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9-28 15:43
17. B    18. ①“逢世难”表达了对遭逢世难的伤感;②“独将”表达了孤独寂寞的愁苦;③“衰鬓”表达了对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④“客秦关”表达客居他乡的羁旅惆怅。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说法错误,应为归途遥远,不知何日能到,只能在梦中回去。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鉴赏诗歌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可以在理解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注释,抓住诗句中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尾联“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该联表达的情感,可根据该联中重点词语“逢世难”“衰鬓”“客秦关”和注释中的“屡试不第”“终身不得重用”等词语作答。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句默写。
19. (1). 益慕圣贤之道    (2).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 俶尔远逝    (4). 往来翕忽    (5). 山肴野蔌    (6). 杂然而前陈者    (7). 千里马常有    (8). 而伯乐不常有    (9). 浮光跃金    (10). 静影沉璧    (11). 征蓬出汉塞    (12). 归雁入胡天    (13). 箫鼓追随春社近    (14). 衣冠简朴古风存    (15). 中通外直    (16). 不蔓不枝    (17). 君问归期未有期    (18). 巴山夜雨涨秋池    (19). 伤心秦汉经行处    (20).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慕、硕、俶、翕、肴、蔌、常、璧、蓬、雁、箫、简朴、蔓、涨、阙。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答案】你校改为贵校,倍儿棒改为优秀,荣任改为担任,大作改为作品,垂爱改为垂青。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本题,“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倍儿棒”是口语,推荐信要用书面语,改为“优秀”。“荣任”,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不符合语境,改为“担任”。“大作”是敬辞,用于此处表达不得体,改为“作品”。“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时,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应改为“垂青”。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21. D   
22.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23. 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电话”是文章的线索。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说法错误,小说中的“我”一般是线索人物,用“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故事情节,同时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一般不是作者。B项,“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说法错误,该句话表达的非常直接,一点都不委婉,但是这句是直接表达“我”喜欢的是这种谈话的愉悦感受,而不是这个人,因为这只是“我”与女主人公的第一次通话。C项,“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说法错误,于文无据。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可以依据“我”的感受和她的表现来概括其性格特点。其中有“我”的感受,“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也有对她的描述,“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线索及其作用能力。本题有两个问,第一问:小说以什么为线索,这是考查学生把握小说线索能力。把握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可根据文章的标题,各段反复出的事物,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比如本文
文中的“我”和女主人公因打错电话而相识,通过打电话交流而相知,进而相爱,最后因电话打不通,而在电话里查知女主人公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所以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电话”是文章的线索。第二问: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也就是问小说以电话为线索,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者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线索安排作用能力。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主要有:①结构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析,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紧凑完整;②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③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④丰富拓展文章内容,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等等。本问也可以从这些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比如,从人物角度:两人因电话而相识,通过电话交流的内容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可触可感。从情节角度:电话将两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非常具有戏剧性,结合战争背景,男女主人公未来的命运如何发展,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比如本题,可以抓住“我”的感受和对她的描写进行概括。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