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超级全能生”2019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乙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9-25 21:30
参考答案
1.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中“‘诚’已被人们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范围扩大,原文是“在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诚已经具有了自然规律的意义,甚至被幻化为化生万物的精神实体”。
2.B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B项中引用朱熹的话意在阐明诚和真的关系。
3.B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A项,“以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错,原文意思是“儒家的社会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流动、变化、断裂和不确定的社会,我们正经历着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由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深刻转型,传统的诚信价值体系面临着深刻的挑战”;D项绝对化,原文是“有了完备的诚信体系建设,我们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安全、和谐、自由、公正、美好、幸福的社会”。
4.B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B项“只是”表述绝对,“看起来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差不多”与原文不符,“喜爱之情”没有依据。
5.第一次“笑”有自我嘲弄的意味,覃老弟因为自己与陌生人拥抱的照片在网上曝光感到尴尬。第二次“笑”是对世俗偏见的嘲弄,世人往往认为与陌生人拥抱会招致危险,覃老弟却不以为然。第三次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包含着事情解决后的释然;覃老弟与陌生人拥抱的事件得以平息,他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人性的美好。(每点2分,其中含义1分,结合作品分析1分)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第一步,找出题干的关键词三次“笑”的含义,第二步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作答。首先明白“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结合作品,寻找主人公身上这几点的体现。
6.小说开头用倒叙的写法,以两则关于覃老弟的图片在网上引起是非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主体部分采用插叙的写法,借覃老弟自己的口述交代两张图片的来历,既解答了开头的设问,又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全文以“与陌生人的拥抱”为线索,紧扣两张图片展开故事,叙事紧凑,运笔自如,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每点2分,其中特点1分,好处1分;注意作答时须结合作品。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时,明确题干要考查的考点。“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主要特点?这样安排有哪些好处?”可以归为“情节作用”类题目。应从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效果三个方面来考虑。
7.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信息,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才是轻电影等大行其道的原因,而导致弱化精品意识和原创力的原因是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盛行,致使平庸之作呼应而生。总体来说,此处原因错位;另外,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不一定是平庸之作。
8.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曲解文意,原文是“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日中寻找风向”。另外,“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强加因果,原文是“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
9.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强化原创力,强化精品意识,坚决拒绝平庸之作。(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白题干重点“中国电影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就是要概括出每一则材料与此相关的信息;第二步,分析材料,准确概括。
10.B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把握大意,注意“明帝”“殷孝祖”“攸之”“薛常宝”等人称变化,依据整句结构特征来判断“内抚将士”“外谐群帅”的句读。加上标点符号为: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11.D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中的“婚姻”指儿女亲家,类似用法有《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12.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听从母亲的劝降”于文无据。
13.(1)沈攸之说:“你们忘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吗?我本来是为了救护国家,怎么能去计较彼此地位的高低。”(“卿”“济”“计”“升降”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各军竞相收取,只有沈攸之、张兴世约束自己的部下,秋毫无犯,其他将领因此称赞他们。(“竞”“收敛”“约”“多”各1分,句意通畅1分)
【文言译文】
沈攸之字仲达,从小父母双亡,生活贫穷。明帝即位,正遇上四方反叛,于是以沈攸之为宁朔将军,率领军队据守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不被众人拥护,沈攸之对内抚慰将士,对外协调将帅,大家都信任他。这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人驻扎在赭圻,殷孝祖率领众军攻打他们,被流箭射中身死,军主范潜率领五百人投降南贼,人心惊慌恐惧,都认为沈攸之应该代替殷孝祖担任统帅。……沈攸之认为江方兴名位与自己相当,一定不肯屈居己下,而军政不能统一,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于是率领各位军主去拜见江方兴表示推崇敬重,并且安慰鼓励他,江方兴很高兴。沈攸之出来后,各位军主都责怪他。沈攸之说:“你们忘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吗?我本来是为了救护国家,怎么能去计较彼此地位的高低。”第二天早上进军作战,从寅时到午时,在赭圻城外大败贼寇。不久,进号辅国将军,代替殷孝祖来督办前锋诸军事。薛常宝等在赭圻粮食用尽,南贼大帅刘胡驻扎在浓湖,用布袋盛米系在竹筏上和船腹中,装作翻船,顺风流下去,用来向赭圻提供粮食。沈攸之发现了,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船只和竹筏,得到了许多袋米。不久,攻克赭圻。在赭圻、浓湖平定的时候,贼军丢弃了资财,珍贵货物大量堆积,各军竞相收取,只有沈攸之、张兴世约束自己的部下,秋毫无犯,其他将领因此称赞他们。
沈攸之招募有才能有武力的人,随郡人双泰真很有武力,征召他,却不肯来。沈攸之派了二十个人穿上铠甲去捉拿,双泰真射杀了几个人,想回家带着母亲离开,因事情急迫,未能带成,单身逃入蛮地。追拿他的人既然捉不到双泰真,便把他母亲抓走了。双泰真见母亲被抓,于是回来自首,沈攸之不加罪罚,赏赐一万钱,转补队主。
沈攸之晚年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的史事有很多都熟悉能背诵。攻打郢城时,夜晚遇上风浪,米船沉没了。仓曹参军崔灵凤的女儿嫁给了柳世隆的儿子,沈攸之严厉地对他说:“当前急用军粮,而你却不把此放在心上,难道是因为你是城内柳世隆的亲家吗。”崔灵凤答道:“乐广曾经说过,下官怎么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个女儿。”沈攸之这才高兴地消解了怒意。
14.B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余生”既指虎口余生,没有像“亲知”那样化为城边战骨,又指年纪老迈,时日无多。是老人白指,并非指他人。
