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2-13 11:13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 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将面世,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据悉,英文版《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以三部、九卷的形式陆续出版。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传入我国后亦常被冠以“侠”的称号——《三个火枪手》变成《侠隐记》,《巴黎圣母院》变成《钟楼驼侠》……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 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 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则《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
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 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比如信守承诺、舍己救困、出生入死却不自我夸耀。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天山上的剑客是侠,而勇猛的聂政、慷慨的荆轲都不能算是侠。
D.武侠小说里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的人并不是“侠”,江湖门派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1.A(B项,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是作者的看法。C项,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D项,过于绝对,原文信息为“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只是“很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以金庸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引出“侠”这一话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
C.文章指出中国人有“侠”情,并选取外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在我国有“侠”缘的情形进行论证。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对比,流露出遗憾并揭示了写作目的。
2.D(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只是文章的一个内容,不能以此推断这是文章的写作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侠,既非身份,亦非职业;而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侠与它们没有共同之处。
B.是否武艺高强,是否有“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梦想,是否要求付出与回报对等并不是作者衡量侠的标准。
C.蝙蝠侠、蜘蛛侠等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让观众应接不暇,这类影片的冲击可能影响中国武侠电影的市场份额。
D.人们希望善打败恶、正义主宰世界的美好愿望,是中外表现侠义精神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互相交流的思想基础。
3.A(两者“没有共同之处”的推断有误。第二自然段中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断他们之间应有共同之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俄罗斯陆军腰带
马晓丽
秦冲中校没想到会在远离中俄边境的地方再见到鲍里斯。
秦冲迅速地瞥了一眼鲍里斯的肩章,心当即就被狠狠地抓挠了一下:妈的,这家伙都上校了!秦冲立刻觉得两个臂弯同时发痒,心想这回神经性皮炎指定是要大发了。
秦冲和鲍里斯是名副其实的老对手了,当年他俩都是边防连长时,曾守过同一段国境线,只是各为其主。秦冲和鲍里斯守的是黑龙江一段。冬季黑龙江会封冻,封冻之后江面上不仅能走人, 跑载重车都没问题。所以一到了这个季节,方方面面就都活泛起来了,你一眼看不住就可能闹出个边境纠纷来。所以,每当进入冬季,两岸的哨位就开始跟着冰冻的江面,从岸边一点点地向江心推进。
秦冲觉得鲍里斯很军人,身姿挺拔,着装严谨,无论什么时候出现,脚下的皮靴都擦得锃明瓦亮。秦冲是很在意军人气质的,可惜那时咱的军装不给撑腰,想御寒就得把自己穿成个棉花包。秦冲是坚决鄙视棉花包的,只要是出现在俄军面前,特别是出现在鲍里斯连长面前时,秦冲准穿得周吴郑王的。其实,连刚下连的新兵蛋子都看得出,秦连长是在跟对面的鲍连长较劲儿。
眼前的鲍里斯仍旧身姿挺拔,皮靴锃亮,腰间是一条皮质优良的俄罗斯陆军腰带,棕黄色的皮带条上用明线扎出规则的菱形图案,纯铜卡头在阳光下闪着油亮的光。一般的腰带卡头上只有一个钉,这种腰带的卡头上却有两个钉,腰带上的钉眼也相应地有两排。秦冲曾在身上比量过这种腰带,他觉得这种双钉的腰带比单钉的扎在腰上更牢靠。秦冲觉得最不牢靠的就是我军现在用的这种腰带,卡头太民用化,时尚但不踏实。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鲍除了军阶有变化,其余方面似乎毫无变化。见鲍里斯也在打量自己,秦冲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脯子。
正式演习之前的两军合练进行得很顺利。这次演习主要是为加强中俄两军的联合反恐能力,要求多兵种配合,运用多种手段打击恐怖分子。秦冲的特战营在演练中显得十分抢眼,俄军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下午突降一场暴雨,没几分钟,野营村的大小排水沟就爆满了。根本不用秦冲多说,官兵们就挖沟的挖沟,培土的培土,舀水的舀水。对面的俄军帐篷也进水了,水漫进帐篷把盆都漂起来了,俄罗斯兵却什么都不顾只顾皮靴,光脚站在水里把皮靴提得高高的。秦冲赶紧派人去帮他们排水,俄罗斯兵这才纷纷跑出来,学着我们士兵的样子用盆往外淘水。
像来时一样突然,大雨说停眨眼间就停了。在查看俄军帐篷时,秦冲发现俄军竟然在悄悄地学我们的内务,他们也开始追求整齐划一,把牙缸摆成了一排,而且牙刷都朝一个方向倾斜。只是他们学得还不够地道,新牙刷都没开封,一看就是摆样子给人看的。
演习进行得很成功,秦冲的特战营在演习中表现得极为突出,获得了联合军演指挥部的高度评价。一切都很完美,只是演习过程中我军后勤部队出了点事,一辆保障车发生侧翻,驾驶员当场死亡。
清晨,鲍里斯把部队带到了野营村的小广场上,所有俄军官兵一起摘下了帽子,低头默哀。与此同时,旗杆上的那面俄罗斯国旗开始缓缓下降,直降到半旗的位置停了下来。秦冲心头一震。
晚饭前秦冲提着两瓶酒去找鲍里斯。演习结束了,俄军明天就开始撤了。
鲍里斯举着酒杯说,秦,我尊敬你。
老鲍你搞错了吧,秦冲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肩章,又指了指鲍里斯的肩章,说我有什么可尊敬的?
