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2-19 11:22
语文开学考参考答案
1. D(“乐音”属于听觉,“水灵灵”属于视觉,根据第二段“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的信息可以得出答案)
2.C(根据第四段中“五条标准……过了头”“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是有裨益的”等信息可以得出)
3.C(强加因果,“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是“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的标准,文中是借以说明“五字标准”“难以使人认可”)
4. B(A项曲解文意,说“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这显然不合文意,结合下文来看应是“感到北国春风胜过南国…感受到北国春风的那种“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霜雪”的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雄伟气势。由于有了这样的切身体验,所以感到劲健的北国春风胜似轻柔的江南春风,从而发出了“怀念北国春风”的感叹。C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都是北国春天的特有景象,不属于对比。D项应是“欲扬先抑”。)
5. ①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轻柔的江南春风。②后来作者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一点3分,两点5分)
6. ①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②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③从怀念南国的春风转为怀念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每点2分,共6分)
7. B(誉:动词,称赞)
8. B
9. A
10.C(过度拔高,原文中“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清之取利远,故远大”等可以说明宋清做生意也是为了赚钱)
11.(1)即使没带钱的人来了,宋清也都给他们好药,积聚的借据像山一样高了,宋清也没有前去索取药钱。(虽,即使。与,给。诣,去,前往。直,价钱。补足主语“宋清”。一点1分,共5分)
(2)我观察现在那些与人交往的人,有权势(富贵)时就去依附,贫寒了就会舍弃,很少有能像宋清这样做的人。(交乎人者,与人交往的人。炎,富贵,有权势。附,依附。鲜,少。类,像。一点1分,共5分)
12.C(“今日故地再游”应为“他日旧地再游”)
13.手法:对比,将邮吏整日劳碌与老僧生活安静清闲两种生存状态进行对比。(2分)
感情:①面对生活安静清闲老僧的愧疚,旨在表达诗人对其生活的向往。(2分)②表现了自己对仕途奔波中烦恼和劳累的厌倦。(2分)
14.(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15.A(①“指点江山”是评论国家大事,此处属于望文生义。④“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和本意露出来了。不合语境。⑤“秋毫无犯”意思是说丝毫不加侵犯,用以比喻军队纪律严明,对人民的利益一点也不侵犯。不合语境。②“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符合语境。③“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符合语境。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言行表现与真实意图不一致,别立名目暗藏或暗示对某种人事的攻击和胁迫,殷勤的表面后面隐藏着杀机。符合语境)
16.C(A项,中途易辙,前面是“我省”,后面是“省气象局”;B项,结构混乱,“将于明年正式生效”前暗换主语。D项,“借口以......名”句式杂糅)
17.B (根据句式特点③④⑤三句应在一起,再结合时间先后顺序,这三句顺序应该为⑤③④,排除CD两项。而⑤③④句是对①句“‘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进行具体阐释,所以⑤③④紧跟①后,排除A项)
18.B(②“巧言令色,鲜矣仁!”和“君子“特质相反;④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⑤说的额学习的方法的)
19.D(①句,“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出自宋朝无名氏的《九张机》,根据“千丝万缕相萦系”,对应的应该是“织布”,排除AC两项。②句,“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出自北宋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渔家傲》,根据“轻桡”“短棹”可判断出所写的运动是划船。排除B项。③句,“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出自明朝解缙的《无题》,根据“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可判断出该句所写的运动是“钓鱼”。④句,“眼中何有百步的,强干惯使千年柘”,出自明代徐祯卿《观田魏二廷尉射歌》,其中“千年柘”是指弓箭,在结合“百步”,可以推断此句是写射箭)
20.B
21.①水清鱼读月②乃在“读”“谈”二字 ③山静无声鸟真可谈天
(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山水之清”和“鱼‘读月’”以及和“山静鸟谈天“的对仗填写。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读月”“谈天”,第③空注意前文“山静鸟谈天”的诗句意蕴进行概括)
22.(1)“各位老师们”删去“各位”或“们”  (2)“老婆”改为“爱人” (3)“难免不存在”改为“难免存在” (4)“不忍直视”改为“束手无策”(措辞略有不同,只要语句顺畅亦可)
23.审题参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旧年交替的节点上,结合高中紧张的学习,把自己和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声。基本立意:回顾或审视自己的生活,而对新时代带来的“好运”与挑战,勇敢前行,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从而拥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参考译文:
宋清是长安西部药材市场上的人,他搜集出卖好药。有从深山大泽来的采药人,一定把药卖给宋清,宋清很好地接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配制他们的方剂,便容易出卖,都称誉宋清。生疮害病的人,也都愿意到宋清处买药,希望迅速治愈。宋清总是乐于满足他们的要求。即便是没带钱的人,都给予好药,积累下来的债券堆积如山,也是从未前去讨取药钱。有的不相识的人从远地来写债券购药,宋清也不推辞。到了年底,估计人们无力偿还,便把债券烧掉,始终不再提起。市场上的人因为他的行为与众不同,都笑他,说:“宋清是个愚蠢荒唐的人。”
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有道德的人吧?”宋清听到这些议论,说:“我不过追求利润以养活妻子儿女罢了,并不是有道德,然而说我愚蠢荒唐也是错误的。”
宋清经营药材四十年,烧掉药债债券的有一百几十人,有的人后来做了朝廷的大官,有的人成了管领几个州郡的封疆大吏,享有很高的薪俸,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上门馈赠宋清财物。即使有不能立刻报答,而且赊账以后即死去的人成百上千,这也并不妨害宋清发财致富。宋清求利的目光远,目光远所以收益大。哪里像那些小商人啊!一次讨不到货款,就勃然大怒,两次就詈骂并与之结仇了。他们求利的方法,岂不是太狭隘了吗!我发现愚蠢的人倒是有的啊。宋清的确是用上述方法获得大利,行为又不荒唐,坚持他的做法不改变,终于致富。来求他的人更多,他接待的范围更广。有被贬官放逐沉沦失意,亲戚和朋友都冷眼看待他的人,宋清也并不怠慢;遇到他们有病,一定像过去一样给好药。一旦他们重新当权,就更加厚重地报答宋清。他从长远考虑来求利,都类似这样。
我观察现在那些与人交往的人,得势时便攀附,贫寒时便抛弃,很少有能像宋清这样做的人。唉!宋清是个买卖人,现在的朋友有能期望别人报答像宋清那样目光长远的么?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
柳宗元先生说:“宋清身在市场却不用市场的道理,可是身在朝廷、在官府、在学校乡里自称为士大夫的人,反倒争着不停地做买卖,可悲啊!这样说来宋清就不仅仅不同于一般的买卖人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