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省咸阳市2019年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2-20 09:27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彦仙字少严,初名孝忠,宁州彭原人。有大志,所交皆豪侠士。闲骑射。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啁敌人纵牧,取其善马以归。靖康元年,金人犯境,郡县募兵勤王,遂率士应募,补承节郎。李纲宣抚两河,上书言纲不知兵,恐误国。书闻,下有司追捕,乃亡去,易名彦仙。河东陷,彦仙拔归,道出陕,以兵事见守臣李弥大,弥大与语,壮之,留为裨将,戍淆、渑间。金人再犯汴,时彦仙为石壕尉,坚守三觜,民争依之。 下令日:“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众皆奋。金人攻三觜,彦仙战佯北,金人追之,伏发,掩杀千计,分兵四出,下五十佘壁。 初,金人得陕,用降者守之,使招集散亡,彦 仙阴遣士厕其间,金人不觉。 乃引兵攻其南郭,夜潜师薄东北隅,所纳士内应,噪而入,复陕州。乘胜渡河,列栅中条诸山,旁郡邑皆响附,分遣邵云等下绛、解诸邑。事闻,上谓辅臣曰:“近知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捷,朕喜而不寐。”即命知陕州兼安抚使,迁武节郎。 彦仙搜军械,增陴浚潢,益为战守备,尽取家属以来,曰:“吾以家徇国,与城俱存亡。”闻者感服。三年,娄宿悉兵自蒲、解大入,彦仙伏兵中条山击之,金兵大溃,娄宿仅以身免。授右武大夫。 娄宿 率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期以三旬必拔。 彦仙意气如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潜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食尽,煮豆以啖其下。彦仙日与金人战,将士未尝解甲。娄宿雅奇彦仙才,尝啖以河南兵马元帅,彦仙斩其使。 彦仙日:“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城陷,彦仙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猬,战愈力。金人惜其才,以重赏募人生致之。遂投河死,年三十六。乾道八年,谥忠威。彦仙以信义治陕,犯令者虽贵不贷。与其下同甘苦,故士乐为用。有筹略慧应奕裳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 金人疑有伏,引去,彦仙追袭于隘,躏死相枕。关以东皆下,陕独存。 彦仙以孤城扼其冲再逾年,大小二百战,金人不得西。
(节选自<宋史·李彦仙传>,有刷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筹略/善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
B.有筹略善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
C.有筹略/善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
D.有筹略善应变/尝略地/至青涧猝遇金人/众愕眙/彦仙依山/植疑帜/徐据柳林/解甲自如11.下11.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靖康:宋钦宗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岳飞在《满江红》中用“靖康耻”指代北宋灭亡的耻辱。
B.勤王:原义是指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王有难,地位和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
C.河东:黄河自北而南流经陕西、山西,古代把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称为“河东”。
D.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我国古代官员升迁、降职都有一些术语。如升迁称作"升""进”“擢”等,降职称作“贬”“谪”“徙”“左迁”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彦仙与金人交战非常忠勇,多次获胜。守卫陕州时把将士家属全部接来,表明自己以家殉国、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众人都很佩服他。
B.李彦仙有技艺,懂军事。 他平常结交豪伙之士,闲时骑马射箭,利用家近边地观察山川地势;因上书被朝廷追捕,也因兵事获得任用。
C.李彦仙作战很有谋略。他假装战败,伏兵掩杀追击的金人;面对娄宿大兵围攻,他装作宴乐,暗中派人焚烧金人攻城的器具退敌。
D.李彦仙凭信义治理陕州。违犯命令者即使贵要也严惩不宽恕,与部下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乐意为其任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家极边,每出必阴察山川形势,或啁敌人纵牧,取其善马以归。(5分)                
(2)尉异县人,非如汝室墓于是。今尉为汝守,若不悉力,金人将尸汝于市。(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闻泉
李咸用
浙浙梦初惊,幽窗枕簟清。
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
急响穿岩曲,低应过石平。
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一句点题,写诗人初闻泉声的状态,其中“梦初惊”写泉声将睡梦中的诗人惊醒后引起的心理反应,该句对其刻画的惟妙惟肖。
B.诗歌第二句用“窗”的“幽”和“枕簟”的“清”描写居室的幽深安谧以及诗人卧具的洁净,以此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意境。
C.诗歌颔联用“无人”和“只有”对比,“无人”写没有人与诗人一起欣赏美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只有”表现出山间景色的美好。
D.尾联画龙点睛,诗人不愿意用琴声来比喻听到的泉水声,害怕这样会失去泉声的意味,表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的思想。
15.有人评价这首诗“传'闻'字之神”,诗歌哪一联表达了“传‵闻′字之神”?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中的“             ;             ”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2)<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劝学》中说,“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II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所有肇自人工的传世、出土的文物,以及古建筑、古代工程,都是传统工艺的产物。 这些传统工艺和民众的衣食住行、民俗民风,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力消长紧密联系、                 。
传统工艺具有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以及能动性、永恒性、人性、个性等特征,对应地表达了其所拥有的得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曾其有一段时间,有些学者讳言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                地规避这一论题。 甚至有人视传统工艺为                  ,只能等着进博物馆被                    。 这种看法是很错误的,也有悖于现实。环顾四周,斧子凿子、红茶绿茶、黄酒白酒、竹编藤编、木雕玉雕、泥塑面塑、云锦苏绣、金铂银饰、青瓷紫砂、剪纸年画、油盐酱醋、衣裳鞋帽、笔墨纸砚……(              )。我们也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向往和审美取向的改变,人们对手工制品将有更多、更高的需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必将越来越被重视和善待。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工艺具有审美、实用、理性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表达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B.传统工艺具有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和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决定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C.传统工艺具有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表达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D.传统工艺具有审美、理性、实用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决定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的浸润。
B.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中浸润着。
C.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浸润着。
D.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19.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息息相关   有意无意   可有可无   束之高阁
B.休戚相关   若有若无   可有可无   置之度外
C.休戚相关   有意无意   无关紧要   置之度外
D.息息相关   若有若无   无关紧要   束之高阁
20.下面是写给高三学子的一段寄语,有语法、逻辑,得体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五处并修改。(5分)
①高三的无数莘莘学子们,你们好!②寒窗苦读数十载,秉读诗书千万册,③日夜奋进身心劳,只为金榜题名时!④高考,稳的是心,用的是技巧,冷静的是心态,沉着的是头脑。大家 只要平时像高考一样紧张, 高考就会像平时一样放松。⑤希望你们能够在考 场上稳定心态 并且积极调节自我。⑥祝你们:最后都能考个高分儿,⑦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1)_                    改为                  
(2)_                    改为                  
(3)_                    改为                  
(4)_                    改为                  
(5)_                    改为                  
21.下面是“中国民政”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