不,鲍里斯摇着头说,你是个好军人,从前到现在,都是。
好,秦冲说,就冲你这句话,我跟你连喝三杯!
喝完这三杯,鲍里斯突然问秦冲,秦,你看我是不是好军人?
老鲍……秦冲刚张嘴,鲍里斯就把他制止了。秦,鲍里斯认真地问,你为什么总叫我老鲍?我叫鲍里斯不叫老鲍,秦,你知道鲍里斯是什么意思吗?为荣誉而战。
好,鲍里斯,你这名字很军人,真不错。见鲍里斯高兴地咧开了嘴巴,又不无醋意地点着鲍里斯的肩章说,为荣誉而战,鲍里斯,你下一步该升准将了吧?
不,鲍里斯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军事演习了,演习回去之后,我们部队就撤编了。已经宣布过命令了,因为是最后一次,所以大家都很努力。秦,鲍里斯问,我是不是好军人?
你是好军人,鲍里斯,秦冲毫不迟疑地回答,从前到现在,都是!
秦冲和鲍里斯抬眼向远处望去,远处天空中飘扬着的两国国旗,在月夜里显得分外清晰。
秦,鲍里斯指着那两面一高一低的国旗问,这是为什么?
怎么说呢?秦冲想了想说,两个军队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各家有各家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就只觉得自己的好,就算发觉了人家的好,也不会轻易就学,因为不习惯,还因为没有积累一时学不来。你能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鲍里斯说我明白了,就是我们的腰带好,你们的腰带也好,但不可以换?
秦冲大笑,说胡扯,这哪跟哪呀?腰带有什么不能换的?
鲍里斯立刻跳将起来,大叫了一声,好,那我和你换腰带。
换就换,秦冲也跳了起来。秦冲抽下自己的腰带在手里掂了一下,腰带很压手,皮质厚实,卡头漂亮。要离手了,秦冲才发现这腰带真的很好。
秦冲接过鲍里斯的腰带仔细地端详着。没错,正是他喜欢的那种俄罗斯陆军腰带。往腰上扎的时候,秦冲才觉出有些不方便,两个钉眼儿不是一下就能找准,皮质也显得过于粗硬了些。但这腰带系在身上真的很妥帖,很紧实,很有束缚感。
换了腰带,两人笑看着对方。秦冲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胳膊平整光滑,神经性皮炎竟奇迹般地好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事描写了中俄两军交往中呈现的文化背景、军事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生动地刻画出秦冲、鲍里斯两人以及两国军人不同的精神气质。
B.秦冲注重形象,他认为绝对不能输给同为军人的身姿挺拔、着装严谨的老对手,所以在鲍里斯面前,哪怕再冷他也一定会穿着精神得体。
C.野营村突降暴雨,俄军什么都不顾只顾光脚站在水里把皮靴提得高高的,这一细节意在说明俄军的应变能力不能与紧张有序的我军相比。
D.秦冲虽对俄军降半旗的做法心生敬意,但认为因为习惯、积累等原因难以借鉴,正如俄军学习我军要求内务整齐的做法,也难以学到位。
4.C[“野营村突降暴雨,俄军什么都不顾只顾光脚站在水里把皮靴提得高高的”这一细节意在暗示俄军对军容军姿(或军品)的看重。]
5.小说中秦冲和鲍里斯为什么都评价对方为好军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5.①他们都恪尽职守,在边防部队时,冰天雪地中守疆护土,不辱使命。(1分)②都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带领的部队参加联合军演都表现出极强的反恐作战能力。(1分)③都具有阳刚坚毅的军人气质,一个宁愿挨冻也要穿着有精气神,一个身姿挺拔、着装严谨。(1分)④都对军人精神、军人荣誉执着守望,一个很在意代表军人荣耀的军衔,一个明知部队会撤编依然全力参加军演。(1分)⑤都能欣赏和学习对方的优点,他们的对抗只是源于尚武争优的心理,但彼此却是惺惺相惜,鲍里斯对我方牺牲士兵的哀悼让秦冲心生敬意,秦冲所带部队注重内务让鲍里斯暗中学习。(2分)
