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建人高复学校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10-09 11:42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解析:A 蜚声中外 fēi   精萃—精粹  B 搏得——博得 不禁jīn   C 掣肘 chè  秘诀 
2、A   解析:降服:投降屈服。应为“降伏”,制服、使…屈服。
3. C   解析:非完整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4. B   解析:A.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应该在“诸如”前加介词“对”。C.关联词原则,“无论”应该放在“外界社会”前面。D.“降低”缺少宾语,可加“风险”。
5. ④①③②
【解析】试题分析:本段内容是写文人在困境中保持优雅、闲逸心态的具体做法。第一空横线前有“闲情”一词,可以确定只有④最适合。第二空后“去水边品茗”,可选①。第三空“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是写时间的推移变化,应该接“一弯月儿挂上柳梢”,故选③;最后一空“只见”对应“不见”,并点出“意境”。这样锁定②。本段文字出自李娟的散文《闲逸之美》,找出第三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6.【答案】我虽然长年漂泊,有些累,但我能阅尽人间世态,饱览天下风光,(对偶)人生最宝贵的难道不是生活体验吗?(反问)[前立]你虽然生活稳定,但眼界有限,视野固定,更主要的是你没有自由。[后破]
【解析】试题分析:反驳要一破一立,首先就要明确何为“立”,何为“破”。“立”是提出一个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考生可先破后立也可先立后破。可先证明白云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再批驳大山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也可先批驳大山观点错误,再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从形式上来看,补写的句子是“白云”说出来的,这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兼顾双方”,就需要使用对比的手法,除此之外,还要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方式,建议考生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修辞手法来写。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7. B   解析:B项从原句“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可知,选项去掉了“赢家”前面的限制成分,且“最终”的说法欠妥。
8. C   解析:C项“其原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错误,根据语境,这里的“作者”应该是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其原因是“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受容易产生共鸣”。
9. ①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形式上、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②取法古人,与大众的心灵相契合与对接。③传承古典文学的技法、智慧等。
10.(4分)第①段从中国神话引入,写张骞从江河航行到了银河,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2分)与文章标题“神秘感”以及全文的主题贴合。(2分)
11.(4分)开始两段由张骞上溯银河故事引入作者的江上航行;(1分)接下来两段写江上夜景,作者体会到难以言传的神奇感。(1分)文章以“神奇感”为线索,回忆在不同地方的人生体验;(1分)最后在中国江上,作者再一次感受神奇感降临的喜悦,收束全文。(1分)
12.(6分)①暴风雨喻示了渔夫饱经风霜的人生;②渔夫一辈子都在同自然搏斗,最后回到大海的怀抱是其最好的归宿;③屋外冲向岩石的巨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是大海为渔夫举行的庄严葬礼;④自然的壮美和人的力量,都让作者感到狂喜。(一点2分,写出3点即可得满分)
13.(6分)陌生的人和景给作者带来了“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产生了“神奇感”;(2分)作者寻找产生神奇感的原因时发现:尽管夜色销魂,可并无多少真正奇怪的东西,于是作者以“为了探索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经撕成了碎片”自嘲(2分),揭示了“神奇感”乃是审美心理作用下的瞬间感受,并珍视这种“神奇感”给自己带来的欢愉。(2分)
【建议】第2个得分点的答案修改为:神奇感只是产生于回顾之际;享受之时却刻意去寻找产生的原因,便往往会破坏神奇感的美;
14.C【解析】概:刮平,不使过满
15.C 【解析】A对于/比。B均为连词,表并列/转折。C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独。D均为连词,因为/来。
16.B 【解析】“沅弟花钱大手大脚”错,作者批评的是沅弟在银钱的支取与使用方面不慎重、不廉洁,而不是批评他不节俭。
17.沅弟之仆从随员,颇有气焰,面色言语,与人酬按时,吾未及见,而申夫曾述及往年对渠之词气,至今饮憾!
18.(8分)
(1)从这两个例子看来,那么沅弟脸色之严厉,莫非(是不是)跟我与树堂一样,是自己不能觉察到吧?
