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 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1.B,辰时是指7点至9点。 2.B 。A失陪,谦词,自称,对象错用。C寒舍,谦词,自已称,不称对方。D千金,敬词,不能用于自己。 3.D。【解析】A项“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B项“胸有成竹”是“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从句意看,应该改为“心中有数”。C项“翻云覆雨”是“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 4.D A。“缓解”与“负担”搭配不当;B。“培养”缺宾语C.“历届”语序不当。 5.C 6.D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春秋时左丘明编辑的《国语》。 7.D 8.B(伐:夸耀) 9.D (A 于:和、跟、同,介词 交往,动词 B 为:替、给,介词 是,动词 C 以:按照、依照、根据,介词 因,介词 D 之:的, 助词) 10.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话的艺术和策略;汉武帝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并非做事轻率、随意。) 11.C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宾语提前。 12.B 参考译文: 汉武帝时,征召北海太守到皇帝行宫。有个执掌文书的府吏王先生,自动请求和太守一同前往,说,“我对您有好处。”太守答应了。许多官府属官禀告说:“王先生爱喝酒,爱说闲话,不办实事,恐怕不可以和您一起去。”太守说:“王先生想前去,不可以违背他的意愿。” 走到行宫外,在宫府门等待诏令。王先生只是揣着钱买酒,和卫兵仆射喝酒,每天醉醺醺的,不去看望那个太守。 太守进宫拜见皇帝。王先生对守门郎官说:“希望您替我喊我们太守到宫门以内,我要远远地和他说几句话。”守门郎官替他去喊太守。太守出来,远远地看见王先生。王先生说:“皇帝如果问你怎么治理北海,使那里没有抢劫、杀人的人,您回答说什么呢?”太守回答说:“选择贤能的人,按照(依照)个人的能力分别任用他们,奖赏才能超群的,惩罚不贤良的。”王先生说:“像这样回答,这是自己称颂自己夸耀功绩,不可以。希望您回答说:不是我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奇灵异的声威改变的。”太守说:“好!” 太守被皇帝征召进入宫中,走到殿阶的下面,有诏令问他说:“怎么治理北海,使抢劫、杀人的人不出现呢?”太守磕头回答说:“不是我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奇灵异的声威改变的。”汉武帝大笑,说:“唉啊!哪里得到性情严谨敦厚的人的话来称赞我!从哪里学来的?”太守回答说:“从执掌文书的府吏那里学来的。”汉武帝说:“他现在在哪里?”回答说:“在宫府门外。”汉武帝下诏召见他,授予王先生水衡丞的官职,任用北海太守作水衡都尉。 古书上说:“美好的言辞可以求得尊贵,美好的品行可以超越别人。君子用美好的言语赠送对方,小人用钱财赠送对方。” 13.D 。“解”字是“懂得”“知道”之意。 14. D 。贺诗没有颂扬“唐王朝兴盛、光明”的明显用意。 15.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1分)联想到翠绿的丝带(2分);后者由枊枝的随风摇摆、飘拂不定(1分)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2分)。 16.及尔偕老 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余独好修以为常 岂余心之可惩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17.C A项,开篇写莲花主要目的是与后文形成呼应,展现奶奶高贵纯洁的灵魂。B项,高尚情操固然不能说没有,但不全是,大家要保住活命粮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D项,奶奶遇难固然跟船走得慢有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父亲”的私心,使得奶奶无颜面对乡亲,拒绝上船。 18.奶奶是一位慈祥而严厉的母亲。她总是慈祥地望着干活的父亲,但孩子犯了错误,却决不宽容。奶奶是个倔强、正直、刚强的人。虽然面临危险,但儿子不用行动改正错误,就坚决不让步。 奶奶热心善良,品德高尚。总是把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放在首位,洪水来时,她一家家叫醒村民;自家东西还没有收拾,让自己的儿子先搬村里的粮食。 奶奶品质高洁,珍惜名誉。喜欢莲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重要,因儿子私自占有集体的东西而感到无脸见人。(答对1点得2分,答对四点,即得满分8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9.能引起读者的好奇。莲花开在屋顶违反常规。(构思方面) 美化了人物,概括了主题。“开在屋顶的莲花”是比喻端坐在屋顶上的奶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这一画面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人物和主题方面) 以此为题提示了小说的线索。屋顶是小说高潮发生的地点,也是主人公牺牲的地方,(情节方面)(答出一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 20.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