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成都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9-19 17:15
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从而”强加因果逻辑。B项,原文“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混淆必然与或然。C项,“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
2、B【解析】B项,“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错误。第四、五、六段为一个论述层次,第四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第六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3、C【解析】C项,原文“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消费型民族主义者”,据第二段可知。
4、B【解析】“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无中生有。
5、示例:①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蠢蠢萌动,拉开了生机勃发的序幕。植物抽芽,动物跃动,表现出争早春的态势。②农家不失时机的开始耕作。到处充满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一派新气象。(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答出两个要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分。)
6、示例: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春景。如把春天的天色比作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把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描写为在敲着蒙布的小鼓。这样写,使行文更加生动形象,增添了艺术感染力。②引用古文俗语。如引用陶渊明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写生机勃发的春景,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审美情趣与厚度。③用声音描写春景。如作者通过广播喇叭的播放声、犁田机器、农人的小曲声描写春景,这样写,不但增强了春天生机的立体感,而且增添了时代气息。(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摘自《成都: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7、D
8、C、E
9、
答:①尽快举报、投诉、报警等;②了解相关法律和维权程序;③搜集、固化相关证据。(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
10、D
11、B【解析】错在“迁古代称平调官职”,“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指降职,文中指升职。
12、A【解析】错在“一举”,依据“卒破贼”等信息可知,他经历多次战斗才收复容州。
13、
(1)您即使不派出军队,我也希望您向各州县下达文书(或“下达文书给各州县”),谎称您要用军队做我的外援,我盼望凭借这种声势,取得几率很小的胜利。(5分,“即”“书”“阳言”“藉”各1分,大意1分)
(2)王翃察觉这件事后,(就派人)暗地弄乱他计时的漏刻,让他错过约定的时间,大家(对凌正未按时到达)感到吃惊,不敢行动。(5分,“阴乱”“差”“期”“发”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王翃,字宏肱,是并州晋阳人。青年时期他研究过军事学派的著作。天宝年间,他因参加朝廷才兼文武科选试被提拔官职,外调出京担任辰州刺史。大历年间,他被提拔为容管经略使。当时少数民族首领梁崇牵自称“平南都统”,和偏军统帅覃问合兵一处后,又与西原匪首张侯、夏永相互诱发叛乱,趁机攻陷城镇,于是就占领了容州。前经略使陈仁琇等人都借藤州、梧州地安置州治机构。王翃到任后,对民众说:“我,是容州刺史,怎么可以寄居其它地方进行治理?我一定要在收复容州之后才罢手。”说完话他立即就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招募士兵,声称有战功的人可以担任州署里的官吏,正因如此应募民众人人自我勉励。没有几个月,王翃就率军斩杀了叛军元帅欧阳珪。趁着有利时机他来到广州,请求节度使李勉出兵与自己合力剿灭叛军,李勉没有答应,说:“容州陷没叛军已经很久,少数民族叛军的势力正强盛,现在就急迫进攻,只能自取失败。”王翃说:“您即使不派出军队,我也希望您向各州县下达文书(或“下达文书给各州县”),谎称您要用军队做我的外援,我盼望凭借这种声势,取得几率很小的胜利。”李答应了他。王翃于是就送文书给义州、藤州刺史,约定一同进军讨伐,他亲自带领军队三千人和叛军激烈战斗,一天当中多次与叛军交锋。李勉得知情况后下文书阻止他行动,王翃隐藏着文书不给人看,而作战却更加努力,他最终击败了叛军,捉拿了梁崇牵,全部收复了容州旧地。
捷报传到朝廷,朝廷下令重建顺州,以便平定残余的叛乱。王翃总共参加了一百多次战斗,捉拿了叛军首领七十人,覃问战败后逃走,王翃就派遣将领李寔等人分兵进讨西原,平定了郁林等各州叛乱。王翃多次升迁后兼任御史中丞、招讨处置使。恰逢哥舒晃叛乱,王翃命令李寔全军驰援广州,覃问于是就纠合军队趁机前来袭击,王翃设置伏兵攻击,活捉了覃问,岭南一带叛乱从此平定。代宗派遣使节慰问他,并在京城里赏赐他宅第。
当时吐蕃入侵,郭子仪全部调动河中部队去防守边境,朝廷命令王翃担任河中少尹,并任节度后务一职。悍将凌正屡次冒犯法规没有得逞,就约定他的党羽在晚上攻破关门驱赶王翃。王翃察觉这件事后,(就派人)暗地弄乱他计时的漏刻,让他错过约定的时间,大家(对凌正未按时到达)感到吃惊,不敢行动。不一会儿王翃就擒获了凌正,将他诛杀,全军将士都极其恐惧。
王翃曾经担任汾州刺史,做过振武军使绥、银等州留后。王翃入朝后被授予京兆尹。时逢朝廷调动泾原军队讨伐李希烈,军队就驻扎在浐水岸边,京兆府掌管军需供给,但早饭和肉都是腐烂的,将士们发怒说:“吃这样的食物却让我们去讨伐叛军?”于是军队就哗变。王翃独自脱身逃到奉天,被授予太子詹事。德宗回到京城后,再次提拔为大理卿,不久出京任福建观察使。后来王翃又调任东都留守,到任之后,他开辟田地二十多屯,修理守城的军事器械,所用材料都是上好的金属、皮革;他训练士兵,号令精要严明。不久(朝廷)就遇到吴少诚叛乱,(这时)唯独京城东郊地区是有防备的,函谷关以东完全依靠东都防守。
14、BE【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B项,“相识十年且亲如兄弟”错,应该是“相差十岁却亲如兄弟”。E项,“诗歌虚实结合”说法错误,诗歌自始而终都是写实,且未写“离别后的思念”。故选BE。
15、①颔联视听结合,写送别耳闻目睹的实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②“泥滑滑”和“马萧萧”成对,既是谐音,也用叠字,造境别开生面,情趣盎然,不同于一般送别诗渲染别绪离情。③诗人借前人名句为己所用,而不露斧凿痕迹,巧妙再现渡口的热闹场景,一转首联深秋送别的伤感,波澜起伏,艺术高妙。
【解析】题干是“本诗的颔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语言精湛圆熟,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本诗的颔联“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意思是渡口山鸟鸣叫,行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这两家是诗人写自己在渡口所闻所见。“山鸟”是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鹃”,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鸡鸣叫的谐音,写得颇为有趣。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绘的。第四句概括地描述了这个渡口车来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注释意境指出,这里的“马萧萧”,源自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诗句,这里是借用,且与上句“泥滑滑”成对,也是谐音。这两句诗人运用视听结合、谐音以及借用杜甫诗句再现了渡口的热闹场景,一转首联深秋送别的伤感,波澜起伏,艺术高妙。
16、(1)渚清沙白鸟飞回(2)别有幽愁暗恨生(3)砯崖转石万壑雷(4)则知明而行无过已(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7、D(③积羽沉舟: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不合语境。⑤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错了对象。⑥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不合语境。①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②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④矢志不渝:立志不会改变,表示永远不变心。)
18、B
19、C。(3分)本题考查表达得体。A项“后学”指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常用做谦辞)。B项“鼎力相助”特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赞美他人。D项“绵薄之力”指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努力去帮助别人。
20、(1).①以证明自身信用(2).②为个人建立了一个信用档案(3).③为以后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方便
21、②富裕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
③富裕家庭的孩子走向社会之后不一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