(2)“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方面。
19.  (1). 新著雨    (2). 花待放   
20. ①本诗写莫愁的懒是表现她临窗欣赏海棠入迷,所以忘记梳妆,从侧面表现出海棠的娇艳美丽,用女子来衬托海棠,能更加突出海棠的形象特征。②温诗中的“懒”是一种慵懒,表现女子美貌如花却无人相伴、无人赏识的孤寂,是正面描写人物形象。
21. 便佞   便辟(共2分,一空1分)
22. (4分)①在交往中,我们应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多审视自己的不足,多包容别人的难处,努力化解心中的怨恨。②不要“匿怨”而交,表面上亲热,实际上恨之入骨的做法不可取,交友应表里合一,以“谅”交友。③分析“怨”形成的原因,如涉及双方原则性的问题,无法消“怨”那就选择不交,以“直”交友。(一点2分,满2点给满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3.(6分,选3小题,每一空格1分)
(1)猛虎在深山   摇尾而求食    (2)一鞭残照里。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3)击空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5)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24.略
【参考译文】
雪琴和沅弟之间的嫌隙已很深,短时间难以使他们水乳交融。沅弟所批的雪琴信稿,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当之处。沅弟说雪琴声色俱厉。凡是眼睛,都能看到千里,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声音面貌方面表现出拒人千里之外,往往就苦于自己看不见自己,苦于自己不了解自己。雪琴的严厉,雪琴自己不知道;沅弟的声色,恐怕也未尝不严厉,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曾经记得成丰七年冬天,我埋怨骆文耆待我太薄,温甫说:“哥哥的脸色,也常常给人难堪。”又记得十一年春,树堂深怨张伴山简傲不敬,我就说树堂脸色也拒人于千里之外。看这两个例证,那么沅弟脸色的严厉,不是跟我与树堂一样,自己不明白自己吗?
    我家正处鼎盛时刻,我又窃居将相之位,沅弟统率的军队近两万人,季弟统率的军队四五千人,近代像这样情况的,曾经有过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次拜谢君恩,近世像老弟你的又曾经有几个人?太阳到中午便要西落了,月亮圆时意味着会缺,我家也正是圆的时候了。管子说:“斗斛满了,那么人去刮平;人自满了,天就去刮平。”我说天刮平是无形的,还是假借人的手来刮平。霍氏盈满了,由魏相刮平,由宣帝刮平;诸葛恪盈满了,由孙峻刮平,由吴主刮平。等到他人来刮平然后再后悔,那就晚了!
    我家正在丰盈的时际,不等天来刮平,也不等别人来刮平,我与各位弟弟应当设法先自己刮平。自己刮平的道理怎么讲?也不外乎“清”、“慎”、“勤”三个字罢了。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白浅显,确实有可下手做的地方。沅弟过去对于银钱的收与支,往往不很慎重,朋友们讥笑你看轻你,那根子就在这里。以后应该不随便取分毫,不寄钱回家,不多送亲族,这是“廉”字工夫。“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外面的,大约有四方面:一是脸色,一是言事,一是书信,一是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加招兵六千人,季弟并没有报告明白,自招三千人,这在别的统领是断断做不到的,在弟弟尚能做到,也还算顺手。而弟弟每次来信,索取帐棚、火药等物,经常带讥讽的词句,不平的话语,对愚兄写信还这样,那么给别人的书信就更可见一斑了。沅弟的仆人随员,很有气焰,脸色言语,与人应酬接触之时,我没有看见,而申夫曾经说过往年对他的语气,至今感到遗憾!以后宜在这四个方面痛加改正,这就是“谦”字功夫。每天临睡之时,要默默的数一下当天有几件事操心,几件事费力,而更要努力地去做,这是“劳”字的工夫。
    我因名声太大、地位太高,经常害怕祖宗积累遗留给我辈的福泽,由我一个人享受殆尽,所以用“劳”、“谦”、“廉”三字,时刻警醒,也愿两位贤弟用以警醒,并且就用它们来刮平自己。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