15.①交代了老人无产业,(1分)无亲故,(1分)有归心而无处可归(1分)的悲惨事实。②表达了对老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1分)对罪恶的战争的诅咒,(1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企盼。(1分)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颔联是“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前句强调有归心无产业,后句强调“亲知”战死。表达的情感可以从诗人、老人两个角度来分析、概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老人的不幸遭遇,深刻地反映了肃宗、代宗时期动乱的现实,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老人独坐倚官树,欲语潸然泪便垂。”这两句写诗人见到老人的苦况及向老人发问,下六句都是老人自述之语。老人孤独地倚着官树而坐,诗人向前发问,老人未言先垂泪,总写出老人的悲苦,并让人急于了解他垂泪的缘由。
“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这两句“乃一篇之警策”。“陌上”,即老人面前的大路,“归心”即思归之心,接着句中又陡然来一转折“无产业”,虽然思归,可是故乡的产业已经荡然无存,回去难以有生活依靠。假如有亲朋可以托付,或许仍然可以归乡,可是老人的“亲知”——亲戚和朋友,又都化为城边的战骨。此句“有”,其实无,反言得妙。这样,既无产业,又无亲故,回乡梦必然成为泡影,读到这里,读者也不禁为老人伤心泪下,和老人一起痛恨,诅咒这可恶的战争。
“余生尚在艰难日,长路多逢轻薄儿。”老人无家可归,无亲友可依,真正是走投无路,因而十分悲痛。“余生”含有双重意义,一是指虎口余生,没有像“亲知”那样化为城边的战骨;二是说年纪老迈,剩下的生命已为日不多了。“艰难日”是说时局还没有太平,可见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时。下句写老人在流浪途中又经常受到“轻薄儿”的欺凌、侮辱,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可怜的老人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最后只能喊出发自肺腑的悲声:“绿水青山虽似旧,如今贫后复何为。”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老人却历尽劫难,备尝辛酸,此时一贫如洗,真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这两句借与大自然的对比,喊出了老人心中郁积已久的声音,这是对那个动乱的社会的控诉,但这种控诉也不能改变什么。
16.(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覆压三百余里  楚人一炬
  (3)丰年留客足鸡豚  衣冠简朴古风存  (每空1分)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答题时应避免出现错别字。如“鳝”的形旁不能写成“虫”,“简朴”不能写成“俭朴”。
17.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择表充分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可排除A、C两项;再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先“不负所托”,后“不辱使命”,可排除D项。
18.C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各执己见:各自坚持白己的意见、见解。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不合情理:指不符合事情所约定俗成的发展规律,不符合众人所认同的处事法则。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的情势或需要。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坐而空谈:没有实际行动。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19.D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搭配不当,排除A、B两项;“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句式杂糅,排除C项。
20.示例:“百忙”改为“忙碌”;“光临”改为“前往/到场”;“惠赠”改为“奉上”;“盛情”改为“寸心”;“府上”改为“家里/寒舍”。(每点1分,修改的词语符合情景即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语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
21.示例:求职人员到镇残联、区残联职介机构办理登记手续。(1分)如果有招聘岗位,就参加应聘洽谈,进行面谈、面试;(1分)如果没有招聘岗位,职介机构查询招聘信息,(1分)依据求职人情况匹配推荐,(1分)安排面试时间。(1分)无论应聘成功与否,求职人员均需将应聘结果反馈给职介机构。(1分)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这类题目来自生活实践,可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流程图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按序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解读时可依据箭头指示来厘清活动的内容、次序。方位图、构思框架图大多没标箭头,但也有着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审题时要注意箭头的排列形式。描述并列的箭头要用总分的说明顺序。
22.【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著名科学家撤回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可能有错误的文章。写作要求是以期刊读者的身份写封信表达自己对撤稿这件事的看法,写信的对象是主编或者是作者。撤稿这件事对于期刊而言,是一件不常见但也正常的事情,因为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犯错在所难免,正视错误、反思错误、校正错误,才能进步;主动从权威期刊撤稿对于作者而言难能可贵,既体现了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表现了科学家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立意提示
对期刊而言:严格把关,捍卫科学尊严。正视错误,严谨求实。
对科学家而言:主动撤稿是科学家的自我否定和修正,是科学的态度。自我否定与修正才是科学发展的常态。有错就改,善莫大焉。坚持真理,淡泊名利。勇于探索,不断超越。
  参考素材
  材料一  何祚庥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专家,在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也先后发表过300多篇科学论文。在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中,他旗帜鲜明,积极参加了捍卫科学尊严,揭露和反对伪科学等活动,社会影响很大,是反“伪科学”的领军人物之一。
  材料二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促进广大科研工作者形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创造活力,有利于建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秩序。
  材料三  “人人都会犯错,问题是大多数人不肯认错,总喜欢推诿过错,唯有能面对错误的人才能成功。”一位成功的伟人告诫我们面对错误,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干干脆脆地承认错误,从承认错误中获取力量。的确,承认错误需要勇气,可是这不仅不会降低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增强人们对你的信赖。
材料四  错误同真理,失败同成功,像睡梦同清醒,黑夜同黎明一样紧密相连。一个人从错误的“梦”中醒来,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经历过失败的黑夜,正预示着成功的黎明即将来临。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人们的知识、能力乃至发明创造,并不单单是在总结成功经验,也是在汲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戴维谈到自己获得的成功,就说过:“我的那些最主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做出的。”
材料五  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奖金10次,奖章16枚,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