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近,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深圳拉开帷幕。为什么书博会能成为一个_____的具有节日特质的盛会?因为书籍从来都是让人怀有崇敬情愫的载体。农耕时代,即便不是读书人也会把读书放在_____的位置,所谓“耕读传家”即是此意。而书籍反过来推动生产力发展,改变人生命运,助力个人梦圆成真,更有_____的实证。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既是文化的主要内容,又是文化发展的手段工具,无论对个人、城市还是民族、国家而言,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新时代更要奏响阅读最强音。深圳近年来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为理念,将发展数字阅读视为培育新阅读的重点,让阅读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同步发展。首家无人书店现身深圳,刷脸进店、刷脸出门,让未来感十足的购书空间与传统纸质书籍组合产生的“冲突感”_____,给读者带来新的体验与惊喜。 这也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倡导读书求知、奋发好学、蓬勃向上的文化观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举世瞩目 五体投地 俯拾即是 扑面而来 B.闻名遐迩 顶礼膜拜 俯拾即是 首当其冲 C.举世瞩目 顶礼膜拜 比比皆是 扑面而来 D.闻名遐迩 五体投地 比比皆是 首当其冲 17、C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深圳近年来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为理念,将发展数字阅读视为培育新阅读的重点,让阅读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同步发展。 B.深圳近年来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的理念,将发展数字阅读视为培育新阅读的重点,让阅读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同步发展。 C.深圳近年来秉承“阅读永恒,载体创新”为理念,将发展数字阅读视为培育新阅读的重点,让阅读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同步发展。 D.深圳近年来以“阅读永恒,载体创新”为理念,将发展数字阅读视为培育新阅读的重点,让阅读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同步发展。 18、B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才能让城市书香浓郁、内涵丰蕴,才能让城市品位高雅、温暖美好,也才能厚植文化底蕴、焕发创新活力 B.才能让城市品位高雅、温暖美好,才能让城市书香浓郁、内涵丰蕴,也才能厚植文化底蕴、焕发创新活力 C.才能让城市书香浓郁、内涵丰蕴,才能厚植文化底蕴、焕发创新活力,也才能让城市品位高雅、温暖美好 D.才能厚植文化底蕴、焕发创新活力,才能让城市书香浓郁、内涵丰蕴,也才能让城市品位高雅、温暖美好 19、A 20.下面是一回信的主体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您寄呈的小说初稿《江乡旧事》已经收到!我抽空浏览了一下,感觉良好。小说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曲折,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不过部分词语使用不当,我已加以斧正。个人意见,务请参考! ①“寄呈”改为“寄来”②“抽空浏览了一下”改为“再三拜读”③“一定”改为“很高”④“斧正”改为“改正”⑤“务请参考”改为“仅供参考”(答对一处得1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得体等要求,亦可酌情给分。) 21.下面是某商场的商品销售过程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 用户下单后,订单将经过检验,不合格的订单发回用户修改,合格的订单将进行出库处理,同时将发货票发给顾客。如果商品缺货,将通知采购员进行采购。 (得分点如下:“用户下单”到“检验”,1分;“不合格订单”的处理,1分;“合格订单”到“出库处理”,1分;“发货票”的处理,1分;“商品缺货”的处理,1分;句子通顺,语言连贯,1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街头“小广告”被称为是城市的“牛皮癣”。近日,某地城管部门启用了一种“城管网络执法系统”,对违规小广告上留存的号码,开展持续性的呼叫提醒。其中有一位张贴租房广告的居民,在20多个小时内被自动呼叫了7000多次。据报道,该系统已对100多个涉及乱张贴小广告的手机号码进行轮流不断地呼叫,已有十余人接受教育并改正错误,并保证清除自己张贴的小广告。对于此举,有的人表示支持,认为应该在全国推广,也有的人担心会误伤无辜的人。 你怎么看待这种行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与指导 ①从命题导向上看,材料及命题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等内容。考生如何看待社会热点问题,体现自己的思考,这是本题设计的初衷。 ②这是一则时事类材料,而且引导考生围绕固定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因此,考生首先要明确写作的话题。根据材料的表述可知,写作话题是围绕“城管部门通过持续性的呼叫提醒促使部分人改正乱张贴小广告行为”展开的。论述对象应该是城管部门的行为,而不是“乱张贴小广告”这种行为。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区分。 ③从写作范式上讲,考生不能脱离城管部门的行为,空谈社会法治、遵守社会公德等内容,而是要具体分析城管部门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基本的价值判断。 ④从具体观点上看,考生既可以从“利”的角度谈“持续性的呼叫提醒”这种行为在矫正乱张贴小广告这种行为方面的突出效果,也应该看到其“弊”,那就是容易伤及无辜。特别是在持续性呼叫提醒之前,应该进行摸底调查,区分“恶意张贴”“初次张贴”“被陷害张贴”等不同的行为,核实情况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呼叫提醒。这就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够从具体的层次与细节分析问题,并尝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