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1.C【解析】A.偷换说法,“避免危机出现”的说法不妥,应是“克服”危机;B.扩大范围,“能用各种非凡手段让人们认清生存的真实境况”是就卡夫卡而言的,不是就所有“真正伟大的作家”而言的;D.说法绝对,文中说“在文学家笔下”,文学家“很可能”同情罪人,不能说任何情况下“文学家对罪人的看法与历史学家或法学家”都“不同”。 2.A【解析】错解关系,“助人”“识己”不是并列关系,从文章内容看,文章标题的含义应为“文学应当帮助人认识自己”。 3.C【解析】偷梁换柱,不是反思“人类发展与人性关怀”的关系,而是反思“科学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4.B【解析】在送鸡蛋之前,“小王两口子对邻居间冷漠的关系感到疑惑和不舒服”于原文无据。 5.①小王给邻居送鸡蛋,邻居不清楚小王的用意,出于对别人的提防,所以表现冷淡。②小王两口子为孩子哭闹影响大家休息而用小纸条道歉,邻居用小纸条表示理解和同情,邻居间逐渐心心相通。③中秋的联欢使隔阂最终被打破。(答出一条给1分,答出两条给3分,答出三条给5分,意思对即可) 6.①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表现出邻里间最终消除隔阂的故事所引起的社会反应。②扩展了作品的表现空间(深化主题、提升格调):使作品表现范围由邻里和谐扩大到社会和谐。③增强表达效果:结尾水到渠成,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有道理亦可) 7.A【解析】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区”错,应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新区”。 8.DE(答D项给2分,答E项给3分) 【解析】D.原文说“建设雄安是千年大计”,并未说建设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是千年大计;E.“首先在雄安新区试水”的说法于原文无据。 9.①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打造智慧环保和创新体制机制,进行环境综合整治;②制定规划,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分三期开发,落实首都政治文化功能疏解工作;③高度重视历史遗迹与文化保护工作,保护和传承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④与企业合作,挖掘创新潜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试验场。(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10.B 11.A【解析】“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错。由原文“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知,张中彦降金,“王师”指金朝(古代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的部队。 12.C【解析】“只处死了首恶刘海”错,原文说“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为首者”指“民之从乱者”中的带头的,不是指刘海。 13.(1)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改”“均”“无所”“蔽匿”各1分,句意1分) (2)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用兵”“讼牒”“所司”“依违”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金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金兵攻占金、洋等州。朝廷让张中彦兼任兴元尹。军队撤回之后,担任秦凤路的经略使。 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营垒,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皇统初年,张中彦担任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张中彦尽力 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正隆年间,营建汴京新宫,张中彦采运关中木材。青峰山大树最多,但是山高谷深道路阻绝。张中彦派人在崖谷架木,搭起长 达十几里的长桥,用车运送木头,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一直通向汴梁。第二年,建造黄河上的浮桥。起初造船的时候,工匠不知建造的方法,张中彦亲手做的小船才几寸来长,不借助胶漆而船的首尾自相钩连,各位工匠无不惊服,他的智慧和工巧就像这样。用来架起浮桥的大船建好,张中彦叫来几十个役夫,顺着地势铲成斜坡一直到河边,取来新秫秸密密排布在地上,又用大木头在它的旁边做好拦挡(防船滑脱),凌晨监督役夫们趁着有霜湿滑拖船,没有怎么费力就把它拉到水里。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后来担任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 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之到张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张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张中彦当即到了积石达南寺,酋 长四人来求见,张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情终于定下来,赏赐他们后就让他们走了。他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他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五。百姓号泣罢市哀悼,并立像来祭祀他。 14.AD(答A项得3分,答D项得2分) 【解析】A.“由事起兴,间接点题”错,应是开门见山,直接切题;D.“常常挑灯看剑”不是当年的情景,而是现在的情况。 15.①用冯谖弹铗而歌事,说自己的愁苦“西来”,是由于未受重用,抒发了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意。②用祖逖击楫中流事,表达自己的北伐之志及誓死恢复的决心和气概。③用阮籍箕踞啸歌事,表现自己的意兴慷慨,豪放不羁,表达睥睨今古、傲视一世之情怀。④用杜甫怀李白事,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样的知己能理解、安慰自己,表达羁旅的孤独愁苦。(任选三条作答,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16.(1)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分,每句1分) 17.C【解析】①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使用正确。②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空”。③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对象用错。④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此处误用于褒义场合。⑤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使用正确。⑥罪不容诛:判死刑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判处死罪。使用正确。 18.D 【解析】A.语序不当,全句主语为“运-9”,“运-9”应移至“尽管”前;B.搭配不当,“展示民生温度”动宾搭配不当;C.结构混乱,“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句式杂糅;“其”语意不明,有歧义。 19.A【解析】B.“家严”指自己的父亲;C.“笑纳”用于别人(“笑”,嘲笑、讽刺义。“笑纳”意思是自己送给对方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对方笑话了,如“敬请笑纳”);D.“责任自负”的说法尊重不够,语气过于生硬。 20.①错误:“全部”易与“全不”混淆;改正:“全部”改为“全需”“全都”。②错误:招募人数不详;改正:在“报名时间”前加每班限报人数。③错误:报名地点不详;改正:末尾加报名地点。(指出错误3分,改正3分,意思对即可) 21.②经常吃苦的女孩未必没有气质。(“富养”女孩未必能让女孩有气质) ③时代发展了未必没有苦吃。(时代发展了,女孩子也未必没吃苦的必要) (答对一句给2分,答对两句给5分) 22.【立意参考】 ①斑马线前的礼让,文明的缩影。 ②斑马线前的礼让,是对生命的尊重。 ③小让与大爱。 ④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从斑马线上的礼让开始。 |