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19分) 墨妙亭记 (宋)苏轼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B.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 C.使者旁午 D.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 皆争出谷以佐官 C. 寡求而不争 蟹六跪而二螯 D. 故具载其说 1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 B.文中借他人之言立为反论,然后引出己论,阐明了自己关于知命的观点。 C.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D.文章第三段以议论的方法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3分) (2)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6分) 木兰花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9.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副怎么样的画面?请简析(2分) 20.下阕词人在写离别后无穷无尽的离愁时,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1.文中《大学》对于学习持怎样的观点?孔子又持怎样的观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2.上述两段文字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行与学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3)于嗟鸠兮,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5)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咬文嚼字》列出“2017年十大流行语”,“油腻”“有温度”“怼”“不忘初心”等网络流行语入选,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汉字语文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表现,对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肯定和鼓励;也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在汉语文字规范等方面影响负面,应当警惕和反思;当然还有人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加以阐述。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