6.小说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例子简要分析。(6分)
答:
6.①神经性皮炎的发作象征秦冲同鲍里斯的对抗和较量;痊愈象征秦冲对鲍里斯的理解和认同。(2分)②陆军腰带象征军人精神和气质,对彼此军品的膜拜象征着对对方优秀品质的欣赏,俄罗斯陆军腰带和中国陆军腰带的不同象征着不同的军事文化,两人互换腰带的行为象征着彼此的认同和友谊。(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创作的因素较弱,倾吐的欲望很强
雷达以文学评论著称,但他的散文真诚质朴,鲜活泼辣,贾平凹称之“海风山骨,气势裹挟,既擅长对事物作横向的大思考,也善于在寻常物理中提升幽独玄机”“有一种铁的质感”。
“我写散文,创作的因素较弱,倾吐的欲望很强,如与友人雪夜盘膝对谈,如给情人写的信札,如郁闷日久、忽然冲喉而出的歌声,因而顾不上推敲,有时还把自己性格的弱点一并暴露了。”雷达说。
他曾说,真正能够叩响心弦的才是好散文。《黄河远上》就是这样一部好作品。在书中,他还原了与个人经历血肉相连的风俗史、精神史、心灵史,表现了在极限状态下历史的呼吸、人性的残酷与微妙。
中华读书报:《费家营》《梦回祁连》等作品,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很高的点击率。您认为,您的散文吸引网友特别是年轻网友的秘诀是什么?
雷达:除了在叙述风格上努力做到客观、冷峻、质朴、丰腴外,打通历史与当下,过去与现在,也即实现某种“穿越”,对唤起读者是很重要的。我写的有些东西太久远了,年轻人未免隔膜,怎样引起阅读兴趣,让他们觉得并不久远,而且仍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血脉相关,是我特别关注的问题。
中华读书报:关于《黄河远上》的编选,您说要让这本散文集“呈现出饱满的感性血肉,要用‘苍茫辽阔,委婉多情’的意境和形象去感染人”,您所理解的“苍茫辽阔,委婉多情”是什么?
雷达:“苍茫辽阔,委婉多情”是上海一位文友程庸对我散文的评语,我比较认可,觉得接近于我的追求。苍茫可能与我的气质,我所写的对象比较契合,大西北本身就是苍茫的。我不但写甘肃,在《新阳镇》《皋兰夜语》《费家营》《梦回祁连》等作中,富有西部特有的地理标识、文化基调与精神底色,陕西宁夏青海新疆我都写过,如《走宁夏》《依奇克里克》《乘沙漠车记》《圣果》等。至于是否委婉多情,我不好说,重要的是发现珍贵的细节,写出人性的复杂,写出别人虽经历过却道不出的感受,亦即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
中华读书报:“真”是我阅读《黄河远上》的第一感受。您自己是怎么看的?您希望通过《黄河远上》这部作品展示给读者什么?
雷达:我同意你说的,“真”是第一感受,真情实感永远是散文的命脉所在。真实是分层次的,表象的真实,较深层次的真实,以及能直抵灵魂引发共鸣、引起疼痛感或撕裂感的真实,是各不一样的。它们取决于作者投入生命的深度,观察、体验、内省的深度,以及艺术表现的能力。这是无法伪装的。
我在取材上没有任何优势。我不是出身名门之后、将相之后,耳濡目染过多少有影响的大事件大人物,能自然而然地写出读者渴望了解的名人逸事、历史传奇及某些秘密。但我认为,我仍然可以告诉读者很多,我这个人,或这颗灵魂,他做什么、有何业绩既重要,也不重要,但他应该是一个真实的、热烈的人,一个复杂的、矛盾的人,一个绕系着文化精神冲突 的人,一个心灵在场、注重从体验出发的人,一个与我的年代的生活和心灵紧紧相连的人。
我出生并生活到二十多岁的西部,其情调、风俗、生活场景、文化传统,都有丰富的意蕴,到今天,它仍然是神秘的,被遮蔽的,它们的价值有必要得到彰显。
记不起是哪位哲人说过的,不管是多么大的人物,或者多么小的人物,多么尊贵的人物,或者多么卑微的人物,只要他负载的信息有足够的精神含量,那么就具备了使用散文这一形式的条件,把它们记述下来就是宝贵的。灵魂的历史比历史本身更鲜活、更耐久。
中华读书报:您曾在《我的散文观》谈到自己心目中的好散文“首先必须是活文”,而非“呆文”。您如何理解“活文”?
