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衡水金卷2019年高三第二学期先享题语文信息卷(二)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3-20 15:58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怀绪等,皆安集之,贡献相继。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归者以数万。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建安十三年卒。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馀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贼以破走。扬州士民益追思之,以为虽董安于之守晋阳,不能过也。及陂塘之利,至今为用。馥子靖,黄初中从黄门侍郎迁庐江太守,诏曰:“卿父昔为彼州,今卿复据此郡,可谓克负荷者也。”转在河内,迁尚书,赐爵关内侯,出为河南尹。初虽如碎密,终于百姓便之,有馥遗风。母丧去官,后为大司农卫尉,进封广陆亭侯,邑三百户。上疏陈儒训之本日:“夫学者,治乱之轨仪,圣人之大教也。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后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靖以为“经常之大法,莫善于守防,使民夷有别”。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蝎,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嘉平六年薨,追赠征北将军,进封建成乡侯,谥曰景侯。
    (节选自《三国志·刘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B.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C.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D.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掾,在我国封建时代本来是佐助的意思,后来改成了副官佐或者作为官署属员的通称。
    B.斛,是我国古代的量器名,也是容量的单位,一斛本来指的是十斗,后来改成了五斗。
    C.二千石,在汉朝时郡守每月的俸禄是二千石,因此人们用“二千石”作为郡守的代称。
    D.假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长期任务的臣子用以威慑一方,任务完成后节将会被收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馥深得曹操赏识。他投奔曹操以后,就由司徒府召任为掾史;曹操被袁绍包围攻击时,认为可以把东南地区的政事委托给他,就上表请求朝廷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B.刘馥深谙管理之道。他除了建立起合肥州城的治安措施,还对合肥南部的雷绪等势力采取恩抚的策略,让他们都安定地集结,使雷绪等人很受感动’不断地奉献物品。
    C.刘馥深受追念。在合肥军民依靠他任职合肥时所备的战斗物资使得敌方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后,当地人民更加怀念他,认为他的守御策略比春秋时期董安于的还出色。
    D.刘靖颇有政才。他持节总管河北地区的军事时,有独到见解;他开拓了边疆的防线,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他修凿拓宽了戾陵渠大堰,边疆的人民都得到了利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5分)
(2)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时,与朋友董传临别留赠而作。其时董传穷困潦倒。踏槐花:指参加科举考试。寻春马:暗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美女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粗缯大布裹生涯”写董传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生活贫穷,“裹生涯”词语搭配新颖巧妙。
    B.“腹有诗书气自华”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C.颔联写董传不喜欢陪伴着老儒过清苦的“烹瓠叶”的日子,而想随从着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D.尾联表达了自己对董传的宽慰,他相信董传有朝一日必能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为世人所夸耀。
15、诗中“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环境安宁平静的语句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的“           ”一句用弦多暗示作者天赋极高,多愁善感;“            ”一句用典故表达了凄迷哀怨之情。
(3)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               ”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    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               ”的糊涂做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       ,相关争议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日渐升级。这不,连脸书网创始人扎克伯格与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都因为它互怼起来了。他们执掌的公司都涉及人工智能业务,二人却对它持       的态度,而且因此公开吵起来。只能说明,这确实是人工智能发展绕不过去的问题。
    到底该对人工智能持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梳理两种观点,会发现如下规律。“乐观派”更多地关注当下,认为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众多好处,没必要过于对它恐慌。让“悲观派”感到焦虑的是未来,他们担心未来人工智能会带来失业,引发战争,甚至导致人类终结。
    平心而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一方面,谁也无法否认,现阶段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实惠;(    )。但       的是,无论你乐观还是悲观,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一趋势无法改变。作为一门技术,人工智能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困扰。所以,与其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倒不如理性对待人工智能。
    两位在科技界       的巨擘,为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灾难而大打嘴仗之后,不妨想想做点什么,才能保证人工智能的光明未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日新月异    迥然不同    毋庸讳言    无足轻重
  B.日新月异    截然相反    毋庸置疑    举足轻重
  C.与日俱增    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    无足轻重
  D.与日俱增    截然相反    毋庸讳言    举足轻重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乐观派”更多地关注当下,认为没必要过于对它恐慌,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众多好处。
    B.“乐观派”更多地关注当下,认为没必要对它过于恐慌,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众多好处。
    C,“乐观派”更多地关注当下,认为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众多好处,没必要对它过于恐慌。
    D.“乐观派”更多地关注当下,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众多好处,认为没必要对它过于恐慌。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另一方面,谁也无法断定,数百年后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
    B、另一方面,数百年后人工智能能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无法断定
    C.另一方面,谁也无法断定,人工智能数百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D.另一方面,数百年后,谁也无法断定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
 20、下面表述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五金厂关于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通报
    近来,我厂连续发生盗窃、斗殴和失火事情,有数位职工被歹徒打伤,损失沉重,为维护正常生产制    度,特作如下申明……
                           保卫处
                                  2018年11月12日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6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人谈到社会治理时“言必称希    腊”,推崇西方社会治理模式。虽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有其优长之处,但如果照抄照搬、简单套用,结    果必然是“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