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以偏概全。根据第一段“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可见有技术和道德的双重要求。) 2.B(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教育背景”。) 3.C(曲解文意。根据原文“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言官自身要求严格之外,对言官也要进行有效保护,不因言获罪是重要的原则。”可见,言官“抬棺死谏”并不是明代吏治清明的原因。) 4.C(文章的主旨不在于“没有必要为暂时的不幸而懊恼不已”,而是突出现实生活中充满许多的悲剧因素。) 5.①卡米拉所梦到的穆拉德是一个既懂得爱又感情专一,还始终浪漫的好丈夫,和卡米拉有滋有味相伴相携走过人生岁月。②卡米拉所梦到的穆拉德还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全家一起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⑧把卡米拉梦中的穆拉德塑造得越完美,对比现实中她的未婚夫穆拉德等不及卡米拉醒来就和别人结婚的事实就显得越发残酷。更突显了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每点2分) 6.①位于小说结尾的这句话,呼应了标题“平凡的幸福”。命运对卡米拉不薄,让她四十年来躲开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不用直面生活的琐碎狗血,一直在梦中享受幸福。②位于小说结尾的这句话总结了主人公做了一辈子的梦。而卡米拉的形象也是在她一辈子的梦中得以丰满立体的。梦中,卡米拉热爱生活,渴望真情,乐观知足。⑧位于小说结尾的这句话也运用了反语,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命运对她不是不薄,而是让她的命运充满悲剧性。因为如此珍惜爱情、极易满足的卡米拉所希望的能和丈夫相亲相爱、能过子孙满堂的平凡的幸福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是极其无奈又极具悲剧色彩的。 7.B(图中的增长率是从2016年开始统计的) 8.D(A项递进关系错误,更重的是“人们观念的日益转变”。B项“但将知识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会使人变得更加唯利是图,从而败坏社会风气”于文无据。C项因果关系不当。) 9.(1)拓宽知识生产者的来源渠道,注重个性,追求深度,推出精品。 (2)深入调查,满足不同用户的兴趣和需要,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 (3)完善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提升用户付费体验和复购意愿。 (4)整体布局和规划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产品设计等环节。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0.D(“可”是“大约”的意思。) 11.A(“朔望”分别指旧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 12.A(文中没有“从小姨妈对何尚之特别关爱”的信息。) 13.(1)法律是为丁禁止人们干坏事, (因此量刑时)一定要根据情理, (法律)不是说一个人干了抢劫的事,他的全家都应该受刑。 (重点词语:本,根据;谓,说;为:干;阖:全。一字1分;大意2分) (2)这是送别吏部郎(这个官)罢了,和你何彦德没有(任何)关系。(重点词语:此,这;耳,同“尔”,罢了;关,和……有关。一字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何尚之,字彦德,是庐江濡地的人。父亲名何叔度,恭敬谨慎,具有操行。叔度的姨妈嫁给沛郡的刘璩,和叔度的母亲感情很深。叔度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叔度奉事姨妈像自己的亲生母亲那样。姨妈死后,在每月的初一和初十五都一定要前往表达哀悼,并且举行祭奠仪式, (祭奠的)食物都是珍贵和新鲜的,而且他要亲自到场省视。如果每月的初一和初十五他有公事,那他就会先派人送去祭品, (这些祭品)他都要亲自料理选择,面对(这些祭品)他总是泪流不止。公事一完他就前去表达哀思,而且把这个习惯作为常规。 到了三年服丧结束。义熙五年,吴兴武康县人王延祖抢劫,他的父亲王睦把此事给官府告发了。按照新的法律:“凡是犯抢劫罪,本人获斩刑,家人也判死罪。”王睦已经向官府告发,这在法律上就有疑点。当时何叔度担任尚书,他分析道: “法律是为了禁止人们干坏事的,(因此量刑时)一定要根据情理,(法律)不是说一个人干了抢劫的事,他的全家都应该受刑。 (法律上)连罪到同胞兄弟的原因,是想引导他们互相告发,以供出作恶的人。王睦父子之间是至亲的关系,王睦应当能够和全家一起逃亡,但他能够割舍自己的亲生儿子,反而把儿子捆绑起来押送官府,这种解腕求存的行为,从感情上讲是可以同情的,因此都应该从宽处理。”(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后来他担任了金紫光禄大夫和吴郡太守。太保王弘常常称赞他清正廉洁。 何尚之年少时颇为轻薄,喜欢樗蒲赌博,长大后,他却痛改前非,践行正道,凭自己的操行志向受人称赞。宋武帝兼任征西将军,补授何尚之为主簿。他跟随宋武帝征讨长安,后来因公事离职,回到京城。后来他因患痨病多年,喝了妇人的乳汁才病好了。少帝即位,他又担任了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义真与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等关系不好,常常有不平的话。何尚之提出劝诫却不被采纳。义真被废黜后,何尚之入朝担任中书侍郎。后又改迁吏部郎。何尚之请假回家省亲,满朝文武官员在冶渚为他送行。等到了郡邑后,何叔度对他说:“听说你来这里.满朝送别,大约有多少人呢?”何尚之回答说:“大概有几百人。”何叔度笑着说:“此是送别吏部郎罢了,和你何彦德没有任何关系。”后来何尚之又被授予左卫将军,兼太子中庶子。 二十八年,何尚之担任尚书令和太子詹事。二十九年辞官回家,在方山写作《退居赋》来表明他坚守的志向,而谈论的人都认为何尚之不能坚守他的志向。文帝给江夏王义恭诏书说:“羊、孟尚且不能告退,尚之受到特别的任用和对待,就更不应该答应他的请求。” 于是何尚之回到朝廷继续任职。羊就是羊玄保,孟就是孟觊。何尚之担任官职后,皇上对待他更加优厚,于是袁淑就抄录古来有迹无名的隐士,作《真隐传》来嘲讽他(何尚之)。 14.C(“萋萋”在本词形容春草繁茂状(另见“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无凄凉萧条之意,也不是表达词人凄凉落寞的感情。) 15.①本词借春草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之情。上阕写曾经繁盛的金谷园后来人去园空,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景象,蕴含了词人无限惆怅之感。(3分)(答“感时伤春”也可) ②作者还借春草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下阕描绘了朋友离别的情景:芳草萋萋,草接天涯,蔓连长路,表现了诗人绵绵不尽的离愁。(3分) 16.(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7.D(从上下文看空缺处该说“败”;由“成”到“败”,是转折关系;另外,网红之“败”,根源在于“成”的途径。) 18.C(①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这里不是讲技艺高超。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遇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②充满生机:充满了活力,蓬勃向上。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取别人的意见。⑧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吹毛求疵:故意挑别毛病,寻找差错。④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者随意支使别人的傲慢神气,句中没有傲慢之意。横加指责:不讲道理地批评或挖苦别人。符合语境。) 19.B(原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是主谓搭配不当,句子中心意思是说网红走红的原因,所以应改为“网络的走红”;第二处是句式不当,应该是被动句;第三处是语序不当,“审美”与“审丑”结构一致,意义相对,应放在起,“欲望”与“臆想”意义更接近,应放在一起。) 20.“均有建树”改为“小有成绩”; “不撞南墙不回头”改为“执着”; “慧眼识金”改为“希望能给我一次机会”;“鼎力”改为“努力”或“全力”;“争口气”改为“争光”。 21.参考答案:考生抽签后进入考场面试。先进行个人答辩,考生面试答题后评委打分;再进行组内展示,考生个人陈述、自由讨论后评委打分。最后确认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