雷达:我确实说过喜欢“活文”不喜欢“呆文”的话。比如,一度文化散文成风,余秋雨早期的一些文章,我认为有开创性,走在前面。但后来忽然很多,有的看上去很渊博,但不少是临时从网上书上查的,这未尝不可,可以普及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但罗列太多,掉书袋,性灵就不见了,便“呆”了。还有,中国散文的叙事记人,有极深厚的传统,弄不好它会变成一种模式的重压,也容易“呆”。我想,“活文”恐怕首先得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包含细腻复杂的人性之困和情感矛盾,这种境界和格局,与作家的知识积累、文学素养有关,更与作家的情怀有关。鲁迅先生说,“开掘要深”,这四个字分量很重,够我们消化一辈子。我很看重一篇文章包含着多少生命的活性元素,思维的浪花是否采撷于湍急的时间之流,是否实践主体的毛茸茸的鲜活感受。这些问题都比较复杂,我也在摸索。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7.下列对雷达先生谈话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散文要吸引年轻读者,不仅要形成自己的叙述风格,还要使作品反映的时代与现实生活血脉相关,消除年轻人与作品之间的隔膜,从而引起共鸣。
B.散文要呈现“苍茫辽阔,委婉多情”的特点,需要作者和所写对象的气质都与“苍茫”契合,需要抓住珍贵细节,写出人性的复杂和独特的生活感受。
C.《黄河远上》给人“真”的感受,真情实感是散文的命脉,而真实是有层次高低的,它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投入与体验的程度以及艺术表现力等。
D.好散文首先必须是“活文”,要写出“活文”,就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写出鲜活的生命感受,还要求作家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
7.B(“需要作者和所写对象的气质都与‘苍茫’契合”“独特的生活感受”错。)
8.下列对访谈内容和特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该访谈采访者围绕雷达散文特点和散文观设置问题,具体明确,采访语言既表现出简明扼要的新闻语体特点,又表现出礼貌得体的谈话语体特点。
B.受访者雷达既是文学评论家,又是散文名家,其散文真诚质朴,不推敲文字,不遮掩弱点,鲜活感性,体现了“创作的因素较弱,倾吐的欲望很强”的特点。
C.散文集《黄河远上》选材没有优势,但真实描写了中国大西北的地域特点、文化基调与精神底色,意蕴丰富。《新阳镇》《走宁夏》等文收在此集中。
D.谈及散文的鲜活问题时,雷达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先批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缺少性灵,传统叙事记人散文容易呆滞,再提出了正确的做法。
8.A(B项,“不推敲文字,不遮掩弱点”错,原文为“顾不上推敲,有时还把自己性格的弱点一并暴露了”;C项,“散文集《黄河远上》选材没有优势”于文无据;D项,“批评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缺少性灵,传统叙事记人散文容易呆滞”错,原文为“但后来忽然很多……性灵就不见了”“弄不好它会变成……也容易‘呆’”。)
9.贾平凹称雷达的散文“有一种铁的质感”,你认为这种“铁的质感”表现在哪些方面?以《黄河远上》为例简要分析。(6分)
答:
9.①内容主旨上,描写的是苍茫辽阔的大西北及与个人经历血肉相连的风俗史、精神史和心灵史,表现了在极限状态下历史的呼吸、人性的残酷与微妙,沧桑沉重深厚。②创作风格上,客观真实、冷峻质朴,创作的因素较弱,倾吐的欲望很强,因而顾不上推敲,甚至暴露自己性格的弱点,大巧若拙,给人沉甸甸的实在感。③阅读感受上,用铁刃一般的笔力剖析文化冲突和人性的复杂,情感真挚,直抵灵魂引发共鸣,引起疼痛感或撕裂感,有感染力、冲击力。(每点2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