②青山,安徽当涂东南。太白坟:李白坟。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凌歊台怀古”是题目,此曲是一首登高吊古之作,全曲紧切题意“怀古”展开。 B.“望夫山下乌江渡”指的是项羽当年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 C.“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引用了杜甫《春日忆李白》的诗句,直接抒发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 D.作者选用刘裕亡家、项羽自刎,而李白遗泽长存的史实,使之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 15.请赏析“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二句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杜牧《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 ”;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 ”,又怎么会灭亡呢?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世间的物品 ,数不胜数,那我们拥有的物品的多寡会对心理形成干扰吗?物品不仅占据心理空间,还占据物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研究者发现,强迫性囤积的人在空间注意力、工作记忆力和执行能力上都比普通人弱。这表明,物品和认知之间是 的。更有趣的是,那些有严重囤积倾向的人也认为自己比普通人记忆力要差。( )从理论上说,空间中的物品过多,我们无疑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搜寻目标物品,这会占用原本稀缺的注意力广度;另一方面,购买、获取物品也会耗费时间精力。对于这点,来自金钱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旁证是,贫穷会损害认知能力,而其原理在于我们对物品的 太过耗神。相反,少些物品,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将卸下更多负荷,从而能专注在最重要的任务上。研究又发现,在让人感觉失去控制的压力情境下,人们会出现保存资源的行为,以便 ;同时,人们也会出现较强的消费意愿,通过购买更多必需品来重获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琳琅满目 息息相关 锱铢必较 防患未然 B.五花八门 息息相关 斤斤计较 有备无患 C.琳琅满目 休戚相关 斤斤计较 防患未然 D.五花八门 休戚相关 锱铢必较 有备无患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概括“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物品不仅占据心理空问,还占据物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 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 B.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 C.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概括“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 D.拥有更多的物品意味着对认知资源的占用,物品不仅占据物理空间,还占据心理空间,在心理学里,有一个词最适合阐述“人们对物品的持有程度或动机”,这个词就是——囤物倾向。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然,物品多寡和认知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证明。 B.显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表明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 C.显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是否存在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证明。 D.当然,物品的多寡和认知资源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直接证据来表明。 20.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吕梁英雄传》(长篇小说),作者系我国著名作家马烽和西戎。全书共80回之多,全部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为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到时将开通热线,由王宏老师为同学们垂询相关问题。敬请关注! 21.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条鱼,为了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便跳上陆地,几周后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在陆地上所见到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创作了图画:人是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学习语文可以从这个故事得到什么启发? 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对于语文学习的一点或若干点见解、主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